大纛旗

大纛旗是桐鄉大麻一帶農村傳統的民間表演藝術,始於清道光時期,至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 大纛旗表演這一風俗興盛於民國時期。 大纛旗一般參加行街表演,不在表演區時,則由兩人抬著旗桿和其他人一起排成佇列行進。

簡介

長五尺、高三尺的三角綢子旗。上下兩邊有齒牙邊,分紅黃綠白黑五色,齒牙邊有與旗同色和不同色兩種;旗心繡飛龍圖案,旗邊繡回紋或火焰紋,為軍旅帥營旗幟。上有飄帶,可作行進及列陣表演。

發展、風俗

旗是桐鄉大麻一帶農村傳統的民間表演藝術,始於清道光時期,至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據該鎮麻溪村89歲老人沈永田回憶,大纛旗表演是祖上傳下來的一種風俗,他年輕時也曾表演過,是同村比他大三四十歲的沈鍾毛、沈慶壽等人傳授的。
大纛旗表演這一風俗興盛於民國時期。現存於大麻西程家谷自然村的一面大纛旗上有“上清宮 大漾里眾助 泰山青府紫皇上帝 民國廿二年公賀”等字樣,由此可知,此旗繡制於70多年前,當時盛行此風俗。
大纛旗表演一般是在每年清明期間的“蠶花勝會”上,它是迎會的開路先鋒,後面是當地廟宇的五昌使菩薩。據傳說,五昌使菩薩能將一路孤魂野鬼捉乾淨,所以,大纛旗所到之處,能保一方平安。
大纛旗高12米,旗面寬70厘米,由於旗高易吃風,表演時必須在旗頂上拉4根繩索,由4名男子分別站在四邊拉緊,同時根據表演時旗桿的晃動不停調整手中繩索,以便使旗桿始終保持垂直狀態。
大纛旗主要由一人表演,表演者手扶旗桿亮相,然後雙手將旗桿拎起托在腰間,最後發力單手將旗桿挺起。然後將旗桿放下落地再反覆做同樣的動作。幾個回合後再換另一人上來表演。
大纛旗自身重約70斤,加上四周繩索的拉力及風力,舉旗時重量將超過200斤。大纛旗表演實際上是一種體育競技運動,力氣大的人多舉幾下,力氣小的少舉幾下,舉得越多,招來的喝彩和掌聲越熱烈。由於它是一種力量型的體育競技運動,基本上不需要多少技巧,所以只要有力氣,稍加指點就可表演。
大纛旗一般參加行街表演,不在表演區時,則由兩人抬著旗桿和其他人一起排成佇列行進。
大纛旗這一民間風俗是舊時村民為表達對田蠶茂盛、國泰民安的祈望而產生的。新中國成立後,最盛大的一次表演活動是慶祝人民公社建立那一年。後因三年自然災害而停辦,上世紀60年代中期因“文革”來臨,被認為是封建迷信遭取締。直至90年代末,民間民族文藝活動重新得到重視,大纛旗開始恢復表演。2002年後,每年清明節前後均上街表演,受到廣大村民的熱烈歡迎。目前,大麻鎮有兩個村建有大纛旗表演隊,每逢重大節慶日時經常參加表演,也經常應邀赴附近地區表演。2005年嘉興南湖文化節行街表演中,大麻的大纛旗給嘉興市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些年來,桐鄉市文化部門和大麻鎮政府也十分重視,將大纛旗作為大麻民間藝術品牌予以支持和保護。

表演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