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體最高處位於背鰭第VI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頜突出,頜骨、鋤骨和齶骨均具齒。前鰓骨後緣及下緣具鋸齒並具有一枚後向之長強棘。頭及體部皆被有粗糙堅實不易脫落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孔數51-67。背鰭單一,不具深缺,具硬棘X棘,軟條11-13;臀鰭與背鰭幾相對,具硬棘,軟條12-14;背鰭後端尖型,臀鰭後端圓形;胸鰭短小;腹鰭中長,短於頭長;尾鰭彎月型凹入,上下葉均呈絲狀延長。體呈一致之粉紅色或銀白色而帶粉紅色光澤;各鰭粉紅色;腹鰭則密布黑色斑點,與腹部相連之膜上具1-2個大黑斑。
生活習性
底層魚類。主要棲息於四周有沙泥的礁石附近。夜行性魚類,平常躲在礁石下的洞穴中或是其他比較陰暗的地方,到了晚上再游到水層中找尋食物,主要以小魚、蝦、蟹或一些小型的頭足類,屬肉食性魚類。喜歡過群居的生活,經常會成群結隊一起出現。 通常棲息於底質為沙泥、水深25~75米的海域中。本種魚為高經濟價值的魚種,可為底拖網、延繩釣及手釣所獲,漁期全年皆有。肉質細嫩唯魚鱗很難處理,可連皮一起剝除,油炸、煮味噌或薑絲湯皆適宜。
相關信息
拉丁目名: | PERCIFORMES |
中文目名: | 鱸形目 |
中文科名: | 大眼鯛科 |
拉丁科名: | Priacanthidae |
中文屬名: | 大眼鯛屬 |
拉丁屬名: | Priacanthus |
拉丁種名: | tayenus |
定名人: | Richardson |
年代: | 1846 |
中文名: | 長尾大眼鯛 |
原始文獻: | Rep. Br. Ass. Advmt Sci., 15. Meet.,:237 |
模式產地: | 中國 |
國內分布: | 南海, 台灣海峽, 東海南部 |
國外分布: | 印度洋北部沿岸, 東至印度尼西亞, 北至中國 |
資料來源: | 福建魚類志[下卷]:42-43. |
長尾大眼鯛肌肉營養成分
長尾大眼鯛的含肉率為(73.28±0.55)%,肌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分別為(19.32±0.03)%、(1.37±0.02)%、(77.35±0.35)%和(1.37±0.02)%;共檢測出17種胺基酸,總量為14.96%(鮮樣),其中人體必需胺基酸總量為6.26%,占胺基酸總量的45.66%,必需胺基酸的構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標準,必需胺基酸指數為61.38%,鮮味胺基酸含量為5.86%,占胺基酸總量的39.19%。結論:長尾大眼鯛是一種含肉率較高,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較高的優質蛋白質海水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