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概況
轄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670戶,有鄉村人口1816人,其中農業人口 1816 人,勞動力 1668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555 人。
全村國土面積 3.64 平方公里,海拔 1910米,年平均氣溫 14.7 ℃,年降水量 834 毫米,適合種植 蔬菜、花卉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868.05 畝,人均耕地0.47 畝,林地 550.5 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10138.31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52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68.05畝(其中:田624.15 畝,地 243.9 畝),人均耕地0.47 畝,主要種植 花卉 等作物;擁有林地 550.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9.5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79.5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397.95 畝,其中養殖面積 20 畝;草地 0 畝;荒山荒地 0 畝,其他面積 3643.5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670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670戶通電,有 4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67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從 100%、 63.43%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62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572戶(分別占總數的92.84%和85.37%)。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是 ;距離最近的車站 1.5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5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75輛,拖拉機 13 輛,機車 53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68.0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624.15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4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0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600 戶;建有小水窖 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 戶。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48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6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社區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10138.3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1383.35萬元,占總收入的13.64%;畜牧業收入 504.86 萬元,占總收入的4.9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3060頭,肉牛 0 頭);漁業收入 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 0萬元,占總收入的0%;第二、三產業收入 8105.55萬元,占總收入的79.95%;工資性收入 0萬元,占總收入的0%。農民人均純收入 5200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萬元,外出務工人數25人(占勞動力的1.48%),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5人(占勞動力的71.43%),在省內務工25 人,到省外務工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農業 (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 省內。2007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83.3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3.6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蔬菜、花卉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服務業 產業。擁有企業 0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0個;專業合作組織 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0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1人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140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42 人,在校學生134人,距離鎮中學4.5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1 人,其中小學生134 人,中學生67 人。
全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 2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年被 評為 等等。
人文地理
新社區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失地農民再就業困難和住房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依託物流片區,盤活預留用地,積極想辦法安排農村勞動力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