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大沙河自然保護區](/img/f/b22/ml2ZuM3X4QDOyMDM0QTO5Qj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0k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93年,縣人民政府決定將大沙河銀杉自然保護區和仙女洞黑葉猴自然保護區合併統名為大沙河自然保護區。
2001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1年,設立了“貴州大沙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隸屬貴州省林業廳。
地理環境
位置
![大沙河自然保護區](/img/0/910/nBnauM3X0ITMyYzMyUjN4Uj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1Y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地貌
大沙河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高原北部,為大樓山脈東段南緣支脈,地貌屬黔北山原中山峽谷、低山地。地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於麻抓岩1939.9米,最低海拔于海洋溪560米,相對高差1379.9米,平均海拔1400米,山地坡度25度以上的占80%,是一個以中山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土壤
![大沙河自然保護區](/img/f/20f/nBnauM3XxMDNyAjM0UjN4Uj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1Y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氣候
北部林區日照少,年日照1000至1200小時,濕度大,常年多霧,降水量1200至1360毫米,相對濕度88%,南部林區日照稍多,年日照1200至1500小時,氣溫偏高,年降水1100至1300毫米,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河流及水資源
灰矸河位於保護區西側,大沙河位於保護區中部,分別流入梅江匯芙蓉江,洛龍河位於保護區東側,直接流入芙蓉江。
區域範圍
大沙河自然保護區南北長24.82km,東西寬42.04km,總面積26990公頃,其中林業用地面積22605.08公頃,占83.8%;非林業用地面積4384.92公頃,占16.2%;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18590.1公頃,占82.3%;疏林地179.45公頃,占0.8%;灌木林地3139.22公頃,占14%;未成林造林地227.52公頃,占1%,宜林地468.79公頃,占2.1%。森林覆蓋率80.6%,林木綠化率81.17%。活立木總蓄積589091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積585871立方米,占99.45%;其它(疏林、散立木、四旁樹)蓄積3220立方米,占0.55%。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大沙河自然保護區動物](/img/5/656/nBnauM3XxUzMyMTOyYjN4Uj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2Y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植物
①國家Ⅰ級保護野生植物有銀杉、銀杏、紅豆杉、南方紅豆杉、珙桐、光葉珙桐6種。銀杉
②屬國家Ⅱ級保護野生植物有水青樹、十齒花、香果樹、蓖子三尖杉、黃杉、香樟、閩楠、潤楠、楠木、鵝掌楸、川黃檗、凹葉厚朴、櫸樹、紅豆樹、喜樹、杜仲、金毛狗、單葉貫眾、華南五針松、金蕎麥、峨嵋含笑、油樟、野大豆、胡豆蓮、紅椿、毛紅椿、擬高粱27種。
③貴州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8種,隸屬12科17屬,分別是大明松、鐵堅油杉、鐵杉、穗花杉、三尖杉、粗榧、木瓜紅、紅花木蓮、深山含笑、青檀、華南樺、領春木、金錢槭、清錢柳、銀鵲樹、紫楠、川桂、檫木。
動物
![大沙河自然保護區動物](/img/e/31d/nBnauM3XwYDO3QDN0YjN4Uj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2Y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②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細痣疣螈、蒼鷹、雀鷹、鳳頭鷹、松雀鷹、普通鵟、鳶、紅隼、紅腹錦雞、白鷳、白冠長尾雉、紅腹角錐、紅翅綠鳩、短耳鴞、長耳鴞、斑頭鵂鶹、鷹鴞、領角鴞、草鴞、灰鶴、獼猴、短尾猴、豺、水獺、黃喉貂、毛冠鹿、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金貓、斑羚、鬣羚32種。
③貴州重點保護動物有小麂、貉、豬獾、狗獾、鼬獾、豹貓、蒼鷺、池鷺、白鷺、栗葦鳽、綠翅鴨、綠頭鴨、普通秋沙鴨、雉雞、翠金鵑、大杜鵑、四聲杜鵑、鷹鵑、噪鵑、戴勝、大斑啄木鳥、黃嘴栗啄木鳥、斑姬啄木鳥、灰頭綠啄木鳥、大山雀、紅嘴藍鵲、黑枕黃鸝、金胸雀鶥、褐脅雀鶥、矛紋草鶥、紅腹錦雞畫鶥、灰翅噪鶥、赤尾噪鶥、黑臉噪鶥、白頰噪鶥、黑頭奇鶥、紅嘴相思鳥、棕頭鴉雀、橙背鴉雀、棕頸鉤嘴鴨、紅頭穗鶥、栗頭鳳鶥、白領鳳鶥、銀環蛇、麗紋蛇、絞花林蛇、赤鏈蛇、王錦蛇、玉斑錦蛇、黑眉錦蛇、雙全白環蛇、黑背白環蛇、銹鏈腹鏈蛇、烏華游蛇、虎斑頸槽蛇、翠青蛇、山溪後棱蛇、平鱗鈍頭蛇、鈍頭蛇、灰鼠蛇、斜鱗蛇、烏梢蛇、尖吻腹、短尾蝮、山烙鐵頭、原矛頭蝮、福建竹葉青(竹葉青)68種。
主要景點
黔蜀門屏黔蜀門屏“黔蜀門屏”石碑位於貴州大沙河省級自然保護區與重慶白馬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交界處石筍埡口(重慶方稱分水嶺)的一片密林開闊地左側,清代所立,至今已有百餘載。它不僅是區分黔蜀兩省行政管轄地域的一塊界石,還是展示道真、武隆兩縣漢、苗、仡佬民族百餘年來和諧共處的象徵。
此碑清石為料,下置基座,上蓋平頂,左右條石鑲嵌,四周榫口砌合,平頂出檐12厘米。碑體高2米,寬0.8米,厚0.4米。正中央豎刻“黔蜀門屏”四個行楷大字,每字40X30厘米,右側落款為“知貴州遵義府正安州事蜀東郎承謨謹識並書”,左側落款為“光緒壬寅歲季夏月中浣穀旦”。
大沙河烈士紀念碑
![大沙河烈士紀念碑](/img/6/447/nBnauM3XxUjN4YjNyQjN4Uj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0Y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其他景點
保護區旅遊景點十分豐富,自然景觀,人文古蹟繁多。洞穴類有仙女洞
、仙女洞黃泥洞、城門洞、私錢洞、老龍洞;瀑布類有天生橋瀑布、王冠洞瀑布、大標水瀑布;山石類有甑子岩、花岩、天生橋、灰矸河岩群、飛沙岩和萬卷書;河流類有大、小沙河、灰矸河;水庫類有海洋溪水庫、陳家河溝水庫、大標水水庫;生物類有銀杉群落、珙桐群落、南方紅豆杉群落、黃杉群落、黑葉猴群、獼猴群;文物古蹟有“黔蜀門屏”、大沙河烈士紀念碑、仙女洞岩棺;風土人情有仡佬風情、儺戲;土特產有洛黨(川黨變種)、天麻、黃連、方竹筍、道真茶葉。
管理機構
![大沙河自然保護區管理局](/img/2/a02/nBnauM3X0IzN0MDM0cjN4Uj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3Y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保護區管理局局址位於縣城尹珍大道銀杉廣場左側,局辦公樓1229㎡,局內設機構有辦公室(含人事教育)、計畫財務科、科研科、社區發展與旅遊管理科,林政資源管理科和林業公安派出所6個科(室),下設仙女洞管理站、前峰管理站、大沙河管理站和磨盤石管理站,站下設定8個護林組主要從事日常巡護工作。機構編制23人,其中事業編制18人,公務員(公安)編制5人。現有正式職工21人,按專業技術職務劃分,有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7人;按管理崗位劃分,有正處2人,副處級1人,正科級5人,副科級2人;另外聘有工程管理和護林員50人。
仙女洞管理站位於大矸鎮三元村,辦公用房503㎡;前峰管理站位於三橋鎮接龍村,辦公用房500㎡;大沙河管理站位於陽溪鎮四坪村,無站房;磨盤石管理站位於洛龍鎮大塘村,辦公用房500㎡。各站均通公路,出入相對方便。
生態價值
保護區是中國特有珍稀植物銀杉現存分布數量較大的地方,占全國天然銀杉總植株的26.4%,保護區風光是全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銀杉是世界上300萬年以前的古稀孑遺植物,被譽為林海里的珍珠、當今的活化石、植物中的“熊貓”。銀杉為古老的殘遺植物,具有較重要的科研價值。該保護區的建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教學實習和旅遊等方面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和重要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