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門

麗水大水門(南明門),是浙江省麗水市(處州府)唯一保留的古城門歷史古蹟。該城門已有750年歷史,由瓮城、城牆、城樓構成。南明門是古代處州府六個城門中最為重要的一道門。因為它位於麗水城正南方向的甌江北岸,而古代麗水是以水路作為最主要的交通通道,往往敵人就是從水路攻打進來的。

大水門

簡介

麗水大水門(南明門),是浙江省麗水市(處州府)唯一保留的古城門歷史古蹟。該城門已有750年歷史,由瓮城、城牆、城樓構成。南明門是古代處州府六個城門中最為重要的一道門。因為它位於麗水城正南方向的甌江北岸,而古代麗水是以水路作為最主要的交通通道,往往敵人就是從水路攻打進來的。南明門的重要性,我們從它的格局上可以看出:整個南明門建築由中門、東與西敵樓、半圓形瓮城、瓮城城門等多個部分組成,建築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中門和瓮城城門門頂原有城樓,中門城樓於早年損毀,瓮城城門也於抗戰時期拆除,北側內牆築有馬道,並有踏跺供守城兵將登上城牆頂部巡視敵情,牆頂正面築有城垛和垛口,東西敵樓為守城將士休息守望之用,樓壁正面和左右兩側設有望孔和射孔,防禦時,兵將可在敵樓內對入侵之敵組織交叉射擊網。如遇敵人進入瓮城,關閉前後城門,敵人成了“瓮中之鱉”,故名之。經研究比較,在我國南方諸多古城牆中,南明門古城牆及城門建築是最能反映其自身特點的:一是結構合理、布局緊湊,堪稱古代城池設計之佳構;二是在建材上採用大規格紫紅色火山礫岩塊石壘砌,牆身做工精細,牆體厚實堅固,雖歷經數百年而巋然不動,其高超的建築藝術無與倫比;三是除防禦功能外還具有防洪的功用,既是城牆也是江堤,可謂江南城牆營造之一絕。在本次挖掘過程中,從牆根基礎、地層成分及包含物的種種跡象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四是瓮城內外場地寬闊,瓮城城門內近代以來還設有戲台,城門外有繁忙的江邊碼頭,是溫州、麗水、龍泉航運的重要商埠,人流物流高度集聚,自然形成了集農、商、軍三位一體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對當時舟車不通、信息不便的浙西南來說,確實有著特殊的現實意義。其實南明門是官方的叫法,在民間,老百姓把南明門稱作大水門。老百姓這種叫法當然是南明門面臨甌江水而得名的。

處州古城門歷史

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處州路總管翰勒好古、萬戶石抹良輔委麗水縣尹韓國寶,見處州府城牆防禦敵人的能力很差,於是在原來舊址的基礎上進行了修築,並設城門六處:北有望京門(亦稱麗陽門)、東稱岩泉門(俗稱虎嘯門)、東南稱行春門(亦稱廈河門)、南稱南明門(俗稱大水門),西南稱括蒼門(俗稱小水門),西北稱通惠門(亦稱左渠門)。整個處州府城牆設有城樓六座,雉堞三千六百隻,守舍六十九處,官廳六處,月城四座,望城三座,敵樓四座。這六門設定,沿襲了我國州郡府城建設的基本禮法。處州府衙設在望京門和南明門的中軸線上,其選址布局十分符合我國古代州郡府城“辨方正位”的傳統禮制。此時的處州府城牆初步定型,它依山水地勢而建,規模宏大,布局奇巧,總體上由若干個曲折的弧線構成了一個碩大的橢圓造型,宛如天界飄落的一條彩練,自然安詳地鑲嵌在處州大地上。到了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府張大韶對處州府城牆進行了修復,磚毀處第一次用石頭進行修補。由於發大水,明崇禎年間和清康熙、乾隆年間,都對處州府城牆進行了修築。而真正大規模的修築是在雍正年間。雍正七年,當時朝廷動用處州十縣之力,由知府王鈞主持,把磚換下,統一用規格大小差不多的石頭重修處州府城牆。現存的大水門古城牆就是那時修繕後保留下來的格局。那時的古城牆用魯班尺量是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五尺,堞高七尺四寸,周圍一千八百五十丈。那時的處州府城牆是最蔚為壯觀的。嘉慶、道光、同治年間,處州府城牆連遭大水,又多次修復。近一百年來,處州府城牆和六座城門已逐漸失去了防禦功能,慢慢地頹廢了。由於失去了防禦功能,自民國始,處州府城牆即被附近居民占建住房,並因開築公路及其它公共設施,府城及城門大部分先後被拆毀。現存南明門(就是大水門),原城樓是二層四檐挑出的木結構建築,抗日戰爭期間被燒毀,改為單層城門樓。望京門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拓寬中山街時被拆,現殘存其東側牆,用城磚砌成。括蒼門至萬象山坡一段約存120米石砌城牆。行春門向北的一段,尚留有100米殘牆基,壓在民房之下。世事嬗變,處州府城牆像一位歷史老人,滄桑地走過了上千年歷史,由無到有,由興盛到衰落,這也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