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鄉[河南省商水縣下轄鄉]

大武鄉[河南省商水縣下轄鄉]

大武鄉為一地名,在我國河南省、青海省以及台灣省都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

概況

大武鄉位於商水縣西南部,距縣城25千米。南部與上蔡縣小岳寺鄉、華陂鄉接壤,西部與郾城縣萬金鄉、青年鄉毗鄰,北部、東部分別與本縣巴村鎮、舒莊鄉交界。全鄉東南至西北長14.5千米,南北長3.5千米,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4.3萬人。轄大武、窪劉、前朱、後朱、王停鋪、西趙莊、盧莊、張表、官路韓、焦寨、邊王、化莊、王金樓、堤子王、苦子王、雷莊、孫莊、西賈莊、大王、堂李廟、姚莊、門王、小許、許堯、固現、前馮樓、後馮樓、劉莊、邊界李、程劉、方莊、羅莊32個行政村。
[郵編]466134 [代碼]411623207:~201大武村 ~202窪劉村 ~203前朱村 ~204後朱村 ~205王停鋪村 ~206西趙莊村 ~207盧莊村 ~208張表村 ~209官路韓村 ~210焦寨村 ~211邊王村 ~212化莊村 ~213王金樓村 ~214堤子王村 ~215苦子王村 ~216雷莊村 ~217孫莊村 ~218西賈莊村 ~219大王村 ~220堂李廟村 ~221姚莊村 ~222門王村 ~223小許村 ~224許堯村 ~225固現村 ~226前馮樓村 ~227後馮樓村 ~228劉莊村 ~229邊界李村 ~230程劉村 ~231方莊村 ~232羅莊村

沿革

鄉名因鄉政府駐大武村而得名。1975年由原巴村公社分設焦寨公社,1980年改為大武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4.3萬,轄化莊、苦子王、堤子王、王金樓、焦寨、雷莊、邊王、前馮、後馮、劉莊、邊李、固現、姚莊、堂李廟、門王、小許、許堯、城劉、前朱、後朱、王停鋪、窪劉、方莊、關路韓、張表、盧莊、西趙莊、大王、羅莊、大武、孫莊、西賈莊32個行政村。

簡介

大武鄉[河南省商水縣下轄鄉] 大武鄉[河南省商水縣下轄鄉]

大武鄉地處河南省商水西南邊陲,距縣城30公里,界於周口、駐馬店、漯河三市結合部,南部與上蔡縣小岳寺鄉、華陂鄉接壤,西部與郾城縣萬金鄉、青年鄉毗鄰,北部、東部分別與本縣巴村鎮、舒莊鄉交界。全鄉東南 至西北長14.5公里,南北長3.5公里,總面積55平方公里。

大武鄉 大武鄉

轄26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42396人,均為漢族。屬革命老區。

名稱來歷及沿革:鄉人民政府駐大武村而得名。大武鄉是1975年由原巴村公社分設而成,時稱焦寨公社,1980年改為大武公社,1983年撤公社改鄉至今。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和資源:地勢西高東低,海拔高度48--54米,年平均氣溫14.5攝氏度,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785.1毫米。土質為黃沙土,兩合土,粘土和黑土。鄉境內有新、老賴溝,東、西白馬溝和青泥溝5條溝河,1300眼深水機井,3000台配套灌溉機泵,5.6萬畝方田林網,水利設施齊全,旱澇保豐收。據勘探:境內地下有石油蘊藏,在鄉境內,南部已找到油流。

經濟

大武鄉 大武鄉

經濟特徵:以農業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 經濟作物有薄荷、雜果、大豆、花生等。近年來,鄉黨委、政府採取宣傳引導、政策激勵、示範帶動等措施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目前已建成全市最大的薄荷生產基地20000畝,年產優質薄荷油400多噸。建成以大紅石榴和中華壽桃為主的十大經濟林示範園區,全鄉小雜果面積累計達到5000畝。畜牧業生產方興未艾,集中連片戶外規模養殖星羅棋布,目前,已建成百頭養豬場21個,千隻養雞場3個,稀珍水產綜合養殖場3個,總面積300餘畝。鄉鎮企業初步形成了糧食、食品、建材、木器等優勢加工行業,主要工業產品有麵粉、糕點、麻片、預製板、家具等。土特產品以大王麻糖、固現驢肉最為著名。

交通通訊

交通、通訊:107國道複線橫穿全境,主幹道柏油路與村村修通的磚碴路縱橫交錯,形成運輸網路,全鄉1800多門程控電話,可直撥國內國際長途,鄉郵電所可辦理郵件、電報等業務,交通便利,通訊便捷。

古蹟

大武鄉 大武鄉

名勝古蹟:距鄉政府西4公里城劉村,有戰國時期楚國鄢郢城遺址(安陵遺址);鄉政府東南5公里固現村有周固靈王墓和祠堂;距鄉政府西北6公里夏莊村前, 有一棵相傳栽於漢代的古銀杏樹,樹圍5米30分,覆蓋地面1.2畝。

其他:國中2所、國小28所;鄉衛生院一處,集貿市場4個;鄉政府門前的東西大街是一條千米商業街,兩側商品門面樓房林立,並修建了花帶、安裝了路燈。

大武鄉社會穩定,市場繁榮,文化娛樂豐富多彩。曾榮獲“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單位”、“河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省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市財源建設先進單位”、“周口市特色農業先進單位”等40多個榮譽稱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