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藤黃

大果藤黃

大果藤黃(Garcinia pedunculata Roxb.):樹皮栓皮狀。葉片堅紙質,橢圓形,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頂端通常渾圓,稀鈍漸尖,基部楔形,中脈粗壯,在上面微下陷,在下面隆起。雄花序頂生,直立,圓錐狀聚傘花序;花梗粗壯,自上至下漸細;萼片闊卵形或近圓形,厚肉質,邊緣膜質;花瓣黃色,長方狀披針形;雄蕊合生成1束,幾無花絲或靠近退化雌蕊的少數幾枚具短的花絲,束柄頭狀,包圍退化雌蕊,花葯多數,退化雌蕊圓柱狀楔形,稍有稜,柱頭盾形,具不明顯的瘤突;雌花通常成對或單生於枝條頂端;花梗粗壯,基部具半圓形;子房近圓球形,柱頭輻射狀,上面具乳頭狀瘤突;退化雄蕊基部聯合成1輪,包圍子房,上端部分分離。果大,成熟時扁球形,兩端凹陷,黃色,光滑。種子腎形,假種皮多汁。花期8-12月,果期12-1月。生於低山坡地潮濕的密林中,海拔250-350 (-1500)米。分布於中國雲南西部、西藏東南部,孟加拉北部和東部也有分布。(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大果藤黃大果藤黃

樹皮厚,栓皮狀。葉片堅紙質,橢圓形,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2-

)15-25 (-28)厘米,寬7-12厘米,頂端通常渾圓,稀鈍漸尖,基部楔形,中脈粗壯,在上面微下陷,在下面隆起,側脈整齊,斜升,9-14對,第三次級脈幾平行,互相聯結,幾不明顯,葉柄長2-2.5厘米。花雜性,異株,4基數;雄花序頂生,直立,圓錐狀聚傘花序,長8-15厘米,有花8-12朵,總梗長3-6厘米;花梗粗壯,自上至下漸細,長3-7厘米,寬3-7毫米;萼片闊卵形或近圓形,厚肉質,邊緣膜質;花瓣黃色,長方狀披針形,長7-8毫米,雄蕊合生成1束,幾無花絲或靠近退化雌蕊的少數幾枚具短的花絲,束柄頭狀,長約3毫米,包圍-退化雌蕊,花葯多數,退化雌蕊圓柱狀楔形,稍有稜,柱頭盾形,具不明顯的瘤突;雌花通常成對或單生於枝條頂端;花梗粗壯,長3.5-4.5厘米或更多,寬5-6毫米,微4 稜形,基部具半圓形苞片2;子房近圓球形,8-10室,柱頭輻射狀,8-10裂,上面具乳頭狀瘤突;退化雄蕊基部聯合成1輪,包圍子房,約80-100枚,上端部分分離。果大,成熟時扁球形,兩端凹陷,直徑11-20厘米,黃色,光滑,果柄長5-6厘米,有種子8-10。種子腎形,假種皮多汁。花期8-12月,果期12-1月。

生長特性

大果藤黃是一種喜歡溫暖而有一定的耐寒性,喜歡潮濕而不耐旱的亞高溫植物。

生於低山坡地潮濕的密林中,海拔250-350 (-1500)米。

產地分布

分布於中國雲南西部(瑞麗、盈江)、西藏東南部(墨脫),孟加拉北部和東部也有分布,有時也栽培。

氣候因子

大果藤黃大果藤黃

影響大果藤黃分布的主要限制指標包括極端最高溫、7月平均溫、平均相對濕度

、年平均氣溫、蒸發量、溫暖指數、平均日照時數和1月平均溫。其中,熱量條件包括年平均氣溫和溫暖指數,是對大果藤黃地理分布影響最大的主導因子;濕度因子包括年降水量和平均相對濕度,是對大果藤黃地理分布影響較大的第二主導因子。

雄蕊數目

唯雌花的退化雄蕊數目除W. Roxburgh 的原描述未提及外,T. Antlers. (in Fl. Brit. Ind. 1: 2 64. 18 74.) 描述為20-30枚, Pierre (Fl. For. Cochinch. Enum. 24. 1885-88) 描述為18-20枚,而國產標本(陶國達178 79,南藥隊6862)為90-100枚,其他特徵均與文獻資料基本 一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