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寺村

大慶寺村,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力94人,從事二、三產業和其他非農產業的勞動力達1226人,從事農林牧漁業的勞動力呈絕對減少趨勢。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及勞動力結構現狀

2005年底,全村工業總產值、第三產業總產值分別達到3億元和6000萬元,農業總產值僅為10萬元。在農民人均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占到了91%。全村農村勞動力(按照18-60周歲計算)132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力94人,從事二、三產業和其他非農產業的勞動力達1226人,尤其自上世紀90年以來,農村從事農林牧漁業的勞動力呈絕對減少趨勢,目前僅有少量剩餘勞動力滯留在農業上。

農民就業主要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中,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其中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在於農民的文化素質不高。據對大慶寺村215戶、549人的抽樣調查統計:國中及國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2.67%;其次,在城鄉統籌中農民的自我融入力不強。由於絕大多數農民缺少求職技能,在轉移就業中缺乏競爭力;第二,因非農產業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和產業升級,對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實現一次轉移就業,也隨時面臨著中斷就業需再流轉的結果。三是培訓對象年齡結構不平衡。由於相對重視40歲以下有文化的失地農民的培訓,並推薦、幫助他們更好就業。而忽視了對年齡較大的那部分失地農民(男45歲、女40歲以上)的培訓。

實施農民就業培訓的主要做法

高度重視。大慶寺村十分重視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把它作為三農工作和城鄉統籌的主要抓手。為加強領導,統籌協調,確保大慶寺村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出成果、見實效,村成立了由村委主任為組長的農民培訓領導小組。專人具體負責培訓工作的實施,並將其列入村年終崗位責任制考核的主要內容。
統籌規劃。近幾年來雖然已有超過92.9%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就業,但由於缺乏轉移就業必須的職業技能,大部分農民只能集中在建築、餐飲、零售和其他季節性、臨時性用工等行業。紹興市屬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工業生產門類較多,既有紡織、羽絨和皮革等主導產業,又有近幾年興起的電腦繡花、電子電工、機械、計算機套用、廚藝、物業管理、家政、護理、保全等新興產業。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造成了當前企業缺少合格的用工對象,農村富餘勞動力又無法進入企業就業的兩難局面。為使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既能適合企業用工需求,又能滿足農民就業願望,大慶寺村近年來開設電焊工、家政服務、電子電工、計算機操作、麵點師等為主要內容的職業技能培訓。儘可能滿足企業對用工的需求和農民對轉移就業選擇的需要。
加大投入。根據紹興市的實際情況,市政府為加大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管理辦法》。在培訓對象、培訓崗位與內容、培訓方式、經費保障等方面作了明確的規定。在培訓資金的安排上,引導性培訓是在政府支持下開展的一種公益性培訓,而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開展的職業技能培訓,以訂單、定點和定向為主,堅持自願原則,由農民自行選擇培訓內容。經費由政府補貼為主,對失地農民和農村富餘勞動力進行免費培訓。對於參加培訓的農民,大慶寺村還給予一定的誤工補貼費,優惠政策的出台,極大地調動了失地農民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促進就業。通過培訓提高農民素質,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能夠順利實現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的願望,是我們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根本目的。為切實提高受訓農民的轉移就業率,培訓實行教材統一、標準統一、考核統一、證書統一。使培訓不走過場,標準不走樣,保證了培訓質量。從目前參加培訓的142人中,有129人順利實現了轉移就業,轉移就業率達90.85%。
下步打算
一是思想上不放鬆,工作上抓落實。特別是轉移就業不夠平衡,企業用工與農民就業願望之間的銜接度還不夠,培訓後上崗又下崗的情況也有出現。因此,我們將對培訓後的實際就業率作為重點來抓。
二是在職業技能培訓上,在繼續抓好一般技能培訓外,今後將根據我市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重點開展電了電工、機械、計算機套用等具有較高技能的崗位培訓,以滿足產業升級對用工的需要。
三是認真總結經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搞好調查研究,摸清市場需求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狀況及農民就業願望,制訂、完善今後幾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規劃,以培訓促就業,以轉移促發展。將農村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