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律師法庭攻守之道》與改革開放的發展同步,自律師制度得以重建和發展的三十餘年來,中國律師的人數和水平都得到迅猛發展,但是,關於律師、律師制度及相關問題的研究卻十分缺乏。可以說,從基本制度設計到具體操作規範與技能,至今還沒有系統、成熟的研究成果,甚至在許多問題上還沒有達成共識。例如,關於律師最基本的職責定位問題,至今在全社會乃至律師群體內部都未能達成共識,而成為困擾律師執業的首要問題。又如,關於律師執業技能訓練問題,至今還是處在一種邊乾邊學,各顯其能的探索階段。三十餘年來,我們的律師業務培訓主要還停留在講課式的知識傳授和繼續教育的模式中,而這種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律師業務發展的需求。編輯推薦
《大律師法庭攻守之道》:再現庭審之驚心,探覓成敗之奧妙,體悟技藝之老到。二十三年磨一劍,攻守秘笈,傾囊相授。
媒體推薦
據我所知,至今為止,關於介紹律師執業經驗與技能的著作還不多見,段建國律師的《大律師法庭攻守之道》,可以說是經驗之談,也是感悟之作,其珍貴之處就是將自己的成果與大家分享。
也許,有人閱讀之後會深受啟發;也許,有人閱讀之後會感同身受;也許,有人閱讀之後會吸取教訓;也許,有人閱讀之後會批評指正。
——田文昌(中華全國律師協去刑事業務委員會主任,京都律師事務所主任)段建國律師選取了其二十三年執業經歷中的二十個案例,通過案件事實介紹、辯護思路形成過程、不同案件的重點與攻守之道以及辯護結果的得失分析等,向人們重現並將人們帶人案件辦理過程,使讀者進八“角色”,幻化為案件的“辯護人”,既可以重溫作者的辦案經歷,也可以創造性地自己“辯護”,在想像的法庭中發揮自己的辯才,相當於品味到一種沒有經歷的經驗。尤為可貴的是,在每個案例之後,作者都講出了若干啟示。
——李貴方(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刑事業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從段建國大律師這本《大律師法庭攻守之道》可以看出,研究法庭技巧、法庭藝術是可以提高我們辯護律師,特別是年輕律師的辯護水平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關鍵還要研究中國的法制特點、要研究中國律師在我國法制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湯忠贊(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刑事業務委員會副主任,江西金鳳律師事務所主任)這些精心選擇的案件,件件精彩,讀來絕不乏味,而且有許多討論空間,經段建國律師有理有據的分析,不少問題都煥發神采,頗具啟發意義。書中多處以點睛之筆,介紹律師法庭攻防各種實戰技巧,很精到,也很實用,足見段建國律師是個有心人,不但在辦案中對各種細節有細緻的觀察,也有自己獨特和縝密的思考。
——張建偉(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認真讀完這本書,果然不出我所料,此書確實值得一讀。這本書通過20個案例,以案說法、深八淺出,講了許多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啟示部分,更是畫龍點睛、意味深長。我相信這本書,非但對剛入門的青年律師,即使對我們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律師,也是開卷有益,受益匪淺。
——許蘭亭(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美國國家刑事辯護委員會名譽會員)成為出色的大律師是所有律師的追求,成為一名專家型的刑辯律師是建國老弟對自己的定位和追求,從他所出的幾本書和所辯護的案件中,我看到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段建國大律師的這本新作就是一個見證,而且我認為他的新作確實是值得刑辯律師一讀的好書,刑事辯護需要這樣的人和這樣的書。
——楊礦生(北京市律師協會刑法專業妻員會主任,北京中同律師事務所主任)以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之“道”,運用不同的辯護之“術”,法庭內外瞬息萬變間的取捨與抉擇,除了對語言文字的拿捏、微妙心理的把握,更需要成熟經驗的引導。
——王思魯(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金牙大狀律師網首席律師)
作者簡介
段建國,開物律師事務所北京分所副主任,北京市優秀刑事辯護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刑事業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律師協會刑事訴訟法委員會委員,《中國律師》雜誌、《中國律師網》特約評論員,《中國辯護網》、《中國無罪辯護網》首席律師,《法律門》、《萬法通》、《法律教育網》高級培訓師,多次參與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節目製作。
段建國律師熱心於律師成功學及刑事辯護學的研究,著有《中國式律師行銷》、《大律師法庭攻守之道》等著作,《無罪辯護》、《死罪辯護》兩本專業書籍將由法律出版社陸續出版,曾在《法制日報》、《中國律師網》等處發表文章300餘篇。
1987年從事律師工作以來,段建國律師主攻刑事辯護,曾成功辦理了震驚中外的洛陽東都商廈火災案,銀行行長劉某某巨額票據詐欺案(改變定性),公安幹警王某某徇私枉法案(無罪釋放),反貪局副局長雷某某、焦某某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代理被害人),公安幹警袁某某、李某某非法拘禁案(無罪釋放),國有大廠廠長王某巨額貪污案(無罪釋放),郭某重大涉黑案(二審否定“涉黑”),深得社會各方好評。
目錄
序一律師執業技能提升之道/田文昌
序二“反省”刑事辯護/李貴方
序三巧者勞而智者憂/湯忠贊
第一編經驗與技巧
第二編風險與防範
第三編實踐與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