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境內彭祖遺址尚存,彭祖井、彭祖墓千秋仰觀,彭祖廟修葺一新,宗室嚮往。楚王山周圍歷史文化遺蹟眾多,山陰有楚元王劉交墓群,規模浩大,1996年被列為國務院一級文物保護單位。山南、西南部北魏千佛洞千尊石佛栩栩如生,鬼斧神工;千年唐槐枝繁葉茂;諸佛寶塔、明代五進大院保存尚好;內悲庵、七壟廟、玉碑亭等古蹟尚存。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環楚王山旅遊文化景區正在規劃建設之中。
大彭鎮加大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實施減糧擴經新舉措,全鎮形成“東南的蔬菜、西南的水產、東北的養豬、西北的果園”的格局,糧經比達到5:5。王門的西瓜、義安的石榴、沙塘的韭黃、侯樓的苗木各具特色,享譽市場;付莊養豬。夾河、大劉的養雞,2002年度農業產值達3.6億元,人均純收入2000元。
歷史遺存
徐州西郊十多公里處,有大彭山。明代嘉靖《徐州志·山川》中說:
城西二十五里曰楚王山,五里為大彭山。大彭山舊註:古大彭氏封於此,故名。山左右,今猶稱大彭村。
據《銅山縣地名綠》和一九九三年新版《銅山縣誌》,大彭山在夾河鄉西南,江蘇、安徽交界處,海拔高度二百六十二點一米。清代曾改大彭山為義安山,山陰煤礦稱義安煤礦。今仍稱此山為大彭山。
大彭村位於大彭山之陰,為大彭國故邑。《太平寰宇記》“彭城縣”條下有云:
按《彭門記》云:殷之賢臣彭祖,顓頊之玄孫,至殷末壽及七百六十七歲,今墓猶存,故邑號大彭焉。
大彭村亦稱大彭集,為當地百姓市場貿易之所。明嘉靖《徐州志》一方面在“大彭山”後釋文日“山左右今猶稱大彭村”,另一方面又說:“汴河由蕭縣至大彭集,入州境。”可見明代就稱大彭村為大彭集。大彭集村原址在今彭祖井東,因煤田地面塌陷,今已遷井南半里處。村中一百二十多戶人家,六百多人口。背山而居,屋舍儼然。
此外,徐州以西,古代還有大彭溝。明嘉靖《徐州志》曰:
蕭、碭每冬春則平原彌望,夏秋霖潦,乃匯為巨浸,由大彭溝、龍溝、五河、湖淀溝、楊屍溝分流以達於汴焉。
明清黃水多次泛濫,大彭溝淤平,今不知處。
原大彭集村東,舊有彭祖廟,內有彭祖鐵塑像,傳為明代所建。鐵像毀於“文化大革命”中,廟毀於一九七九年煤田地面塌陷時。一九九三年,彭祖廟於原廟址南重建,高十米,三開殿,仿漢歇山屋檐建築,上覆金黃色琉璃瓦,廟中仿原鐵像塑彭祖泥像,廟院三百平方米,紅牆圍院,院中有重修碑。
所獲榮譽
大彭鎮近些年來獲市以上榮譽:
1、大彭鎮被江蘇省統計局授予“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先進集體。
2、大彭鎮被授予社會治安安全鎮稱號
3、大彭鎮交管所被授予百家優質服務單位
4、大彭鎮被授予徐州市幼兒教育先進鎮。
5、大彭鎮被授予江蘇省體育強鎮
6、大彭鎮建築管理有限公司獲市優質文明單位稱號
7、大彭鎮廣電站被授予全省“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先進集體稱號。
8、大彭鎮馬志洋同志被授予江蘇省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