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彈塗魚土池育苗技術

2.親魚的規格雌魚體重25g左右,雄魚體重20g左右,以規格大的親魚懷卵量為多。 五、產卵與孵化親魚經過約0.5個月-1.0個月的培育,性腺發育成熟的親魚開始產卵。 魚苗培育期間,每月應施追肥2次-3次,以促進坪面上底棲硅藻及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確保親魚及魚苗的餌料生物需求。

目前,大彈塗魚養殖中放養的苗種大多采捕於自然海區,隨著養殖規模的日益擴大,苗種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需通過人工繁育來加以解決。現將大彈塗魚土池育苗技術的要點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池塘建造要求

1.底質池塘底質以軟泥質為佳。

2.面積半畝到幾畝均可,以小型池塘的管理更方便。

3.池堤高0.6m以上,堤頂內側四周圍攔高1m,選用20目網布製成,以防大彈塗魚逃跑及敵害生物侵入。

4.池溝沿池長方向每隔2.0m開挖水溝(池溝),池塘四周也挖溝(邊溝),溝與溝相通。溝寬1.0m,溝深0.3m-0.4m,邊溝要略深於池溝,溝底應向池塘排水口方向傾斜,以利於排水及魚苗的收集。最終,池底灘面被溝劃分為數塊埕面(坪),埕面需整平。

5.進排水口設定攔網,可以濾水與防逃,攔網宜選擇80目以上的網衣。

6.布設產卵器選陶瓷管制作的圓柱管,直徑10cm,長度50cm,水平放置於池溝中,每隔2m放置1個,注意陶瓷管光滑的一側朝下而粗糙的一側朝上,以便於粘附受精卵。

二、清塘除害與底棲硅藻繁殖

1.清塘提前20天左右進行,一般在4月底到5月初,帶水清塘,施用生石灰75kg/畝或漂白粉10kg/畝,以殺滅敵害生物。

2.藻類培養清塘1周后,將池水排乾,然後在坪面上均勻撒施米糠40kg/畝,注意不能堆積,再注入海水,保持坪面上的水位5cm-10cm,進行底棲硅藻的培養。若是新建的池塘,施入經過發酵的雞、豬糞40kg/畝與米糠20kg/畝,培養底棲硅藻效果會更好。經過3天-5天,底棲硅藻就能繁殖起來。

三、親魚的選擇與放養

1.放養時間當坪面上底棲硅藻呈褐黃色的“油泥”狀藻床時,即可放養大彈塗魚親魚。應選擇性腺發育接近成熟的個體作為親魚,一般地,浙南沿海大彈塗魚的繁殖期為6月~8月,繁殖盛期為7月~8月;池塘養殖大彈塗魚的繁殖盛期為8月上、中旬,比自然灘涂中生活的大彈塗魚繁殖期要遲。因此,親魚的放養時間以5月中下旬為宜。

2.親魚的規格雌魚體重25g左右,雄魚體重20g左右,以規格大的親魚懷卵量為多。

3.雌雄鑑別非繁殖季節的雌雄鑑別,比較困難。繁殖季節可從泄殖乳突的外觀加以鑑別,雌魚泄殖乳突大而圓鈍,呈紅腫狀;雄魚泄殖乳突狹小,呈尖長狀。

4.雌雄搭配比例大彈塗魚繁殖時雌雄配對進行,因此雌雄搭配比例以1∶1為宜。

5.親魚的放養密度以1000尾/畝-2000尾/畝為宜,具體應視親魚個體的大小而酌情增減。

四、親魚的培育管理

親魚入池後,主要攝食坪面上的底棲硅藻,約半個月後底棲硅藻剩下較少時則需要通過施肥重新培養,方法是排出池水至露出坪面(溝中仍留有積水0.3m),曬坪數日,注意排水曬坪應關注天氣預報,如遇下雨天氣則坪面上的藻床會被沖壞。曬坪應曬至坪面出現龜裂,然後均勻地撒投米糠20kg/畝,注意不能堆積於一處,也不能撒投到大彈塗魚穴居的洞口上,進水保持坪面水位5cm-10cm,培養底棲硅藻;也可以帶水施入尿素1.5kg/畝和過磷酸鈣0.5kg/畝,同樣能起到培養底棲硅藻的效果。除底棲硅藻培養期外,平時宜在保持池水水位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有微流水的狀態,以促使大彈塗魚的性腺發育成熟。

五、產卵與孵化

親魚經過約0.5個月-1.0個月的培育,性腺發育成熟的親魚開始產卵。大彈塗魚的產卵活動比較特殊,雌魚與雄魚配對在洞穴中的“產卵室”或陶瓷管產卵器中產卵、排精。由於個體間性腺發育成熟的時間有遲有早,所以同一池塘中親魚的產卵時間可以持續半個月以上。產卵、孵化期間,一般不換水,但要適量加水,以保持水質清新,溶解氧豐富。受精卵約經4天-5天可孵化出魚苗。

六、魚苗培育

剛孵化出的仔魚全長0.25cm左右,5天后生長至全長0.35cm-0.4cm,此時開始攝食,如微型浮遊動物、貝類擔輪幼體酵母、細菌和有機碎屑等;魚苗生長至全長0.5cm左右時,能攝食輪蟲和小型橈足類幼體;魚苗從0.5cm生長至1.6cm階段,以動物性餌料為主食,如輪蟲、橈足類幼體、鹵蟲無節幼體等;魚苗生長至全長2.0cm左右時,已營穴居生活,轉食底棲硅藻為主,兼食橈足類和泥土中的有機碎屑。

培育初期,魚苗除攝食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外,宜適量投餵豆漿作為輔助餌料,每天1次-2次,以補充池塘中天然餌料生物的不足。

魚苗培育前期不換水,只添水。坪面上水位超過0.3m時,開始適量換水,換水時進排水口要用篩網攔好,以防魚苗外逃。以後的換水要求根據水質情況靈活掌握,坪面上的水位控制在0.3m以下為宜。

魚苗培育期間,每月應施追肥2次-3次,以促進坪面上底棲硅藻及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確保親魚及魚苗的餌料生物需求。每次施追肥後的3天內不換水。追肥可為施尿素1.5kg/畝和過磷酸鈣0.5kg/畝,或施米糠10kg/畝。

日常管理要經常檢查魚苗的放養密度,觀察魚苗的活動與生長情況,觀測水中浮游生物生長情況與數量變動,若發現池水中餌料生物不足,應及時施追肥肥水或人工投餵豆漿、蛋黃、蝦片、輪蟲、鹵蟲、橈足類等。

一般經過2個月左右的培育,魚苗可生長至全長1.5cm以上,出池另行養殖或在原池繼續培育。

(本文已被瀏覽 103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