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
保護區位於桂平西北部,距離市區約25公里,總面積1806.7公頃,北回歸線貫穿中部,是較為完整的熱帶、亞熱帶自然季雨林區。地理結構奇特,風光絢麗多姿,綠林瀑布溪流別具一格,有北回歸線上的綠色寶庫之譽。1980年被劃分為動植物自然保護區,是龍潭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動植物種類繁多,生物資源豐富。植物品種總計164科507屬1015種,有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 二、三類植物樹蕨、格木、五針松;動物種類總計8目23科40屬,有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鱷蜥、獼猴山甲等。
植物資源品種豐富 大平山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擁有的植物品種總計164科、507屬,1015種。它的面積僅相當於桂北貓兒山的九份之一,相當於大瑤山的一百二十三份之一,但其擁有的植物種類之多,卻遠遠超過貓兒山和大瑤山。在大平山,有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植物樹蕨、豬(龍)血木、木連等,這些被稱為“活化石”的孓遺植物,在保護區內廣為分布,有的地方還成片生長。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二、三類植物,有花香木、木爪紅、竹柏、五針松、任豆、篦齒葉竹節樹、格木、紫荊樹等。這些樹種,都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有的是名貴的風景樹或上乘的建築用材樹種。有的樹種,如泡桐、青崗櫟、厚皮香、紅蒼木、紅花油茶,以及多種顏色的杜鵑花,異香撲鼻的劍蘭、墨蘭,還有野生的獼猴桃、懸勾子等,都是其他地方難得看到的,而在大平山則隨處可見。中草藥在大平山植物資源的寶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裡擁有藥用植物共570種,占整個植物品種總數的56.2%,占廣西藥用植物品種總數的16%。較常見的中草藥有:豬(龍)血木、黃精、雞骨草、貫仲、骨碎補、石斛,勾藤、梔子、牛七、狗脊、丁公藤、靈芝、七葉一枝花等。其中,豬(龍)血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好的止血藥,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
珍禽異獸種類繁多 大平山的動物資源也很豐富。據近年調查,數達八目二十三科四十屬之多。這裡常見的魚類的石鱖、烏鮮、鬍子鯰、鰻鱺、秤星魚等十多個品種。蛙類有山蛙、平原蛙之分,山蛙(蛤)類有棘胸蛙、大綠蛙、大頭蛙、華南湍蛙、華南雨蛙;平原蛙類有澤蛙、沼蛙、虎紋蛙等。這裡出產的蛙個體特大,有的每隻重達一斤。爬行動物有蛇、蛤蚧、鷹咀龜、變色晰蜴、斑蜥等。蛇類中,有蟒蛇、眼鏡王蛇、竹葉青等。這裡有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二類動物:獼猴、穿山甲、林麝、黑頸長尾雉、貓頭鷹、錦雞等。屬於三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蘇門羚、小靈貓(香狸)、白鶴、大壁虎、虎紋蛙等。
地理位置
地理坐標:E23.314513,N109.975891
大平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桂平市境西北部大藤峽腹地,距城區約25公里。這裡山體陡峻,溝壑縱橫,雨量充沛,有節理髮達而奇特的地理結構,壯麗多姿的山水風光,芬芳醉人的奇花異草,罕見的熱帶林木和珍禽異獸,是桂東南較為完整的熱帶、亞熱帶自然季雨林區。有“小西雙版納”之稱。1980年桂平縣人民政府發布公告,劃為動植物自然保護區。
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大平山自然保護區面積約28000千畝,主峰馬賴頂海拔1158米,其旱沖、崩沖、天堂山、小平山、龍沖、深沖、斜沖頂等山峰,大都在海拔800米至900米之間,相對高度800米左右。據地理學家考察研究,大平山的形成年代比較古老,早在地質年代的加里東運動時期就露出了海面,至今已有三億年的歷史。比之西山,它的形成大約要早一億二千萬年。大平山受第四冰河(更新世的喜馬拉雅山運動)南下的破壞較少,因而遠古時期的一些熱帶、南亞熱帶的生物得以倖存。大平山坐落北回歸線北緣,大瑤山余脈南端,是熱帶海洋季風的迎風面,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雨量1893毫米,年均積溫7600℃以上,大於6℃的天氣平均300天。成土發育在泥盆紀的泥層上,土層厚度30厘米至60厘米以上,自然肥力較高。所有這些,為林木生長提供了優厚的自然條件。
地貌特徵
丹霞地貌構造奇特 大平山自然保護區地形複雜,構造奇特。溝谷多呈“V”字形,有的呈“u”字形,成九十度角的懸崖峭壁隨處可見,從溝底抬頭仰望,往往只見藍天一線。由盤迭而上的岩石形成的一座座山峰,有如其大無比的千層糕。由峰頂俯瞰山下,但見叢林莽莽,在茫茫雲海中時隱時現,變幻無窮。尤為可貴的是,這裡的山體構成多為紫紅色頁岩和灰色的砂岩,錯雜相間,岩層特厚,節理髮達,屬國內外罕見的丹霞地貌。由於林木蔥鬱,水源豐富,大平山瀑布特多。小平山天橋瀑布飛流直下,一瀉百餘公尺,響聲如雷,水花飛濺數十米之外,景象尤為壯觀。
大平山自然保護區是一座古老的大山,又是一個新發現的景觀奇特的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