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村介紹
大峪溝村是中國磨盤柿第一村。該村位於房山區張坊鎮東北2.8公里處,全村931戶,1767人,村域總面積10.4平方公里,現有磨盤柿2000畝,優質柿樹7萬株,成年果樹3萬株,一般年產量100萬公斤,占一產收入的76%,從業戶數480戶,占總戶數的52%,是北京地區柿產量最多的村。自1998年起先後被國家農業部、財政部批准為磨盤柿生產基地,先後被上級有關部門命名為磨盤柿標準化生產基地、房山區農業標準化基地先進單位;柿子產品被國家綠色食品中心評為綠色食品、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定為“中華名果”。2010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1514.6元。
四美介紹
生產美
該村重點以打造環境、改善民生、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為出發點,以發展提升磨盤柿主導產業為重點,挖掘發展柿子文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整體形象。建柿子品種科技示範園一處,通過擴大品種栽培,提高柿樹管理水平,發展觀光、採摘旅遊業,促進磨盤柿產業化發展,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柿樹管理技術進行推廣示範,並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進行品種展示,建立網架栽培示範模式,全面提升柿子產業化水平。改變傳統觀念和消費觀念,全面帶動柿子果品產業的全面發展,提高柿樹管理水平,最佳化農產品產業結構,成為以柿子文化為內涵,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科技示範、科普教育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農業科技試驗基地;引進磨盤柿深加工企業,建成了北京得力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磨盤柿產品深加工,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增加了農民收入;為了整合土地資源,改善生產耕作條件,該村於2010年進行了土地開發整理工程,總規模1540畝,新增耕地575.01畝,主要對土地進行平整、石坎加固改造30000米、土坎改造石坎32000米、新增機井2眼、修復機井3眼及配套、鋪設各種輸水管路22830米,整修田間路6220米,此項目的建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形成了基礎設施齊備,田塊整齊、道路成網、作物成片的田間自然景觀,大大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另外,引進北京森安農業高新技術公司,主要以開發柿樹盆景為主;建採摘觀光大棚3棟,水面一處,生態餐廳一座;成立磨盤柿銷售專業合作組織,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生活美
在2009年新農村建設中,該村完成道路硬化25430平方米,改水鋪設管道15000米,綠化12000平方米,排水19000米,安裝太陽能路燈80盞。村內無亂堆放、亂傾亂倒現象,家禽、家畜圈養,生活垃圾由專人進行處理,街道設有封閉式垃圾箱、垃圾房,全村全部進行自來水改造,並實行每戶一表一卡,節約用水,確保村民吃上安全的飲用水;村內基礎設施完善,道路、醫療、文化等設施齊全,有線電視入戶100%以上,網際網路7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6%,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96%;公共廁所2個,改戶廁610戶;健身廣場兩處,是村民飯後散步、消暑納涼的主要活動場所;村內還設有圖書室,內有期刊、雜誌、各類實用技術書籍2500餘冊,村民可以免費借閱;老百姓自覺遵守村民文明公約,待人有禮、語言文明,定期深入開展移風易俗、計畫生育、各項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民風淳樸,百姓生活富足,社會安全穩定。2010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1514.6元,全面完成集體經濟產權改革和林權制度改革。
環境美
聘請有資質的規劃公司,完成了“大峪溝村景觀規劃”設計, 做到合理布局,規劃先行。今年鎮黨委、政府為提升“中國磨盤柿第一村”的形象品牌,在村口建磨盤柿主題公園,設有遊客接待站、磨盤柿雕塑、特色農產品售賣亭等設施;整修河道3000餘延長米,栽植喬木、花灌木2萬株;以景觀節點為重點,展示每一區域不同景觀特點,將村莊民居融於自然美景。村內環境管護機制健全,成立一支專業保潔隊,每天負責村內衛生管護工作;生態環境優美,近年來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在大峪溝村實施了生態造林、荒山造林、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栽植各種樹木25萬株,林木覆蓋率達到75%,使大峪溝村成為“天然氧吧”。 2010年被評為北京市生態村。
同時,為了充分挖掘磨盤柿文化底蘊,該村繪製以磨盤柿為主的文化牆5000平米,突出特有的磨盤柿文化特色,彰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建成集採摘觀光、休閒垂釣、餐飲住宿、科普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民俗旅遊鄉村。
人文美
大峪溝的磨盤柿栽培歷史可追溯到明代,明成祖定都北京後,作為貢品年年進奉,該村現有百年柿樹3000餘株,有唐代摩崖石刻。
該村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提出“三鎮一新”的發展戰略,村黨支部、村委會堅持以人為本,管理民主,密切幹群關係,在民眾中樹立了較高的威信,近幾年內無群訪、越級訪事件發生,連續多年被評為區級五好黨支部。
良好的黨風帶動了良好民風。大峪溝村民風淳樸、家庭和睦、社會穩定,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待人熱情,多年來無重大刑事案件、無重大信訪案件、計畫生育超生等問題,連續多年被評為五好文明村。
為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建成文化健身廣場3個,安裝體育健身器材數十套,在村內成立本村婦女為主的秧歌隊,建成了數字影院、文化大院,為百姓搭建展現才藝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