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社區

大寧社區

大寧社區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東南方,東靠S358省道(原107國道),西北與廣深珠高速公路出入口迴旋處接壤;占地面積5.5平方公里。設有6個居民小組,有常住人口2683人,外來人口3.5萬人(是本地人口的17倍多),是個半沙田地區。古為淺海域,秦漢時產海鹽,宋初官府於此地立署設“大寧鹽場”,與靖康、東莞(今寶安南頭)並稱廣東十三大鹽場之一,宋代莞鹽遠銷省內外,官商往來甚繁,是虎門人口經濟的發祥地。明朝以後由於沿海淤積,鹽產下降,至清乾隆末年,鹽場裁撤,開始蓄淡沖鹹,漸改苗耕,鴉片戰後,這裡成為糧產區,後又是水草的主要產地。社區先後被評為“全國小康明星村”、“廣東省南粵尊師重教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村”、“廣東省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廣東省衛生村”、“東莞市文明標兵社區”、“東莞市文化建設先進村”等光榮稱號。

社區歷史

大寧廣場 大寧廣場
社區一角 社區一角

大寧原為鹽丁、役吏聚居,諸姓混雜,後來散落同鄰村落,逐漸以譚姓為主。譚氏祖先居江西寧都,宋太宗建姓年間,譚宏軼因戰亂徙居南雄保昌珠璣里沙水村(今珠璣巷),南宋高宗始興四年(即1134年),譚瀚裔之孫譚惟月舉孝廉,授官南粵,遊歷東莞、寶安山川,喜大寧鍾靈毓秀,退官時,從廣州東雙橋舉家遷入立藉,稱為一世祖。當時大寧為鹽業中心,轉運重地,外來的經濟、文化常在此地溝通,譚氏、趙氏、陳氏相鄰共藉,都是名門之後,書香之家,於是文化傳播先於此地紮根,族人重視教育,立私塾、建書院。明代的“寧溪書院”與“鳳崗書院”(北柵)齊名,清代復辦“靖康社學”為虎門域內培養一批才俊。從明歷清,仕官輩出,先後有進士7人,舉人9人,貢人6人,御史1人。鄉人譚青海被戚繼光薦稱“非常之材”,大學士張居正稱他為“當今奏議第一將”。大寧被世人譽為“書香之村”,村人多外出,分支較多。近年旅外同胞回鄉集資重建“譚氏宗祠”。譚代入居大寧,先後有趙、潘二姓立村,陳氏乃鳳崗陳氏世組(略),據傳趙屋村乃宋王族裔,明末進士趙向震乃該村人,清後村民四散,現該村址改建為來料加工工業區。大寧現轄博投、江門兩自然村。博投處臨大寧海岸水道邊,明清時期水瀝北至樹田山邊,羊灣尾為該水道終點埠頭,方便懷德、居歧、樹田村民出入交運。清時是墟場,形成寨堡式水埠,以燒制殼灰聞名。村內有店鋪十數家,涌邊建蚝殼窯,燒制殼灰,是域內農肥、建築材料供應地。河涌建石橋通寨,頗有水鄉集鋪的特色(七十年代中期停產)。江門村又曰崗門,古時是內河水瀝交匯處,明代江上為望哨,江邊扎防兵,位控盜賊從磨蝶口偷入,故有江門之稱。

社會經濟

大寧社區 大寧社區

大寧是祥瑞之地,由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立村至今經歷6個朝代,872年歷史,見證了1949年10月19日村人進入一個嶄新的年代,見證了村人從互助合作小組、高級社,到農民變居民的體制變革,見證了自1979年黨的三中全會以後,大寧村大面積調整農業布局,建立魚、果生產基地,村人利用荒崗坡地,闢建大板地和麒麟頭兩個大型工業區,引進外資、民營企業150家,產值利潤為本鎮鄉村的前三名,經濟實力位於東莞500條村的前列。2006年社區工農業總產值62930萬元,社區居委會純收入7326萬元,人均收入27325元,每年按居民人口每人分紅14000元正。利用集體經濟積累建起一批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村人傳承先祖崇文尚德之風,對居民子弟實行九年免費教育,對大學以上的就讀學生實行助學補貼。在村內建有省一級學校和市一級幼稚園各一所,建有52000平方米的市級“十佳文化廣場”一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