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高有鵬,歷史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文學人類學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藝術教育聯合會副主席,中國長篇歷史小說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著作有《中國民間文學通史》(一二三卷)、《中國廟會文化》、《神話傳說與民族記憶》、《大篆論語》(上、下)、《大篆道德經》等,出版長篇歷史小說《袁世凱》(一二三卷)、《1916》等文學作品。
編輯推薦
一部扣人心弦的歷史傳奇!一部風格獨特、風光旖旎的社會風俗畫卷!一部揭示民族心靈秘密的心靈史!
◆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他年輕時屢屢到最基層的地方感受民生疾苦。宋神宗久慕他的改革思想和雷厲風行的作為,大膽啟用他,形成轟轟烈烈的大變革。但是,改革觸動了皇族為代表的整個貴族階層的利益,王安石受到巨大挫折。春天的歌聲充滿生機,料峭的春寒增加了春天的絢麗!
◆司馬光盡廢新法,年輕的皇帝成為皇太后和一群大臣手中的玩偶;曾經誤會王安石的蘇軾挺身而出,積極為新法辯解,一次次受到打擊。蘇軾在杭州變通社會,訪貧問苦,造就出如詩如畫的西湖風景;當他離開時,如潮的杭州百姓自發舉起百里長的“萬民傘”,依依惜別。改革的春潮有高有低,猶如蘇軾的人生跌宕起伏,大喜大悲,才更顯壯美!
◆公元960年,和平轉化成的宋王朝打開了歷史新篇章。宋王朝吸取其他朝代攀王奪位的教訓,選擇了一種文化發展戰略,提出了“揚文抑武”的口號,對文化給予高度重視。
文化是由政治作保證,宋代開國引起對文化尊重,出現了以誓言形式的文化規範。重視文化、科學知識成為普天下的共識。宋代文人即使也受過苦難,但他們的生存條件和社會地位得到了提高,像歐陽修、王安石等人不僅思想光照,活得自在,也得到了參與朝野的權利和地位。
宋代有著豐富的節日生活,婚俗、酒俗與茶俗、勾欄瓦舍、填詞、繪畫等空前發展。從最高決策人參與文化活動,讓文化成為合理性和必要性,提高文化軟實力,避免了很多政治風險;同時,政治空間對藝術文化的尊重與信任,形成了全社會對藝術、思想和創新的高度重視。北宋大儒張橫渠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最能表達出當時文人儒士的襟懷,也最能彰顯其器識與宏願。
宋代的文化領域之廣、文化自覺與被尊重,或多或少都超越了唐代,宋詞及繪畫的繁榮就是證明。只是由於後來專政失衡,國防安全缺失,政治建設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和活力,才使得宋代走向不歸路。
目錄
第一章摩合羅
第二章鐘山風雨
第三章獨樂園
第四章菊英繽紛
第五章汴水東流
第六章王母八般
第七章叫賣聲聲
第八章調停調停
第九章鳳兮凰兮
第十章雲起雲落
第十一章涅槃曲
各界讚譽
在這部作品中,宏大敘事與細節描寫如水乳交融,具有交響樂的壯美,又有工筆畫的秀美。這是史詩的品格。其中的人物描寫形形色色皆現身於事件或生活之中,無一處閒筆。大大小小歷史人物成千上百,個性千差萬別,都是在細節描寫中具體展開。這裡的描寫與再現方式形成詩書畫的完美結合。宋代的歷史特點就在於其揚文抑武,文化得到充分發展,形成中國文化歷史上的黃金時代。而作為歷史文化的再現,無論是朝廷中的達官貴人,像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文彥博、司馬光、曾鞏、呂惠卿、米芾等等,包括普通人家的喜怒哀樂,都如同《清明上河圖》中的景色,此起彼伏,一個個栩栩如生;又如一曲一曲歌唱,娓娓動聽,盡情展示出歷史文化發展中的風雲變幻。其中,不同歷史人物的家族式或集團性人群的性格展示與描寫、生活再現,將歷史文化生活與風俗描寫融為一體,不斷推動情節與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而且以生活細節制勝,或激情澎湃,或柳暗花明,令人如痴如醉。
雷達《一部震撼時代的歷史文化史詩》
高有鵬的敘述語言有一種莎士比亞化的詩意,如“春天是嬰兒的哭啼聲,每聲都激盪著年輕的心——這是生命的宣言,它無拘無束。”這樣就給重質的歷史小說的寫作增加了一種輕盈而又細膩的特質。“耳旁還是如潮的歌聲,一聲聲頌揚、讚美的話語,此時都化作退離堤岸的浪花遠去了。他的心岸上,燃起一堆堆篝火”,進入意識領域的語言總是能用恰當的隱喻表達。
鄭鵬 史靜《文化的史詩:大歷史與小歷史之間的應答》
文學性與歷史性的處理長期以來一直是困擾歷史小說的一大難題,高有鵬則通過詩意般的語言破除了這一困境,很好地將兩者融為一體。就語言來說,本書可以說是建國以來長篇歷史小說的一個重要突破。詩化的語言,精煉、生動、唯美、質感,非常契合那個文風熾盛、詩詞瀰漫的時代,與那些很多本為大文人的主人公們相得益彰。文采飛揚、辭藻優美,許多段落在讀的時候隱然有一種散文詩的美感,大量詩詞的穿插使用更是加劇了這一特色。
趙長亮《一曲動人心魄的歷史文化交響曲》
這部小說在思想藝術等諸多方面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但最為筆者看重的是,高有鵬在作品中對於“人學”的追求,應該說,這部小說與很長一段時期以來的歷史小說存在著巨大差異,集中表現在,作者對歷史中的“人”的一種特殊的關注,即他在書中要塑造一些能稱得上“大寫的人”的新的歷史人物形象,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中國的脊樑”。對此筆者以五“氣”來概括、命名,即“民氣”、“人氣”、“正氣”、“清氣”、“豪氣”。
張先飛《歷史小說的“人學”追求》
在異軍突起的當代歷史文學部落里,高有鵬是頗為引人注目的一位,這與他身兼學者與作家的雙重身份有關。他首先是著名的民俗學家和民間文學研究專家,一直以來,棲身於歷史悠久的著名大學學府中,潛心研究,著作等身;同時,又不同於一般埋頭書齋的學者,他目送歸鴻,手揮五弦,思接千載,逸興遄飛,沉潛歷史,相友古人,從事於大型歷史題材小說的創作。
歷史小說不同於史傳的根本之處,即在於歷史小說必須向讀者呈現出富有深度、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這是衡量歷史小說藝術性高低的基本尺度。高有鵬歷史小說不但人物形象眾多,而且這些形象皆有其鮮活的性格特徵,即使非常次要的人物形象,也能給讀者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由此,高有鵬不但寫活了北宋的歷史人物,而且也寫活了北宋中後期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宋代歷史小說的藝術性,在他手裡,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劉濤《全景式再現北宋社會歷史的大型史詩》
高有鵬小說的另一個重要追求是探索歷史的繁複性,它在形式上具有中國畫散點透視的特點——在微觀的層面上,它是聚焦的,帶有鮮明的寫實特徵;就整幅畫面而言,它又是“寫意”的。在小說人物的塑造上,作家有意地在王安石、蘇軾、歐陽修、趙頊等人物之間進行視角轉換,形成了“眾星捧月、眾聲喧譁”的復調效果。在王安石視角的敘事中,蘇軾等人被敘述為改革的阻礙者或反對者,而在蘇軾視角的故事中,王安石也褪盡了改革者完美的光芒,呈現出好大喜功的歷史面貌。作家正是在這種看似矛盾衝突的敘事中,悉心尋找歷史種種微妙的關節,有效突破了某些傳統歷史小說敘事的偏執。
秦方奇《一幅具有中國氣派的歷史畫卷》
高有鵬是一位民俗學家,在民俗的學術園地里辛勤耕耘之餘又精研宋史,正是因為長期的史學訓練和歷史素養,其嘔心瀝血二十餘年,潛心研讀歷史文化,曾千里跋涉,尋訪古戰場,加之他在開封——曾經輝煌的宋都汴梁的文化體驗和感同身受的現實際遇,終於觸發了高有鵬對於宋代歷史的文學書寫,他以如椽的巨筆刻畫出包拯、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曾鞏、司馬光、黃庭堅、米芾等一群燦爛的文化巨星,以及他們人生命運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愛大恨。現在呈現給我們面前的兩卷只是他系列巨作的冰山一角。讓我們走進這冰山一角去,去感受一下高有鵬那如椽的巨筆是如何書寫那曾經輝煌又令人感懷的大宋王朝吧。
劉進才《風俗美學:歷史文化的民俗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