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大學計算機[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大學計算機》是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川。全書分為9章,主要介紹計算機軟、硬體技術與系統安全的基本概念,Windows作業系統的基礎套用,Word、Excel的高級套用,資料庫處理技術及Access套用3,多媒體處理技術及Photoshop軟體,計算機網路技術及網路套用等內容。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大學計算機》是關於計算機基礎性內容的教材,全書共9章:第一章為引論,介紹計算機歷史、計算機套用和計算機發展趨勢;第二章為計算原理,介紹計算機的一些本質性內容;第三章為問題求解,介紹算法類問題和系統類問題的求解框架;第四章為作業系統,介紹作業系統管理資源的基本工作機理;第五章為算法與程式設計基礎,介紹程式設計語言、程式設計與典型算法;第六章為科技文章/文稿電子化製作、編排與發布,介紹關於科技文章處理的基本知識;第七章為信息獲取、處理、交換與發布,介紹關於計算機網路及Internet套用的基本知識;第八章為信息管理(資料庫系統),介紹關於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識;第九章為網路安全與信息安全,介紹關於計算機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識。此外,附錄還介紹了微型計算機系統的最新發展。

《大學計算機》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各類專業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供一般工作人員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參考使用。本書由戰德臣、孫大烈等編著。

目錄

第1章 引論

1.1 計算機發展簡史

1.1.1 早期計算工具

1.1.2 電子計算機

1.1.3 計算機網路

1.2 計算機軟體發展簡史

1.2.1 軟體發展的幾個階段

1.2.2 程式設計語言

1.2.3 作業系統

1.3 計算機套用

1.4 計算機發展趨勢

本章小結

習題1

第2章 計算原理

2.1 理解0和1

2.1.1 0和1與《易經》

2.1.2 0和1與邏輯

2.1.3 0和1與進位制

2.1.4 0和1與編碼

2.1.5 0和1與電子元器件

2.2 圖靈機——計算機的理論模型

2.2.1 圖靈與圖靈機

2.2.2 圖靈機的思想

2.2.3 圖靈機模型

2.3 馮·諾依曼計算機

2.3.1 馮·諾依曼計算機

2.3.2 計算機系統

2.4 計算機語言與虛擬機

2.4.1 計算機語言

2.4.2 機器語言及微程式語言

2.4.3 彙編語言

2.4.4 高級語言

2.4.5 虛擬機

2.5 信息表示與處理

2.5.1 非數值型信息的表示與處理

2.5.2 多媒體信息的表示與處理

2.5.3 信息表示與處理的基本思想

本章小結

習題2

第3章 問題求解

3.1 算法類問題求解

3.1.1 基本概念

3.1.2 建立問題的數學模型

3.1.3 建立數據結構

3.1.4 控制結構及流程圖

3.1.5 利用算法求解問題

3.1.6 程式設計語言

3.1.7 算法的程式實現

3.1.8 算法的模擬與分析

3.1.9 算法的複雜性

3.2 系統類問題求解

3.2.1 基本概念

3.2.2 建立問題域/業務模型

3.2.3 建立軟體模型

3.2.4 軟體模組的實現

3.2.5 軟體系統的實現

3.2.6 軟體系統的部署與運行

3.2.7 軟體模式與軟體體系結構

3.2.8 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問題

本章小結

習題3

第4章 作業系統

4.1 作業系統的概念和功能

4.1.1 作業系統的概念和作用

4.1.2 作業系統的基本功能

4.1.3 作業系統的分類

4.2 檔案與磁碟的管理

4.2.1 檔案

4.2.2 磁碟管理

4.2.3 檔案目錄與磁碟的存取特性

4.2.4 作業系統對檔案及磁碟的基本操作

4.3 作業系統對外部設備的管理

4.3.1 計算機設備的管理模型

4.3.2 計算機外部設備的接口

4.4 作業系統的啟動、運行和關閉

4.4.1 作業系統工作的基本過程

4.4.2 進程與執行緒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4.4.3 應用程式的安裝與卸載過程

4.5 圖形界面方式的作業系統——Windows XP

4.5.1 Windows概述

4.5.2 Windows XP界面

4.5.3 Windows XP檔案管理系統

4.6 命令行式互動界面作業系統

4.6.1 DOS作業系統的命令行式互動界面

4.6.2 Linux作業系統的命令行式互動界面

本章小結

習題4

第5章 算法與程式設計基礎

5.1 程式設計過程及程式開發環境

5.1.1 程式設計過程

5.1.2 程式開發環境

5.2 程式設計語言

5.2.1 基本構成要素

5.2.2 程式結構及常用控制語句

5.2.3 常用系統函式

5.3 算法描述與程式設計

5.3.1 搜尋算法及其程式設計

5.3.2 排序算法及其程式設計

5.3.3 遞歸算法及其程式設計

5.3.4 其他算法

5.4 事件驅動程式與可視化編程

5.4.1 面向對象的基本思想

5.4.2 圖形用戶界面及事件驅動程式

5.5 利用Visual Basic進行可視化編程

5.5.1 Visual Basic介紹

5.5.2 Visual Basic開發環境

5.5.3 Visual Basic典型控制項

5.5.4 Visual Basic編程過程

5.5.5 成績排名程式的實現

5.5.6 漢諾塔程式的實現

本章小結

習題5

第6章 科技文章的電子化製作與編排

6.1 科技文章的電子化編排要求

6.1.1 科技期刊文章的編排要求

6.1.2 科技專著的編排要求

6.1.3 科技講演稿的編排要求

6.1.4 電子文檔及其製作、輸出與發布過程

6.1.5 電子文檔的快速編輯手段

6.2 電子文檔的排版

6.2.1 格式編排命令的3種基本操作單位:文字、段落與版面

6.2.2 保證文檔排版一致性的3個手段:格式編排命令、樣式和模板

6.2.3 典型文字排版方式

6.2.4 典型段落排版方式

6.2.5 典型版面排版方式

6.2.6 典型標題/目錄的排版方式

6.2.7 典型公式排版方式

6.2.8 典型表格製作方式

6.2.9 典型插圖製作方式

6.3 典型電子文檔編排軟體

6.3.1 WPS和Word的基本排版命令及快速編輯命令

本章小結

習題6

第7章 信息獲取、交換與發布

7.1 計算機網路基礎

7.1.1 計算機網路概述

7.1.2 計算機組網

7.1.3 計算機網路軟體連線

7.2 Internet及基本信息服務

7.2.1 Internet及其服務

7.2.2 Internet的郵件服務

7.2.3 Internet的檔案傳輸服務

7.2.4 Internet的遠程調用服務

7.3 Internet信息檢索與信息發布服務

7.3.1 www簡介

7.3.2 瀏覽器與信息搜尋服務

7.3.3 HTML網頁

7.3.4 XML與信息交換服務

7.4 Internet上的新興服務

本章小結

習題7

第8章 信息管理與資料庫

8.1 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

8.1.1 資料庫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8.1.2 資料庫系統

8.1.3 資料庫管理系統

8.1.4 資料庫語言

8.1.5 資料庫控制

8.2 關係模型與關係資料庫

8.2.1 關係的通俗解釋

8.2.2 關係模型

8.3 關係資料庫標準語言——SQL

8.3.1 利用SQL定義資料庫的結構

8.3.2 利用SQL進行資料庫內容的插入、修改與刪除

8.3.3 利用SQL進行資料庫內容的查詢

8.3.4 利用SQL進行資料庫統計操作——集函式

8.4 關係資料庫設計初步

8.4.1 現實世界到數據世界的轉換橋樑:數據模型

8.4.2 概念模型

8.4.3 用E-R圖描述信息世界

8.5 典型資料庫管理系統介紹

8.5.1 典型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特點

8.5.2 SQL Server資料庫使用簡介

本章小結

習題8

第9章 計算機與信息安全

9.1 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問題

9.2 常見的安全威脅

9.2.1 計算機病毒和惡意軟體

9.2.2 網路入侵與攻擊

9.3 計算機與信息安全防護

9.4 網路行為規範

本章小結

習題9

附錄 計算機及相關硬體設備介紹

1 硬體配置

1.1 主機

1.2 外部設備

1.3 計算機的性能

2 計算機中的信息單位

3 中央處理器

4 記憶體儲器

5 外存儲器

5.1 硬磁碟存儲器

5.2 光碟存儲器

5.3 隨身碟存儲器

5.4 移動硬碟存儲器

6 顯示器

7 鍵盤及其使用

8 印表機

9 掃瞄器

10 滑鼠

11 觸控螢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