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孢子

大孢子

孢子有大小兩型其大形者稱為大孢子(megaspore)。產生於大孢子囊中。在蕨類植物,大孢子萌發後成退化的雌性原葉體。另外,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的胚囊細胞,產生與蕨類植物的雌性原葉體相同的胚囊故也稱大孢子 。

基本信息

簡介

在被子植物中,大孢子是指由大孢子母細胞通過減數分裂所產生的四個單倍體細胞,其中一個進一步分裂形成雌性的配子體(胚囊),其餘三個退化。

主要特徵

大孢子是指由大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的具單倍染色體數目的細胞。多數被子植物中,具功能的大孢子經連續3次有絲分裂,最後發育為含有8個核7個細胞的胚囊。

研究意義

大孢子(megaspore)是異孢植物產生的兩類孢子中個體較大,且最終發育為雌性配子體(雌性原葉體)的一類孢子。由於大孢子個體較大,易於原地保存,且數量較少,與母體植物的關係更加明確,更便於定量統計分析,因此近年來大孢子被更多地套用於古氣候以及古植被面貌的重建研究中。

研究進展

相較於國外,我國的晚古生代分散大孢子的研究起步較晚,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還多停留在屬種描述和地層時代對比上,對於大孢子與古生態以及古植被的關係的研究還較為薄弱。針對這個問題,我所劉鋒助理研究員和朱懷誠研究員等對產自山西保德晚古生代地層中的近400塊樣品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和挑樣,總計發現13屬20種大孢子,通過系統描述與分類,豐富了我國石炭-二疊紀大孢子研究的內容,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晚古生代大孢子的分類體系。同時,通過大孢子與母體植物的對比以及定量分析研究,揭示出華北晚石炭世-早二疊世的成煤環境中封印木是主要的成煤植物,但在非成煤環境中卷柏等草本石松類是較為常見的植物類型。研究發現,從中二疊世早期開始,保德剖面中的煤層逐漸消失,紅層大量出現,與此同時大孢子的組合面貌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可能與這一時期華北乾旱性氣候的出現有著密切關係。

大孢子母細胞

胚囊母細胞(embryo-sac mother cell)即種子植物的大孢子母細胞。是由緊接表皮下的珠心組織的細胞分化產生的,此細胞比周圍的細胞大,細胞質豐富,可產生核大的孢原細胞,有的能直接成為胚囊母細胞,有的可成為覆蓋細胞和胚囊母細胞。合瓣花植物中不產生覆蓋細胞(藍雪目 Plumb-aginales、鏇花科Convolvulaceae的幾種例外),胚囊母細胞位於珠心表皮下。裸子植物、茜草科(Rubiaceae)、菊科(Compositae)等產生幾個胚囊母細胞。不是起源於孢原細胞,而是起源於與胚囊母細胞具有同樣作用的組織,已知的有珠被細胞(茄屬Solanum、荇菜屬Nymphoides)、珠心表皮細胞(蘭科Orchidaceae的飛燕蘭屬Oncidium)等。

大孢子SEM和透射光對比照片 大孢子SEM和透射光對比照片
地層時代分布 地層時代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