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大名縣石刻博物館為隸屬於縣文保所的一個集石刻保護、旅遊、觀光的一個開放場所,與縣文保所為一套人馬,原定名為“大名縣碑廊”,1984年始定址在縣招待所院內東南角,占地面積5493平方米,1985年以來,陸續運進碑刻11件。後考慮“王禮記碑”搬遷困難和館址較小,遷址於縣城東7華里孔莊村北現址,占地面積約9800平方米,石刻館1986年5月奠基,1987年元月將全國最大古碑“五禮記碑”殘塊由大街鄉雙台村遷入1987年8月,將原址11件碑刻遷入。
1988年11月至1989年5月將“五禮記碑”修復樹立。1989年改名為“大名縣石刻博物館”。1996年9月在全縣徵集碑刻40餘件,建主北廊二十五間。
1997年至2004年陸續徵集碑刻90餘件。2002年“石刻博物館”列入“縣城建十大工程”之一,投資二百餘萬元,進行了圍牆翻修、大門修建、辦公室、展室及庫房共十間、東廊三十間、西廊二十九間及角亭、人工湖的工程建設。至此,石刻館現藏古代碑刻140餘件,現代書法碑刻60餘件,2002年正式對外開放。
建築布局
展覽以邯鄲石刻文化遺存為主題,以實物、圖片、圖表、拓片、文字、影像等為載體,以歷史發展脈絡為線索,系統反映了邯鄲地區自北朝至宋代石刻藝術。展覽共分4部分:北朝造像、隋唐造像、五代及宋造像、北朝刻經拓片。展廳面積600平方米,展出精品文物70餘件,石窟造像圖片86幅。其中以鄴城的漢白玉造像、常樂寺的紅砂石造像最為精美。
邯鄲石刻藝術源遠流長,早在8000年前,磁山先民就創造了石磨盤、石磨棒等原始石刻藝術形態。邯鄲境內至今還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漢代“群臣上醻”和“趙國易陽南界”刻石。北朝時期鄴城一度成為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響堂石窟和眾多的單體石造像,創造了佛教造像藝術的“北齊樣式”,對隋唐以後造像藝術影響深遠。
採用古今結合之建築特點,大門為現代的四基垛黑石面格局,展廳、庫房及辦公用房為磚、木、水泥混合結構仿古建築,頂為灰瓦卷棚頂,門窗為花棱、玻璃。碑廊及涼亭均為水泥仿木結構長廊,頂為雙坡琉璃瓦。
藏品特點
集碑刻、墓誌、石雕、石構件保護、殿覽為一體的石質雕刻,充分展現大名發展歷史,見證大名盛衰,用文字記錄下來的一個載體,充分體現古代的軍事、文化、民風民俗,為補證史料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同時也為文字及書法研究提供了證物。
現有陳列
北廊主要陳列自唐至民國各時期碑刻二十五件,東廊北端為碑刻11件,墓誌38方,西廊為大名籍現代書法家書寫大名典故、史料及說明碑60餘件。館內中心樹立“五禮記碑”,地面散放碑刻、石雕等20餘件,因資金條件限制,展廳記憶體放小件墓誌沒有布展。
影響地位
石刻博物館以古代碑刻為依託,古代石質構件、工藝品為輔助,不斷徵集新出土文物,充實新內容,為帶動旅遊做好龍頭,該館所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以其獨特的碑刻優勢,使人直觀的了解歷史,通讀大名各個歷史時期重大事件。碑刻多種多樣,類型豐富,使各階層人士都能欣賞,各行業記載均在此找到出處和答案。石刻博物館的開放將給文物的保護和利用提供了一個新模式。
周邊環境
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西距215省道1.5公里,東沿三順公路至106國道6公里,四周為平原地帶,北鄰為農機學校及棉紡廠,東鄰為五里屯公路養護站。
重要碑石
中國最大的古碑“五禮記碑”
朱熹寫經碑
參觀信息
縣城東7華里孔莊村北三順公路北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