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工程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工程

"er

實驗簡介

中微子共有三種,是組成物質世界的十二種最基本粒子中性質最為特殊,被了解得最少的。它不帶電荷,幾乎不與物質相互作用。長期以來,人們認為中微子沒有質量,而且跟DNA只有右鏇一樣,只存在左鏇中微子,從而導致了微觀世界的左右不對稱。
中微子震盪
最近的物理研究表明中微子具有微小的質量。1998年,日本的超級神崗實驗(Super Kamiokande)以確鑿的證據發現中微子存在振盪現象,即一種中微子在飛行中可以變成另一種中微子,使幾十年來令人困惑不解的太陽中微子失蹤之迷和大氣中微子反常現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釋。中微子發生振盪的前提條件就是質量不為零和中微子之間存在混合。2001年,加拿大的SNO實驗通過巧妙的設計,證實丟失的太陽中微子變成了其它種類的中微子,而三種中微子的總數並沒有減少。同樣的結果在KamLAND(反應堆)、K2K(加速器)這類人造中微子源的實驗中也被證實。Super-K實驗與Homestake太陽中微子實驗於2002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中微子振盪的原因是三種中微子的質量本徵態與弱作用本徵態之間存在混合。中微子的產生和探測都是通過弱相互作用,而傳播則由質量本徵態決定。由於存在混合,產生時的弱作用本徵態不是質量本徵態,而是三種質量本徵態的疊加。三種質量本徵態按不同的物質波頻率傳播,因此在不同的距離上觀察中微子,會呈現出不同的弱作用本徵態成分。當用弱作用去探測中微子時,就會看到不同的中微子。
中微子振盪示意圖。一個電子中微子具有三種質量本徵態成份,傳播一段距離後變成電子中微子,繆中微子,陶中微子的疊加。
中微子的混合規律由六個參數決定(另外還有兩個與振盪無關的相位角),包括三個混合角q12、q23、q13,兩個質量平方差Dm21、Dm32,以及一個電荷宇稱相位角dCP。通過大氣中微子振盪測得了q23與|Dm32|,通過太陽中微子振盪測得了q12與Dm21。在混合矩陣中,只有下面的兩個參數還沒有被測量到:最小的混合角q13、CP破缺的相位角dCP。測得的q13的實驗上限是:sin2q13<0.17 (在Dm31 = 2.5×10eV下),由法國的Chooz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給出。

大氣中微子振盪

|Dm32| = 2.4?10 eV

sin2q23 = 1.0

太陽中微子振盪

Dm21 = 7.9?10 eV

tanq12 = 0.4

反應堆/長基線中微子振盪

dCP 未知

sin2q13 < 0.17

q13的數值大小決定了未來中微子物理的發展方向。在輕子部分,所有CP破缺的物理效應都含有因子q13, 故q13的大小調控著CP對稱性的破壞程度。如果它是如人們所預計的sin2q13等於1%~3%的話,則中微子的電荷宇稱(CP)相角可以通過長基線中微子實驗來測量,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現象可能得以解釋。如果它太小,則中微子的CP相角無法測量,用中微子來解釋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的理論便無法證實。q13接近於零也預示著新物理或一種新的對稱性的存在。因此不論是測得q13,或證明它極小(小於0.01),對宇宙起源、粒子物理大統一理論、以及未來中微子物理的發展方向等均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實驗數據圖
q13可以通過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或長基線加速器中微子實驗來測量。在長基線中微子實驗中,中微子振盪幾率跟q13、CP相角、物質效應、以及Dm32的符號有關,僅由一個觀測量實際上無法同時確定它們的大小。而反應堆中微子振盪只跟q13相關,可以乾淨地確定它的大小,實驗的周期與造價也遠小於長基線中微子實驗。從Reines和Cowan第一次發現中微子到第一次在KamLAND觀測到反應堆中微子振盪,在這50多年歷史中,反應堆中微子實驗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最近的Palo Verde、CHOOZ、以及KamLAND幾個實驗的成功,給未來的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基礎,使q13的精確測量成為可能。
反應堆中微子振盪幾率與離反應堆距離的關係。圖中列出了過去重要的反應堆實驗,以及大亞灣中微子實驗中近探測器與遠探測器所在的位置(紅三角形)。

項目簡介

中國廣東省大亞灣地區的大亞灣核電站與嶺澳核電站是進行這一實驗的最佳場所。首先是功率大,能夠提供強的中微子流;其次是緊臨高山,適合建立地下實驗室以禁止宇宙射線對實驗的干擾。在全世界的反應堆中,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的極為少見。
大亞灣在深圳市區以東約50公里,在香港東北約55公里。大亞灣核電站與嶺澳核電站相距約1公里,至2010年共有四個反應堆,每個核電站各兩個,總熱功率為11.6GW,世界排名第十。2010年與2011年嶺澳二期的兩個反應堆將分別開始發電,屆時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的反應堆群。緊靠反應堆即有較高的山,在距反應堆300到500米外,山高達到100米以上;在距反應堆約2公里(振盪極大值)處山高約400米。山體由整體的花崗石構成,很適於隧道開鑿和建立較大的地下實驗室。
工程地址示意圖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的目標是將sin2q13測量到0.01或更高的精度,這比上面提到的CHOOZ給出的靈敏度高了一個量級以上。實驗利用電子反中微子在大型液體閃爍體探測器中的反β衰變反應來測量反應堆中微子。比較遠近探測器測得的中微子通量和能譜,就可以知道中微子是否發生了振盪,進而確定振盪參數q13。如果存在振盪,在遠探測器看到的中微子通量將比預期要少;同時,由於不同能量的中微子振盪幾率不一樣,測得的能譜將發生有規律的變形。反β衰變反應是電子反中微子被氫核俘獲,生成一個正電子和一個中子。中微子的能量幾乎全由正電子帶走,在液體閃爍體內有1MeV~8MeV的能量沉積。生成的中子經慢化後在液體閃爍體中摻雜的釓元素上被俘獲,以伽馬光子的形式放出約8MeV的能量,比正電子信號平均慢30微秒。正電子信號與中子信號在能量與時間上的符合可以乾淨地辨認出中微子與其它本底。其間最嚴重的本底干擾來自於宇宙線,因此需要儘量將探測器置於較深的地下。
由於大亞灣有兩個反應堆群,需要兩個近探測器分別對它們進行測量。大亞灣近點探測器距離反應堆約360米,嶺澳近點探測器距反應堆約500米,遠探測器離大亞灣反應堆1900米,離嶺澳反應堆1600米。還有一個中點實驗站也可放置探測器進行測量,以改變實驗的系統誤差,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實驗站之間用水平隧道相連,可以方便地在不同實驗站之間移動探測器。從隧道入口處到大亞灣近點實驗站則採用有坡度的隧道,以將探測器置於更深的地下,減小宇宙線本底的影響。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的布局示意圖。圖中六個藍圓點為反應堆,黃線為隧道,黃色的圓柱體為中微子探測器。
大亞灣核電站在廣東省深圳特區龍港行政區大鵬鎮,其北面群山環繞。地理位置為東經11433'00",北緯2236'00"。
大亞灣核電站靠近香港和深圳這兩個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以及惠州這箇中型城市。按直線距離計算,深圳位於核電站西部45公里處,香港則在西南方向55公里,北部10公里處為惠州-大亞灣經濟開發區。1979年之前,深圳只是一個邊陲小鎮,而今則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擁有超過700萬的人口,多家國際跨國公司的亞洲總部都設在此,同時它也是中國南方的經濟中心和旅遊熱點。深圳在國內所有城市中GDP排第四,財政收入占第三,中國第二大貨櫃港,連續七年進出口總量為全國第一(達全國總量的七分之一)。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中國四家最大的機場之一和中國南部的空運港中心。
大亞灣核電站的地理位置圖
實驗點方圓15公里之內沒有鐵路。大亞灣核電站和大鵬鎮間的公路是12米寬的二級公路。大鵬鎮和深圳香港廣州均有一級公路或高速公路相連。
大亞灣附近有兩條海運線,一條在東岸,另一條在中央列島的西岸。殼牌石油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公司聯合資投資43億美元興建的南海石化的油輪使用的是東線。惠州港位於實驗點北方13公里處 荃灣半島上。兩個萬噸級碼頭也在1989年建成。其功能包括輸運乘客、貨物、建築材料以及石油產品。這些運輸船使用的是西線。西線到實驗點的距離是6公里。兩個分別只有3000噸和5000噸容量的碼頭也在建造大亞灣核電站的同時得以建成。
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都各有兩個相隔88m的核反應堆,兩核電站兩反應堆的中心點相隔1100m,每個反應堆的熱功率為2.9GW,故現有的總功率為11.6GW。在嶺澳和大亞灣連線的東北方向延長線上400m處將建造第三個核電站——嶺澳二期電站,將新增兩個熱功率各為2.9GW的反應堆。嶺澳二期工程預計將在2011年建成。屆時大亞灣——嶺澳——嶺澳二期全部運行,總熱功率將達17.4GW。

定位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是一個由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支持的大型基礎科學研究項目,並有來自美國、俄羅斯、捷克、中國台灣、香港等五個國家和地區的經費支持和科學家參加,是我國基礎科學領域目前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也是目前最大的與地方和企業合作的基礎科學研究項目。

建設歷程

2003年11月28-29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研討會在香港舉行,來自高能所、南京大學、台灣大學、台北中研院物理所,美國LBL、SLAC、休斯頓大學、依利諾依大學、衣阿華大學等單位的代表共30多人參加了會議。27日來自海外的會議代表考察了大亞灣核電站。與會代表認為大亞灣核電站在目前國際上正在討論的十幾個候選者中是最適合做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的。會議認為高能所代表提出的探測器設計和實驗方案有其獨特之處,可以作為一個候選方案。由於這個實驗要求的精度達到0.5%左右,頗具挑戰性,必須認真研究設計方案,不斷深化和細化,並儘早開展預研工作。 
2004年1月17-18日,第二次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國際研討會在高能所舉行。來自中科院理論物理所、中國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原子能研究院、清華大學、鄭州大學、廣東肇慶學院、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衣阿華大學、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加拿大TRIUMF等單位的60餘名中外物理學家參加了會議。會議討論了在大亞灣進行中微子實驗合作的可能性和方式。與會國內外科學家都表示了強烈的合作願望。美國科學家強調,實驗地點的選擇是這類實驗競爭力的關鍵。鑒於這一實驗的重大意義,要做就應當選擇世界上最合適的地點,儘快啟動,早日建設,早日獲取數據,並表示要爭取建立合作關係,在適當的時機爭取美國政府科研主管部門對該實驗探測器的建造做出重要貢獻。會議希望科技部、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能儘快與美國能源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溝通,討論在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進行合作的可能性,爭取此項目的成功。於此同時,高能所啟動了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的預研工作。
2004年9月17號,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的所有者中國廣東核能集團(CGNPG)在給中國科學院的正式答覆中,同意高能物理研究所在核電站現場進行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的可行性研究。初步研究中完成了四種可選的連線近點、遠點地下實驗廳的隧道方案。一旦確定最終方案,對該實驗點更細緻的勘查將納入可行性研究之列。
2005年4月5-7日,以“中微子振盪與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為主題的第250次香山科學會議在北京召開(右圖)。會議討論了中微子振盪的理論與實驗現狀、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的科學意義、國際上的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的設計與方法等。與會專家認為,中國應該發展中微子物理;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是中國發展中微子物理的獨特機遇;國內技術、人才條件都已成熟;發展中微子物理要堅持以我為主;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的未來發展;大亞灣實驗在培養人才、發展高技術、促進地方基礎科學研究的作用。會議就如何開展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形成了若干共識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2005年4月25日,廣東核電集團復函高能所,認可高能所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的地質勘察契約與任務書,同意高能所在大亞灣現場進行工程地質勘察。
2006年2月13-15日,擴大後的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合作組大會在高能所舉行( 左圖)。參加會議的有來自高能所、原子能院、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以及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休斯敦大學、伊利諾衣大學、衣阿華大學、俄羅斯聯合核子研究所等十幾個研究機構的約60人。會議正式成立了合作組管理機構,根據國際慣例通過了合作組章程,成立了合作組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會議交流了國際上有關中微子實驗的現狀,討論了項目管理,各研究機構匯報了各自前期研究的進展,討論了今後的進度安排及研究計畫,並成立了數個合作研究工作組,以協調進度,加快項目的進展。
2006年4月10日,大亞灣實驗現場地質勘探通過專家評審,中科院批准了5千萬元實驗資金,標誌該項目正式啟動。
2006年8月15-16日,科技部基礎司在北京深圳主持召開了“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可行性論證會”。14位專家組成評審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查閱了相關資料,考察了大亞灣反應堆實驗現場,對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的科學意義給予充分肯定。專家組認為,總體方案先進可行,總經費約2.4億元人民幣,投資估算基本合理,同時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是以我為主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對於加強我國高科技領域的國際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議有關部門及早批准立項,儘快落實各方面經費啟動工程建設,爭取早出成果。
2006年9月29日,高能物理所和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簽署“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合作協定”。這一項目是目前中國本土開展的基礎科研領域最大國際合作項目,包括台灣大學、中央大學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在內,中國共有十三所大學和研究所的科學家參與,並有來自美國、俄羅斯、捷克等國科學家參加,其他一些國家參與合作也在討論之中。該實驗項目也是中美迄今最大的科技合作項目,總共投資兩點四億元人民幣中探測器建造費用一點六億元人民幣,美國能源部將承擔這筆費用的一半。
2006年11月18-20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合作組會議在高能所舉行。
2007年1月18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站土建配套工程涉及評審。由11位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根據“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站建設配套工程”的設計招標和投標檔案的各項指標要求,對各投標人投標檔案進行了認真評審,經總體分析、量化評價和單位實力及服務承諾等綜合分析比較,推薦了中標設計單位名單順序。
2007年1月4日,科技部正式批准“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立項(國科發基字〔2007〕1號檔案)。
2007年4月27-30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合作組第八次會議在高能所召開。會議總結了各系統的工作進展,討論了關鍵技術問題,提出了下次合作組會之前必須完成的關鍵任務。會議還討論了工程建設及實驗運行中的安全保障問題。會議同意接收山東大學為合作組成員。大亞灣合作組的合作單位增加到34個。
2007年8月1日至3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第九次會議在高能所召開。2007年是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關鍵的一年,要完成土建設計、土建工程開工、實驗設計最後方案定型,並進入工程建造階段。會前,召開了為期四天的實驗設計內部評審會,工程各系統的前期工作在評審會上得到了專家的審議,為合作會取得圓滿結果奠定了基礎。會議聽取了各分系統的工作匯報,針對實驗設計中的不同意見、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推動了設計方案的定型。
2007年10月13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在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破土動工。
2007年12月13-17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第十次會議在高能所召開。
2007年12月19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973計畫”中期總結會在高能所召開。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領導參加了會議。來自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原子能研究院、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等單位專家組成的評議組對項目進展進行了評議(右圖)。會議聽取了項目全面總結報告,以及中心探測器、反符合探測器、現場數據獲取系統和物理分析平台等四個課題的中期總結報告。評議組認為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進展順利,基本按計畫進行,預期能夠圓滿完成任務。
2007年12月29日,國家核安全局發文批准了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站土建配套工程施工爆破方案。
2008年1月8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通過科技部基礎司組織的中期評估(左圖)。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總結報告”和“項目研究計畫調整方案報告”。專家組認為:該項目的工程設計已基本完成,基本建設部分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進行了土建和通用設備招標,已於2007年10月13日正式開工。中方負責的探測器已準備或已開始生產,其中中心探測器的不鏽鋼外罐和液體閃爍體已完成了工程設計,部分進行了招標,即將簽訂契約進行生產;反符合探測器的RPC已開始生產,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已完成設計,即將開始建造;現場數據獲取系統和物理分析平台較好地完成了前兩年的任務。總體看,項目進展順利,預期能夠圓滿完成任務。
2008年1月8-10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通過美國能源部CD-2/CD-3a評審。會議在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舉行,按照美國能源部的項目評審流程,需要經過CD-0到CD-4五個階段的評審。CD-0、CD-1的評審已經先後順利完成。此次CD-2(Critical Decisions-2)評審是評估項目是否在技術、經費、 進度計畫、管理方面是否完成了開工建設的準備工作,是系列CD評審中最關鍵的,通過CD-2評審後,項目即可開工建設。由於項目的分工與接口明確,評審主要針對美方負責的部分,僅詢問了少數與中方密切相關的部分。
2008年1月28日,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就“關於合作建設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並提供經費支持”的協定簽訂儀式在深圳舉行。根據協定,中廣核集團將為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試驗項目提供實驗場地,並由嶺澳核電有限公司承擔部分項目研究經費,全面參與項目的合作。該協定開創了我國大型國有企業資助和支持國家大型基礎研究實驗項目的先河,將進一步加強中廣核集團與中國科學院的戰略合作,體現中廣核集團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科技創新工作的國際化視野。
2008年2月19日,土建配套工程開始爆破作業。

研究機構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是一個在中國本土進行的,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大型國際合作項目,是中美兩國目前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之一,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國家基金委、廣東省深圳市、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和美國能源部、香港台灣捷克俄羅斯共同支持。中國科學院為該項目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為項目的建設單位,並成立專門的工程指揮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工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工程指揮部組織結構
程指揮部,其組織結構圖如下:
合作單位分布圖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合作組由全球六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家科研單位,約250名研究人員組成。
  • 布魯克海汶國家實驗室, 紐約州, 美國 (22人)
  • Wanda Beriguete, Mary Bishai, Ralph Brown, Chellis Chasman, Milind Diwan, Jim Frank, Ron Gill, Robert Hackenburg, Richard Hahn, Sunej Hans, Liangming Hu, David Jaffe, Steve Kettell, Kelvin Li, Laurence Littenberg, Charles Pearson, Richard Rosero, Brett Viren, 王喆, Lisa Whitehead, 葉銘芳, 張洪山
  •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 中國 (5人)
  • 鄧景珊, 郭新恆, 黃明陽, 王乃彥, 肖華林
  • 加州理工大學, 加利福利亞州, 美國 (6人)
  • Robert Carr, Dan Dwyer, 劉江來, Robert D. McKeown, Raymond Hei-Man Tsang, Fenfang Wu
  • 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 中國 (4人)
  • 葛良全, 姜海靜, 賴萬昌, 林延暢
  •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 深圳, 中國 (2人)
  • 孫吉良, 張一心
  • 查爾斯大學, 布拉格, 捷克 (4人)
  • Rupert Leitner, Viktor Pec, Bedrich Roskovec, Vit Vorobel
  • 原子能研究院, 北京, 中國 (6人)
  • 候龍, 黃翰雄, 聶陽波, 阮錫超, 王朝輝, 周祖英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中國香港 (8人)
  • 陳瀟聰, 朱明中, 關鍵強, 郭文偉, 劉北江, 陸永康, 顏思遠, 黃冠棋
  • 東莞理工學院, 東莞, 中國 (3人)
  • 康莉, 李儀, 楊雷
  • 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 莫斯科, 俄羅斯 (4人)
  • Olshevski Alexandr, Yuri A. Gornushkin, Dmitry Naumov, Igor Nemchenok
  • 喬治梅森大學, Fairfax, 美國 (1人)
  • Philip Rubin
  • 香港大學, 香港, 中國香港 (8人)
  • 鄭廣生, 郭天能, 李嘉碧, 梁乾莊, 柳皓, 倪浩然, 潘振聲, 唐啟邦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 北京, 中國 (55人)
  • 安豐鵬, 白景芝, 曹俊, 常勁帆, 陳和生, 戴雄新, 鄧子艷, 丁雅韻, 付金煜, 關夢雲, 何苗, 衡月昆, 胡濤, 季曉璐, 蔣文奇, 李飛, 李金, 李秋菊, 李衛東, 李小波, 李小男, 劉金昌, 路浩奇, 陸衛國, 馬烈華, 馬秋梅, 馬驍妍, 馬宇倩, 盛華義, Soeren Jetter, 孫功星, 唐曉, 王靈淑, 王玲玉, 王萌, 王瑞光, 王貽芳, 王錚, 王志剛, 王志民, 溫良劍, 向海生, 邢志忠, 徐吉磊, 楊長根, 葉梅, 占亮, 張家文, 張書華, 張銀鴻, 張智勇, 趙豫斌, 周莉, 朱科軍, 莊紅林
  • 伊利諾依工學院, 伊利諾依州, 美國 (5人)
  • Brandon Seilhan, Jeff Terry, Yagmur Torun, 白勇, 吳群
  • 衣阿華州立大學, 衣阿華州, 美國 (2人)
  • Kerry Whisnant, 楊炳麟
  • 卡恰托夫研究所, 莫斯科, 俄羅斯 (1人)
  • Vladimir Vyrodov
  •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加利福利亞州, 美國 (14人)
  • Bill Edwards, Matt Hoff, John Joseph, Jason Lee, Charles Leggett, 李南央, 林政儒, Pedro Ochoa, Simon Patton, Mary Stuart, Craig E. Tull, Steve Virostek, 鍾瑋麗, Sergio Zimmerman
  • 南開大學, 天津, 中國 (2人)
  • 李學潛, 徐曄
  • 國立交通大學, 新竹, 中國台灣 (6人)
  • 陳志榮, 胡貝禎, 李峰旭, 林貴林, 羅令威, 葉永順
  • 南京大學, 南京, 中國 (6人)
  • 陳申見, 付在偉, Gong Guobin, 黃品文, 李丕誼, 祁鳴
  • 國立台灣大學, 台北, 中國台灣 (3人)
  • 何文雄, 何泰祥, 熊怡
  • 國立聯合大學, 苗栗, 中國台灣 (4人)
  • Simon Blyth, 張昀, Ming-Huey Alfred Huang, 王正祥
  • 普林斯頓大學, 普林斯頓, 美國 (3人)
  • 賀青, Changguo Lu, Kirk McDonald
  • 萊塞拉爾理工學院, 紐約州, 美國 (4人)
  • John Cummings, Johnny Goett, Jim Napolitano, Paul Stoler
  • 山東大學, 濟南, 中國 (4人)
  • 黃性濤, 焦健斌, 張健, 祝成光
  • , , 美國 (1人)
  • John Cummings
  •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東川路800號, 郵編:200240, 中國 (3人)
  • 季向東, 劉江來, 倪凱鏇
  • 深圳大學, 深圳, 中國 (3人)
  • 陳羽, 牛憨笨, 牛麗紅
  • 清華大學, 北京, 中國 (5人)
  • 陳少敏, 龔光華, 宮輝, 邵貝貝, 薛濤
  • , , 美國 (1人)
  • Randy Johnson
  • , , 美國 (2人)
  • 陸錦標, Herb Steiner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加利福利亞州, 美國 (5人)
  • Vahe Ghazikhanian, 黃煥中, Steve Trentalange, Oleg Tsai, Chuck Whitten
  • 休斯頓大學, 德克薩斯州, 美國 (6人)
  • Kwong Lau, Logan Lebanowski, Shih-Kai Lin, Bill Mayes, Cullen Newsom, Larry Pinsky
  • 伊利諾依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伊利諾州, 美國 (4人)
  • Ry Ely, 魏華佳, 彭仁傑, Chris Polly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 中國 (5人)
  • 安琪, 梁昊, 張一純, 張子平, 周永釗
  • 維吉尼亞理工學院, 弗吉利亞州, 美國 (8人)
  • Eric Christensen, Joseph Hor, Patrick Huber, Jonathan Link, 孟月, Deb Mohapatra, Jo Ellen Narron, Leo Piilonen
  • 威斯康星大學, 威斯康星州, 美國 (12人)
  • A. Baha Balantekin, Henry Band, Jeff Cherwinka, Farshid Feyzi, Lee Greenler, Darrell Hamilton,Karsten M. Heeger, Christine Lewis, Bryce Littlejohn, Michael McFarlane, 王為, Thomas S. Wise
  • 中山大學, 廣州, 中國 (1人)
  • 李志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