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青木香5分,雞舌香5分,沉香5分,升麻5分,藿香3分,犀角(屑)3分,吳茱萸3分,桂心3分,麻黃3分,甘草(炙)3分,熏陸香4分,細辛2分。
加減
若嗇嗇惡寒,加附子中形者1枚(炮令坼,八破用)。
來源
《外台》卷二十三引《崔氏方》。
主治
毒氣,苦肌肉中腫痛,結脈寒熱,如瘰癧,痛不可近,急者數日殺人,苦心煩悶。
用法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分3服,不愈複合。急者,便當急速與湯,並以滓薄腫脈上。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四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