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大一中架構的內容,是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2014年5月27日發表的《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中提煉出來的。2014年5月27日上午,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和前台“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在台北喜來登飯店提出處理兩岸問題的五原則,主張“尊重現狀、不改變現狀”,並以“大一中”架構作為兩岸現階段的“過渡方案”。其主要內容是:一,尊重現狀,不片面改變現狀。二,現狀是:兩岸自1949年起,即已並存於世,而且雙方政府已從“交戰政府”轉為“分治政府”。三,建議用“大一中架構”取代原有“一中原則”,才能符合現狀,邁向和解之路。四,“大一中架構”意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以共識解決處理雙方關切的事務,作為兩岸現階段的過渡方案。五,在“大一中架構”之下,雙方應消除敵對共同維護本地區的和平與安全。除施明德與蘇起外,“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的共同聯署人還包括前台灣海基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焦仁和、前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前台陸委會負責人陳明通、前台“外交部長”程建人、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等人。
相關分析
施明德等人認為,應該用此種“大一中架構”來取代“一中原則”,以更為緩和的方式來讓兩岸更加融合。按照台灣發起者的出發點認為,“大一中”是為了鼓勵國民黨和民進黨就兩岸議題展開對話,希望促成台灣內部團結,不過這樣一種“大一中架構”,卻在解決台灣內部問題的同時,違背了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原則。細觀“大一中架構”內容,不少地方和“一中原則”以及“九二共識”不相符,例如大一中認為,台灣地區和大陸雙方均享有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權力,同時台灣擁有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常關係的權力。
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在解讀大一中構架時提出,這一種構架事實上是虛化、淡化、弱化了“一中框架”,同時違背了“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
官方回應
馬英九
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總統府”發言人殷瑋27日稱,馬英九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國台辦
2014年5月28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就施明德等人提出所謂的“大一中架構”回應記者提問,他指出,海峽兩岸雖然尚未統一,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記者在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問發言人: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等人提出所謂的“大一中架構”,作為現階段的兩岸過渡方案,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指出,我們注意到了相關報導。海峽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
馬曉光表示,我們希望台灣各界人士在符合上述原則的基礎上,探索化解兩岸政治分歧,提出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該記者還問到:蔡英文再次當選民進黨主席,而綠營內部有很多聲音希望蔡英文對兩岸政策作出積極調整,請問發言人對此如何評論?
馬曉光回應說,我們對民進黨的政策立場是一貫的,而且多次作了重申,大家都很清楚。
相關評論
針對“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廈門大學台研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指出,這是在台灣內部跨越藍綠,為兩岸問題尋找“解套”之路,方向上看是對的。在長期沒有共識的台灣政壇,內部整合很有必要。但施明德等人所宣導的“大一中架構”,只能說是“一中原則”的延續或是補充,若用“取代”處理,邏輯上就是錯的。分析“五個原則”的內容,陳先才認為,施明德等人是想套用歐盟整合的理念來處理兩岸,可歐盟整合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而兩岸始終都是一個國家,只是沒有完成統一,因此,單純借鑑歐盟模式在兩岸不可行。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征接受訪問,針對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等人27日提出“大一中架構”及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表示看法。她分析“大一中架構”根本就是虛化“一中”,實化“台獨”或“獨台”。張麟微表示,她完全不贊成施明德這些人的說法,因為這些人的主張,等於是要維持現狀,基本上就是改變法律狀態嘛!說現在兩岸不是內戰了,而是分治了。她指出,這個“大一中架構”應該是被虛化、掏空的“一中架構”,因為這個“大一中架構”不是完整的國際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