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經過
胖乎乎、紅撲撲的面龐,略帶微笑,身穿紅色的花棉襖,走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這個名叫“夢娃”的小女孩的身影。她通過“講文明樹新風——中國夢·夢系列”公益廣告為人所熟知,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過目難忘。“創作‘夢娃’,只是想傳達出對未來美好的嚮往……”夢娃的原創者、天津市泥人張彩塑工作室高級工藝美術師林鋼告訴記者。
影響夢娃走上天安門廣場
2013年,一系列以中國民間藝術形式詮釋的“講文明樹新風——中國夢·夢系列”公益廣告作品悄然出現在全國各地。通過公益廣告,“夢娃”的身影出現在公園、文化廣場、公共汽車站、機場、商場甚至天安門廣場,一身紅裝的她成了公益廣告的“代言人”。今年年初,“夢娃”還“動”了起來,以動態視頻的形式與人們見面。
原型採風偶遇農家小女孩
“其實,‘夢娃’這個作品形象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深入我心。”林鋼說,“當時,我們去河北省興隆縣半壁山鎮深入生活,住在老鄉家裡採風。一天,我正在屋外塑像,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坐在炕上,從窗戶里向外望,這個情景一下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了。她就是‘夢娃’的原型。”
2000年左右,林鋼開始正式創作“夢娃”。後來,中央文明辦、中國網路電視台來挑選素材時,選中“夢娃”,決定用她來做公益廣告。
創作神情充滿了美好嚮往
“開始創作‘夢娃’時,作品只有20厘米高,臉上的表情和眼神單純而充滿想像,表現出對未來的美好嚮往。”林鋼說,“確定‘夢娃’為‘中國夢’代言後,作品的高度被提高到50厘米。”
“夢娃”的個子一下子增加了1倍多,要求做工更加精細。“放大作品後,‘夢娃’臉部的結構、眼神、微笑的表情都需要著重刻畫和雕琢,頭髮的雕琢也更加寫意。”林鋼說。
完成3個多月做出大號夢娃
“20厘米高的‘夢娃’創作用了1個月左右的時間,而50厘米高的大‘夢娃’共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才創作完畢。其中,捏泥人大概用了1個月,然後晾乾,放入窯里燒,再經過修正,最終上色完成。”林鋼說,如今“夢娃”家喻戶曉,他感到很高興,“我今年55歲了,18歲來到泥人張工作室,至今已經獨立完成了數十件成熟、完整的原創作品,‘夢娃’可以說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之一。中國夢的主旨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其實,每個人都有夢想,而每個人的夢會聚起來就是我們的中國夢。”
發現“夢娃”
2013年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六部委的部署下,包括中國網路電視台在內的五家中央媒體成立了公益廣告中心,開始搞公益廣告的創作。因為前期工作進展不是很順利,為了拓展思路,在中國網路電視台總經理汪文斌帶隊下,創作團隊來天津考察。
邱純說:“考察中,我們發現泥人張裡面有很多泥塑作品非常好,大部分都是充滿時代氣息的,跟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剃頭、烙餅、賣糖葫蘆、小孩給老人捶背等。”在眾多作品中,一個紅衣服的泥娃娃一下子引起創作人員的注意,“因為她的眼神特別的純真,夢幻一樣的。領導就說‘你看這個泥娃娃的眼神,多像在做夢啊,她做的不就是中國夢嗎!’我們有人接了一句‘我的夢’,當時我們團隊一下子就開竅了,馬上定下來公益廣告的主題‘中國夢—我的夢’。當時的感覺就是如獲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