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草本,高5-25厘米,全株帶紅色至橙黃色;根莖塊莖狀,常分枝,直徑2-3.5厘米,表面有縱紋,密被顆粒狀小疣瘤並疏生帶灰白色的星芒狀小皮孔;花莖深紅色,長2.8-8厘米,直徑5-10毫米;鱗苞片4-12枚,卵狀長圓形,在花莖下部的旋生,在花莖上部的互生,有時呈卵形,長約2厘米,寬1-1.2厘米,頂端略圓形。花雌雄異株(序);雄花序圓柱狀,長12-15厘米;雄花兩側對稱,花被裂片6,開展,直徑約1厘米,兩側裂片三角形至卵形,頂端尖,上下兩裂片長圓形,頂端截形,長3-4毫米,寬2(-2.5)毫米;聚葯雄蕊近圓盤狀,中央呈臍狀突起,直徑4-5毫米,花葯短裂,分裂為20-60小藥室;雌花序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2-3厘米;子房呈伸長的卵形,基部漸狹或近圓柱形,花柱絲狀;附屬體倒圓錐形或近棍棒狀,長7-8毫米,寬約4毫米。花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產於西藏、雲南、四川、湖北、廣西、廣東。生於海拔1000-2500米密林下。尼泊爾、印度、緬甸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地區。
生境 | 生境: 常綠闊葉林或苔蘚林下, 常綠闊葉林中, 杜鵑林下, 寄生, 寄生於殼斗科樹上, 寄生於錐栗、杜鵑根上, 林中濕潤地 , 密林中, 山坡闊葉林中, 山坡林中, 山坡林中陰地, 苔蘚林中, 竹灌叢中, 竹林中 |
海拔下限 | 600 |
海拔上限 | 2700 |
是否中國特有 | 否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外分布 | 緬甸 |
國內分布 | 福建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海南省, 廣東省, 廣西自治區, 重慶市, 四川省, 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 |
分布範圍
國外:緬甸
國內:福建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海南省, 廣東省, 廣西自治區, 重慶市, 四川省, 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
主要價值
【異名】土蓯蓉、通天蠟燭(《廣西藥植名錄》),木菌子(《海南植物志》)。
【來源】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株。
【採集】秋季採收。
【功用主治】滋陰補腎。
治血虛,出血,淋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
檀香目百科
檀香目,為多年生草本、灌木或喬木。包含鐵青樹科(Olacaceae)、檀香科、桑寄生科、槲寄生科、蛇菰科(Balanophoraceae) 等10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