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態特徵
多線南蜥屬於石龍子科,其體型粗壯四肢短胖,頸部不明顯,外耳孔外露,尾巴細長呈圓柱形,容易自割與再生,尾
巴長約為身體長的1.5倍。它們身體背部鱗片粗糙有光澤,每一片鱗片具有3條明顯的棱脊。雌、雄蜥在體色和斑紋上具有明顯的二型性,雄蜥身體背部為黃褐色,頸側和體側有黃色或橘色的寬斑紋,而雌蜥背部上有多條斷續的黑色縱紋,體側則帶有黑白相間的斑點。
物種分類
爬行類→蜥蜴目→石龍子科→多南蜥屬
生活習性
多線南蜥適應環境能力極強,即使污染和過渡開發的環境也常可見到,會游泳和潛水,比起台灣原生的長尾南蜥和其它種類的石龍子明顯占有優勢。胎生一次可產下4-9隻幼蜥。
由於多線南蜥不挑棲息地、不需要冬眠,且雜食性什麼都吃(魚飼料也搶著吃)連較小型的蜥蜴也會成為它捕食的對象。
分布情況
多線南蜥原分布於印度、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高棉、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群島、紐幾內亞等地, 1992年由日本學者在高雄發現以來,已迅速擴散,目前已散布在台南到屏東、小琉球等地。推測可能隨原木或貨物進入台灣的。
繁殖
卵胎生,每產仔5-7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