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外顯學習是有意搜尋或把規則套用於刺激物領域的學習。在外顯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的學習行為受意識的控制、有明確目的、需注意資源、要作出一定的努力。
內隱學習與外顯學習的區別
1.內隱學習是自動的,外顯學習是意志努力的。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都屬於學習這一知識獲得的範疇,同在學習這個上位概念之下,自動性為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的區分提供了最直接的標準。自動性主要是指知識的獲得是無意識的。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在自動性上的區分意味著,外顯學習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有目的的,學習者自始至終意識到的;而內隱學習則是學習者意識不到的,沒有直接知識獲得目的。
2.內隱學習是穩定的,外顯學習是易變的。內隱學習從學習過程到學習結果都是穩定的,不易受其他內外因素的影響;而外顯學習則會有不同的學習效果,與之相比內隱學習的穩定性表現在:較少受到神經系統損傷的影響;年齡因素對內隱學習影響不大;內隱學習具有較小的個體差異和總體變異;內隱學習較少受到分心任務的影響。
3.內隱學習是抽象性的,外顯學習是表層的。也就是說,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在最終獲得的知識方面存在差異:在學習情景十分複雜的情況下,如人工語法,人們通過外顯學習難以從刺激複雜結構中發現背後真正的規則,往往會停留在表面層次,因而獲得的知識在抽象度上處於較低狀態;而在內隱學習條件下,儘管人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並未意識到,學習獲得的規則知識也是說不清道不明難以外顯表達,但此時獲得的知識,是在學習階段接觸的所有刺激樣例基礎上進行的抽象提煉,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內隱學習與外顯學習的聯繫
1.兩者都具有學習特異性。所謂學習特異性,即是指學習過程會對各種信息進行特異的編碼,導致對學習效果的測量依賴於學習和測量的情景、方式、上下文關係等因素的一致性。首先二者都具有遷移惰性,即當學習任務和測驗任務在不相匹配時,那么學習內容的提取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2.兩者都具有注意需求性。Johnston和Dord於1986年曾區分了注意的兩種含義:心理能量和選擇加工。前者是指注意過程不同於自動化的過程,它受到同時進行的各項任務所共享的中樞資源的限制;後者是指由外部刺激所激發,無需主動選擇。
3.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都需要一定的心理能量的支持,相比中,外顯學習對心理能量的閾限比較高,而內隱學習則可能在閾限較低,較少的心理能量下也能進行,表現為更多的自動性。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的發生都需要受到被試主動的選擇加工,只是外顯學習的要求更高,要求學習的各方面都納入注意範圍;而內隱學習則閾限較低,只要求內隱學習所容納的各種感知因素被納入注意選擇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