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外長城是漢武帝太初年間所修的長城,分布在今內蒙古西部、蒙古人民共和國南部。由東、西兩段聯接而成,東段稱”光祿塞”或”塞外列城”,西段稱”居延塞”。記載
《漢書‧武帝本紀》載:太初三年”遣光祿勛徐自為築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盧胊,游擊將軍韓說將兵屯之”。五原塞就是五原郡北境的長城,五原郡治今包頭市西,其北的塞垣即衛青所繕秦代故長城。”塞外列城”的起點在今烏蘭察布盟武川縣西部,與五原郡境的長城銜接。自此向西北伸出兩道並列的牆垣,經固陽縣北部、達爾罕茂明安關合旗西南,又過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北部,向西北伸出國界線,延伸於蒙古人民共和國南部。南面一道牆垣轉向西去,復轉南進入我國阿拉善盟,與居延塞聯結;而北面一道據說在蒙古境內一直伸向阿爾泰山中。同年,武帝又遣犟弩都尉路博德督修居延澤一帶的長城,即”居延塞”。居延澤在張掖郡居延縣境,也就是今內蒙古阿拉善盟額爾濟納旗內,其具體位置在額爾濟納旗駐地以東,並非今嗄順諾爾和蘇古諾爾所在地。路博所修的居延塞,漢代人又稱”遮虜障”。南起於今酒泉以北金塔縣與河西長城相接,沿金塔附近小河西岸走向東北,至鼎新(舊毛目縣)又沿弱水向北,繞過古居延澤之北轉向東北,穿過今中蒙邊界,同西來的塞外列城南線相接。居延塞和光祿塞構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統稱成”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