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江梨園公所

外江梨園公所

“外江梨園公所”位於潮州市區上水門街,始建年代未明,清光緒年間重修,當時是潮州地區外江各班和潮音藝人集會之所。

基本信息

歷史溯源

外江梨園公所外江梨園公所
“外江梨園公所”始建年代未明,是當時潮州地區外江戲藝人集聚的地方。外江戲是廣東漢劇的前身,據資料顯示,乾隆年間外江戲已進入嶺東地區,其中一條重要路線便是從贛南、經閩西,再至梅州地區的大埔、梅州市梅縣區。外江戲班在抵梅屬客家地區時,因為當地經濟不夠發達,繼而轉移到潮汕地區,並在潮汕地區達到興盛繁榮。“外江梨園公所”於清光緒年間重修,後因文革“十年動亂”,受破壞甚大,內石雕木刻,皆受損毀,逐漸衰敗荒落。近年收歸文物管理委員會管理,1987年被列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格局

外江梨園公所外江梨園公所
“外江梨園公所”面寬三間,縱深三進、斗拱抬梁式木結構屋架,12米寬,深度23米,整體建築甚為考究,精緻雅觀。大門匾額浮刻“外江梨園公所”六字,門樓檐下,嵌鑲雕刻,也甚雅致。門有左右有石鼓,全座分三進,一、二進有天進通廊,建造甚佳,尤以二座有如戲台構造,軒、廳、房三方緊湊成一整體。在外江梨園公所內現尚存有石碑刻七塊,銹刻昔日外江戲班如榮天彩、雙福順、老福順、老三多、新天彩及潮音老正興班等戲班藝人捐資興建修葺時間、芳名,碑文作楷書,鐫刻十分清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