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沈知白先生、陳洪先生、廖輔叔先生,這幾位在中國音樂(理論)界享有崇高威望、大名如雷貫耳的大師級學者,雖斯人已去,但影響長存。本集所收他們的論文和譯作,既反映出他們對相關西方音樂體裁和名作的關注,也表達了我們後人對他們的學術紀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沈知白先生作為學貫中西的大家,在解放後長期主持上音音樂研究室的工作,除親自從事相關西方音樂和中西音樂比較的研究課題之外,還發起並指導相關西方音樂理論著述的翻譯和引介,為奠定上音的外國音樂研究基礎、培養相關的音樂翻譯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縱觀本集中的研究文論,可看到類型和興趣之多樣與多元,這也反映出上音學術傳統兼容並蓄的特點。如,譚冰若先生在致力普及古典音樂研究與普及的同時,也傾力排除對流行音樂的誤解和偏見,其“流行音樂——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一文對流行音樂進行公正合理的評價,在當時曾引起很大社會反響。廖乃雄先生八十年代初留學德國,對國內音樂界打開視野、了解世界功不可沒,其“卡爾·奧爾夫及其兒童音樂教育體系”是當時國內最早引介奧爾夫教育體系的論文之一。羅傳開先生和趙佳梓先生長期注重日本及東南亞諸國的東方音樂研究,開當前正方興未艾的“世界音樂”研究潮流之先河。而作曲家則出於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學科的西方藝術傳統根源,往往主動介入外國音樂研究。楊立青先生的“現代音樂記譜法的沿革及其分類問題”一文,以歷史眼光通攝記譜法的沿革和當代新發展,既是對西方音樂史一個重要側面的梳理,也是對當代創作實踐的指導和反思。林華先生的“中國與西方傳統音樂的創作思維比較”,則全面剖析了中西兩種不同文化傳統制約下的音樂思維體制差異,既有巨觀的全景式思考,也不乏微觀的具體分析。
在西方音樂研究的中心區域(如作家研究、作品分析、音樂史風格研究等),上音的學者教授和相關校友被公認處於這些子學科領域的前沿地帶,並引領著相關學科發展的航向。沈鏇教授(論德彪西)、朱建教授(論潘德列次基)、孫維權教授(論中世紀複音音樂)、錢亦平教授(論迴旋曲)、王晡教授(論新的音樂分析方法)、范額倫教授(論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藝術)……本文集收入的他們的相關論文,以翔實的資料、紮實的分析和鮮明的論點,傳承和體現了上音最優良的學術傳統。而在改革開放之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學者,則在更為開放的平台與更為寬鬆的環境中,繼續並推進上音具有雄厚傳統的外國音樂研究事業。他們或是引入更具人文性和反思性的研究視角(楊燕迪論莫扎特,周凱模論西方音樂研究中的中國立場),或是探索以前少有人觸及的全新領域(谷文嫻論奧加農形成中語言的作用,陶辛論前調性時期音高的組織邏輯,孫國忠論前古典時期的音樂風格,彭永啟論柏格森與德彪西,王丹丹論音樂與詩歌),或是更加深入具體地剖析作家作品(方之文論勛伯格與斯特拉文斯基,何平論科普蘭,陳鴻鐸論利蓋蒂,梁晴論梅西安,鄒彥論貝爾格),顯示了更為活躍的思維態勢與更加開放的研究視野。
目錄
總序
前言
凡例
懷念齊爾品先生
義大利歌劇的起源(譯)
瑪勒和他的《塵世之歌》
談威爾第的歌劇《唐·卡羅斯》
與中國古典詩歌格律脈脈相通的西方傳統音樂
謝德林:死魂靈(譯)
流行音樂——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試論《廣島殉難者的悼歌》的音樂思維和結構特色
交響樂的起源:古典奏鳴曲(譯)
歌劇《囚徒》創作札記(譯)
浪漫主義魂兮歸來(譯)
普羅科菲耶夫:對三個橙子的愛(編譯)
東方音樂的風格因素
卡爾.奧爾夫及其兒童音樂教育體系
爪哇和巴厘島的佳美蘭音樂
歐洲多聲部音樂的早期發展——兼論中國多聲部音樂沒有充分發展的原因
德彪西的音樂語言
小提琴及其製作在16至18世紀初的發展
現代音樂記譜法的沿革及其分類問題
中國與西方傳統音樂的創作思維比較
從音樂分析到音樂學分析——20世紀音樂的音響存時分析法
迴旋曲作為體裁和迴旋性作為結構原則
文化·符號·語義·認知——納蒂埃《音樂與話語,關於音樂符號學》述評
論語言在早期奧爾加儂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雙S異同論——勛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之比較研究
科普蘭——美國音樂的象徵
德彪西音樂創作中的“藝術直覺”
中國人如何研究西方人的音樂歷史——研究者的再定位及其方法開拓
前古典時期的音樂風格問題
對話(譯)
利蓋蒂微復調寫作技法初探
漢斯·岑德的《歌曲集Ⅳ——十六聲部聲樂和器樂》(摘譯)
西方音樂前調性時期音高組織思維研究(緒論與結論)
莫扎特音樂的當代人文價值——在上海音樂學院第三屆(莫扎特)國際鋼琴大師班上的講演
序列與反序列:梅西昂《時值與力度的模式》
音樂與詩
簡析貝爾格鋼琴奏鳴曲(Op.1)的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