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632年 | 帕昭巴塞通國王修建 |
1801年 | 緬甸人入侵後攻陷被毀 |
1801年~1881年 | 荒廢階段 |
1881年~1896年 | 拉瑪四世王、五世王先後進行修復和大規模擴建 |
1896年 | 修建、擴建竣工 |
主要景點
天明殿
天明殿由華僑集資獻給拉瑪五世,1889年落成,為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式樣的木結構建築,全部材料和陳列品都是從中國運至,大殿為木結構雙層建築。殿門外有一龍翔鳳舞的浮雕大照壁,屋脊鑲著丹鳳朝陽和雙龍戲珠雕塑,左右兩端石柱上有石獅兀立。一層大殿紅色圓柱上,金色蟠龍穿雲駕霧繞柱而下,紅色的橫樑上,亦有金龍浮雕。大殿正中擺有御案寶座,這裡是國王會見文武百官、外國貴賓和舉行盛大儀式的場所。殿後是國王的寢宮,內置柚木龍榻。二層殿內有拉瑪五世用過的中國式龍床和拉瑪六世用過的中國式桌。供奉著用中文書寫的拉瑪四世、五世及皇后的靈牌。御書房內的國王寶座上方掛著兩位國王身穿中國清朝皇帝龍袍的巨幅畫像。殿內到處是瓷器花瓶和古玩珍品以及中國古書等。繁錦滿堂,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從藝術角度看,天明
殿可稱是泰國藝術的無價之寶
水上皇亭
緬甸式建築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座水上皇亭,是典型的泰民族的建築物。它建在一個人工湖中央的一座金碧輝煌的亭柵為中心,亭為典型泰式建築“三尖頂”式,亭尖如同一頂金色王冠,由數十根金色柱子撐起,矗立在漣漪的碧波之上,是挽巴茵行宮的標誌。
石橋
御湖中間橫跨一座石橋,橋兩側的石欄桿上,有4座大理石雕像,高約2米,是希臘神話中的女神——農神、海神、音樂神、愛神的雕像。湖畔四周為各式建築風格的宮宇、樓台、亭榭。湖的西北邊有一座古希臘式官殿,淡青色的宮牆與四周草木相映襯,巍峨又秀氣,此地原是拉瑪五世接待貴賓之地,裡面陳列有名貴的泰式壁畫、兵器和王家用品。
宮宇、樓台、亭榭
湖畔四周為各式建築風格的宮宇、樓台、亭榭,建築有泰國式、緬甸式、中國式、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型式及英國維多利亞式等。
歐式御花園
天明殿不遠處是一座歐式御花園,花園花草設計成不同的圖案,形象逼真,美麗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