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炳

夏侯炳

1944年4月5日出生於池塘鄉樟樹下,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研究館員,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中國情報學會會員,江西省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多語翻譯研究會理事,現任《江西圖書館學刊》副主編。

基本信息

簡介

江西分宜縣人,個人資料收入文化部“高級專家資料庫”和中國科協“學科帶頭人資料庫”,傳載《世界名人錄》、《中國多語翻譯家傳記》、《中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人物大辭典》等50多種名人辭書。他國小升國中、國中升高中均系保送,學生期間先後擔任校少先隊大隊長、校團委秘書長和團支委。大學畢業後在福州軍區江西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團(恆湖農場)勞動鍛鍊,繼而在兵團政治部和省委組織部做幹部工作,曾出席江西省和福州軍區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1976年10月~1984年1月,獨自複習俄語並自學英、法、德、日語,達到能熟練翻譯的水平。1984年6月進入江西省圖書館至今,是該省惟一一位在多語翻譯領域成果卓著的圖書館學專家,形成參考諮詢、社會教育和多科多語翻譯三個系列的論譯著,為圖書館事業、翻譯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夏侯炳總是以“假如我是一個讀者”的職業道德規範自己的言行,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以及各種急難任務。他為北大、武大函授生和中央電大學員講授《科技文獻檢索》、《情報研究概論》等6門圖情專業課程,為全省圖書館職業培訓、中級職稱考試等講授《圖書館工作概論》、《文獻資源建設》、《文獻信息開發工作》、《參考諮詢工作》、《圖書館現代信息技術》等課程。他充分發揮自身中文、外語和多學科基礎知識的優勢,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40多項專題信息服務,通過資料代譯為引進國外先進工藝、設備和管理經驗以及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發揮橋樑作用,校譯文章、譯稿近百萬字,主編約98萬字的《江西省圖書館館藏中文科技期刊目錄》(1925~1987),主編《信息與諮詢》內部情報刊物,1998年我國發生特大洪水期間編寫出系統、實用、科學的18萬字的《科技救災 重建家園》的專題資料。在歷年的年度考核中均名列“優秀”,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2002年因見義勇為省文化廳批准獎給3000元現金。他擔任《江西圖書館學刊》執行副主編後,該刊2004年被授予江西省優秀期刊“編輯質量獎”,他本人於2003年被北京大學權威機構評為全國圖書情報刊物5位“最敬業的編輯”之一,2004年被中國圖書館學會評選為“全國圖書館學期刊優秀編輯”。

工作傑出

他作為一位多語翻譯家,長年奮戰在多文體、多專業、多語種翻譯領域,在翻譯實踐和理論建設兩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84~1989年以代譯為主,所翻譯的470萬字資料,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社會科學領域,機電、儀表、動力、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化工、食品等科技領域;文體有公文、政論、文藝、學術論文、政府出版物、專利、標準、說明書、實驗報告、廣告等;語種以英、日為主,其次有俄、德、法文以及萄葡牙、義大利、西班牙文。1990~1993年以投稿為主,在50餘家省級以上報刊發表譯文約500篇,其中國家級報刊40餘篇,獲獎11篇,大量譯文被轉載。1994年以後以譯書為主,翻譯出版《麥迪遜大街的物理學家》、《創立科學——癌症研究社會史》、《科學的文化多元性——後殖民主義、女性主義和認識論》、《科學大戰》、《螞蟻的故事》、《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最後的舞蹈——迎戰死亡和瀕死》等書籍12部。他所撰寫的《多語翻譯:必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等十多篇翻譯學論文,分別在全國社科翻譯研討會、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全國多語翻譯研討會、上海經濟區科技翻譯研討會、江西省翻譯協會年會、《英語輔導》雜誌等宣讀交流與發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作為一點陣圖書館學家,夏侯炳有鍥而不捨地追求真理的熱忱,海納百川般汲收新知的胸懷,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在科學研究中不斷創新,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除發表參考諮詢、社會教育和多語翻譯三個系列的近百篇論文、文章外,他率先於1987年提出“圖書館社會教育學”的概念和學科,所著《圖書館社會教育學》為確立一個新的分支學科奠定了基石,成為填補我省空白的第一部圖書館學專著,並榮獲江西省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知識信息管理》具有論題的前瞻性、資料的翔實性、論證的嚴謹性和體系的科學性的特色,榮獲江西省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他2004年出版的《參考諮詢新論》系江西社會科學研究文庫力推的厚重之作,第一次為圖書館參考諮詢這一分支學科勾勒了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獲得業內權威專家們的高度評價。他撰著的書籍共有8種(含合作),論文、文章約100篇,加上12種譯著、500篇譯文和代譯資料,總字數超過1000萬字,可謂碩果纍纍、著作等身。

——引自 2005 年版《分宜名人錄》一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