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盧笙

即“葫蘆笙”。 也稱“胡盧笙”、“瓢笙”。 簡稱“葫蘆”。

壺盧笙

自由簧氣鳴樂器。蘇軾曾稱此名。即“葫蘆笙”。也稱“胡盧笙”、“瓢笙”。簡稱“葫蘆”。彝族稱“布若”、“昂”;拉祜族稱“若”、“若果篳”;佤族稱“拜”、“拜桂”、“恩拜因”、“唔變”;傈僳族稱“瑪紐”、“阿普篳”。哈尼族稱“拉結”、“報扎”。納西語稱“妞篾”、“貝批又”。傣族、黎族、怒族、普米族、苗族中都有葫蘆笙。
宋·蘇軾詩《和陶擬古九首·其五》:“銅鼓壺盧笙,歌此送迎詩。”清·王文誥註:“壺盧笙,交趾人多取無柄匏,剖而為笙,上安十三簧,吹之陰雲清響,雅合律呂。”“葫蘆笙,潘安仁賦所云:‘曲沃懸匏,汶陽匏筿’,皆笙之材也。蠻所吹蘆笙亦匏瓠余意,但列管六,與《說文》十三簧不同耳。”
自由簧與有效共鳴管耦合振動來發音,蘆笙每管發一音,而葫蘆笙每管能發兩個音,即除了按住側孔,再加按該管的底孔,能比原音低半音或更多。古代一直把蘆笙和葫蘆笙視作兩種樂器。
宋·周去非《嶺外代答·猺人樂器》:“猺人之樂有盧沙、銃鼓、胡盧笙、竹笛。”
最早以葫蘆笙為周代“八音”分類中的匏。雲南省李家山和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銅笙斗。
葫蘆笙規格不一,以苦竹或鳳尾竹,打通節為笙管,管下端用蜂蠟封制竹簧片。通常插六根笙管穿透葫蘆的底端不封閉。斗上管下端開一指孔。大葫蘆笙管長達1米以上;中葫蘆笙管長約50厘米;小葫蘆管長約20厘米。彝族流傳楚雄等地的葫蘆笙一般為六管。在低音笙管頂端橫插一竹共鳴筒。演奏時,手捧氣斗,對著吹口送或吸氣,按閉指孔發音。指法:左拇指按第二管指孔,左食指按第一管指孔,名指按第三、四管指孔,右食指按第五管指孔,右拇指兼按各管底孔,按各管底孔可發出低於原音高二度甚至小三度的音,底孔音主要作為裝飾音、滑音、顫音等。可吹奏旋律,也可吹和聲。
葫蘆笙的苗管數因民族或地區的不同而不等,彝族、拉祜族中尤為流行。葫蘆笙常作為青年男女傳遞愛情信息的工具。
唐·樊綽《蠻書》:“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在歡度節日或宴請賓客時都要演奏葫蘆笙。
《新唐書·南蠻傳上》:“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盞勸釂。”流傳雲南楚雄、思茅、西雙版納、保山、臨滄、德宏、怒江、麗江,四川涼山,貴州畢節、安順、黔西南,廣西百色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