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文論集

壯文論集

本論文集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篇”,著重從理論上多角度、多層次地探討推行民族文字的基本原則,探討推行壯文的有關理論問題,一共選人了10篇文章。第二部分為“文字篇”,比較全面地闡述壯族3000多年來艱難尋求自己民族文字的歷史,闡述三種文字產生的年代、歷史背景和基本形態、結構及造字方法,介紹了古壯字文獻的分類、內容及價值;綜述壯語的基本知識,壯文的創製、結構及相關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為“推行篇”,著重闡述推行的方法、推行的領域和推行的成果,指出尚存應當推行的空間。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這些學術論文絕大部分都是公開發表過的,根據形勢的變化,對其中個別地方做了一些修改、訂正和補充,但不作重大改動。限於時間和個人的條件,還有若干領域自己來不及研究,例如,壯族和國內及國外民族發展民族文字的情況對比,壯文和其他民族文字的對比,都只好暫付闕如。壯文本身的完善問題、借詞問題、壯漢翻譯規範問題,也未能予以展開。本論文集只著重圍繞推行問題進行探討,以便給政府部門、推行單位、研究專家和廣大民眾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梁庭望,1937年生,壯族,廣西馬山縣人,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理事長,《壯學叢書》副總主編兼學術委員會主任。1961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語文系壯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留校任教。先後開設《壯族文學》《壯族歷史文化概論》《壯侗語族民族歷史文化》《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概論》等課程。獨撰、主編、合著、參編《壯族文學概要》《壯族文化概論》《壯族倫理道德長詩傳揚歌譯註》《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概論>《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中國民族百科全書》(10、11卷)等40種,學術論文200多篇,800多萬字。

圖書目錄

前言
理論篇
試論推行民族文字的基本原則
關於推行壯文的若干理論問題
壯族74村寨文化水平調查報告
論壯族文化的斷裂現象
關於民族文字與民族文化生態平衡問題
壯文——壯族人民可以迅速掌握的信息載體
漢語文和南方民族文字功能互補初探
壯文與漢文功能各不同(壯文)
一個戰略性的任務
推行壯文思想障礙剖析
文字篇
壯族的語言文字
壯族三種文字嬗變及其命運的思考
先秦壯族古文字探略
古壯字及其文獻新探
古壯字文獻及其價值
古壯字文獻
壯族語言文字
推行篇
壯文推行現狀簡述
壯族文字的艱難歷程和歷史使命
推行壯文問題講座
壯族教育的回顧和展望
壯文教育的興起及其展望
千錘萬擊還堅勁
壯文實用顯功能
結語
附錄
後記

圖書前言

前 言
2007年11月29日,是《壯文方案》頒布50周年紀念日。1957年11月29日,在周恩來總理的主持下,當時的政務院(今國務院前身)正式通過了《壯文方案》。12月10日,政務院對“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關於討論壯文方案和少數民族文字方案中設計字母的幾項原則的報告”作了如下的批覆: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關於討論壯文方案和少數民族文字方案中設計字母的幾項原則的報告’,經政務院全體會議第六十三次會議通過。
同意報告中關於壯文方案的意見。壯文方案可在壯族地區逐步推行,在推行過程中應該隨時總結經驗。使方案更加完善。以後修訂方案的時候。可由廣西自治區提出。報告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批准後實行。”
這是壯族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國共產黨和老一輩革命家對壯族人民的關懷,是中央人民政府送給壯族人民寶貴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有力武器,是民族平等的光輝體現。為紀念《壯文方案》正式通過50周年,我特意從自己幾十年來發表的有關壯文的學術論文中篩選出部分文章,付梓面世,以感謝為創製和
推行壯文付出艱辛勞動和心血的中外專家學者、各級領導、推行幹部和廣大壯族父老鄉親。50年來,壯文有過順風掛帆的時日,也有過曲折坎坷的經歷。更多的時候是在磕磕絆絆中艱難前行,經歷了新生事物注定要經過的途徑。但不管是風是雨,在各級領導、推行機構、專家學者和廣大民眾的共同努力下,以政務院的
決議為“尚方寶劍”,壯文總算站住了腳,並且在若干方面取得了成績。在若干領域,壯文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工具。作為新生事物,在推行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議論和看法是很自然的。這其中有理論問題、認識問題,也有實際問題和方法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有必要進行研究,進行討論,進行解釋,進行廓清,進行
引導,以期逐步統一認識,以利於壯文的推行。
幾十年來,筆者都在運用語用學的理論不斷探討這些問題,略有了一些心得,提出了推行民族文字的基本原則、文化生態失衡論、壯族文化斷裂論、文字真空論、民族文字與漢文功能互補論、壯族文字發展三階段、民族文字價值論、實用功能論等若干觀點。其中功能互補論是針對將學習漢文與推行民族文字對立起
來的觀點提出來的。漢語文是我們國家主體民族漢族的語言文字,歷史悠久,文獻浩瀚,是各民族互相交流必不可少的交際工具,少數民族要發展,就必須努力學習漢文,掌握漢文。但是,如果無限誇大漢文在少數民族中的功能,把推行民族文字與努力學習漢文矛盾起來,也不是實事求是的,對少數民族的發展也會
造成損害。在我國絕大多數少數民族完整保持自己民族語言的情況下,漢文在各族廣大農牧區生產第~線、農牧區掃盲、日常交流、文學藝術、基層宣傳廣播、衛生防治、普及法制知識等許多方面,功能明顯減弱甚至消失,出現了文字真空半真空現象。在當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語境下,如果不填補文字真空,勢必嚴
重影響少數民族的現代化建設,文盲是不可能建設文明的社會主義的。凡漢文功能減弱或達不到的地方,正是少數民族文字可以發揮功能的地方。兩種語言文字互補,使少數民族多條渠道溝通現代科學信息,對促進少數民族的發展,肯定是有利的。這就是文字功能互補論的依據及其基本點。從民族團結和民族文化互動
的角度看,功能互補論無疑也是正確的。又如文化斷裂現象,這是歷史上多種因素造成的。有的少數民族如壯族就缺乏全民族通用的民族文字作韌帶,文化遂發生斷裂現象。雖然斷裂並非斷\絕,但其在現代語境下對民族社會的發展的障礙是明顯的。總的來說,我們必須用社會主義初期階段的理論來闡明民族文字的功能,社會主義時期是各民族文化共同繁榮的時期,這是推行民族文字的理論依據,因為民族文字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所提出的上述論點,是經過多年思考的,並且得益於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但既是個人的觀點,就不可能沒有疏漏,今予面世,意在拋磚引玉,求得名家的指教,並供讀者參考。
本論文集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篇”,著重從理論上多角度、多層次地探討推行民族文字的基本原則,探討推行壯文的有關理論問題,一共選入了10篇文章。第二部分為“文字篇”,比較全面地闡述壯族3000多年來艱難尋求自己民族文字的歷史,闡述三種文字產生的年代、歷史背景和基本形態、結構及造字方法,介紹了古壯字文獻的分類、內容及價值;綜述壯語的基本知識,壯文的創製、結構及相關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為“推行篇”,著重闡述推行的方法、推行的領域和推行的成果,指出尚存應當推行的空間。這些學術論文絕大部分都是公開發表過的,根據形勢的變化,對其中個別地方做了一些修改、訂正和補充,但不作重大改動。限於時間和個人的條件,還有若干領域自己來不及研究,例如,壯族和國內及國外民族發展民族文字的情況對比,壯文和其他民族文字的對比,都只好暫付闕如。壯文本身的完善問題、借詞問題、壯漢翻譯規範問題,也未能予以展開。本論文集只著重圍繞推行問題進行探討,以便給政府部門、推行單位、研究專家和廣大民眾提供參考。望各方賜教。\關於民族文字與民族文化生態平衡問題壯族在歷史上對中華民族、對人類是有過貢獻的,比如水稻,人們未必想到水稻的種植,世界上最早的是壯族的祖先。最近,美國十一月份《讀者文摘》十一日號上有一篇文章,題目叫做《大米頌》,歌頌大米,這篇文章又重申了這個觀點,雖然沒有提到壯族。在《大米頌》裡面透露了一個情況,現在全世界60多億人口當中,有一半以上吃大米飯,我們祖先最早種植出來的水稻,現在被全世界一半人口當作主食,我們這個民族光榮不光榮呢?我認為很光榮。光人口多是不行的,要有所貢獻。為了論證水稻種植的起源,曾經有兩個農業史專家即西歐的墨里爾和我們中國的丁穎,專門到嶺南來沿著西江調查,發現不少地方有野生稻,證明這片土地就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地方,比浙江河姆渡遺址(七千年)的稻殼還要早得多。最近還有幾篇文章,包括《雲南社會科學》的一篇文章公開提出來,水稻種植最早是壯族祖先。嶺南越人最先種植出水稻,先秦傳到日本,日本學者稱之為“稻米之路”。然後經過中國與東南亞交界的弧形地帶傳播到全世界。我們祖先為中華民族也為人類作出了貢獻,所以我覺得作為甌駱人的後代很光榮。當然貢獻不止這方面,在我的〈〈壯族文化概論〉〉裡面,物質文化我列了十三項,精神文化我列了十六項,一共是二十九項,都是比較大的貢獻。今天在這裡來不及講了,因為我的《壯族文化概論二》一共要講三個月才能講完。壯族不僅在種植水稻方面,還在淡水魚的養殖、海洋的開發、森林的開發、動物的馴養、冶煉鑄造、棉麻紡織、土特產的開發、水利、航運等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兩千年前我們的鑄造水平\達到了什麼程度呢?世界上的古代大青銅器有一個鼎王,這就是漢族的司母戊鼎,八百多公斤。二王呢?就是壯族祖先鑄造的一個六百斤銅鼓,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銅鼓。這個銅鼓有多大?打個比方,像穆鐵柱這樣的運動員躺在鼓面上,把手腳都伸開也露不出邊來。石鐘健先生前幾年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壯族祖先——越人,很早就從南海北岸(現在我們的合浦、北海一帶)出海,經過太平洋中部一個半弧形的地帶即印尼、斐濟、紐西蘭的北部這個鏈條地帶,直到南美,可能幾千年以前就到了南美洲。這就是說壯族的祖先在航海技術上,早期就是很高超的。這件事有什麼意義呢?前些年聯合國想召開一個紀念哥倫布發現南美洲500周年大會,這個大會硬被我們幾篇文章給衝垮了,沒開成。美國專家說,三千年前越人早就從南邊到南美了,你500年前才到南美,你算什麼呢!你不要開這個會了,開這個會要丟臉。提議的人縮回去了。所以我們這個民族在歷史上對國家、對人類都作出過貢獻。在精神文化方面,現在大家知道的花山、銅鼓是很有名的,我就不講了。講一講我們的兵制兵法,我們的《岑氏兵法》也有名得很。明代瓦氏夫人用我們的兵法帶六千子弟從田州千里迢迢到蘇淞一帶去打倭寇,那倭寇打仗凶得很,上陣的時候把上衣脫光,身上還畫虎啊蛇啊什麼的,哇呀亂叫衝上來,厲害得很,但碰上我們的壯族子弟,他們就沒有辦法,第一仗我們打了個大勝仗,斬敵三千,為抗倭以來第一次大勝仗。帶頭衝鋒陷陣的瓦氏夫人是位老太太,都五十八歲了,還拿雙刀,帶領六千壯族子弟去衝鋒陷陣。打倭寇功勞最大的是戚繼光,在戚繼光的兵法裡面有瓦氏夫人的一個陣法叫鴛鴦陣,戚繼光特地用鴛鴦陣來打倭寇,很有效。我們壯族的這些貢獻,我們過去沒有機會講,沒有機會研究。
但是我們令天回過頭來看,這些貢獻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取得的呢?是在自然經濟的情況下取得的。我們祖先在歷史上有過這樣的貢獻,那么我們這些甌駱人的子孫,在“四化”中要不要做出跟我們人口相稱的貢獻呢?我認為是應該的!如果光說你人口多,你貢獻不大,那你怎么光榮?在自然經濟對代,農家不需要有很高的文化,我種的水稻比你還早,種得比你好。所以古書上反覆地講,壯族有些地區“同之齊人”,就是跟上齊人水平。齊人是歷史上南方對漢族的稱呼。但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民族各方面發展的弊端顯露出來了。雖然成績也不小,但跟先進地區比,壯族的發展慢了。同樣是在黨中央的路線之下,廣東、上海、江蘇、浙江速度就是不一樣。浙江上千個青年運輸聯合體把浙江的經濟搞得熱火朝天;河北太行山套用河北農大的科技支援,農業產值大幅度增加。這在《人民日報》頭版上有刊載,大家都見到了。而我們壯族地區與先進地區的差距拉大了,我們祖先所創造的文明為什麼在現在沒有發生作用呢?就因為出現文字真空。我們為什麼不能在新的時期,在中央新的方針之下,能夠做出更大的貢獻,讓我們整個廣西、整個民族經濟在全國靠近前而不要倒數第幾個,這個問題就值得我們每個壯族同志深思。歷史原因很多我今天就不講,包括反動派的壓,包括我們工作的失誤,這些東西張顧問他們都講過了,我就不講了。我講其中的一個重大原因,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沒有一個統一的通行的文字。那么同志們是不是說我把文字看得過高了,不是的。文字是什麼呢?文字不僅是交際的工具,不僅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有它更重大的作用,它是民族認同的符號,民族文化的韌帶。韌帶本指連線我們兩個骨骼的筋腱,這兩塊骨骼沒有韌帶就連不上了。民族的文化是個系統的框架,這個框架各個環節的聯繫從歷史的縱向和斷代的橫向來看,主要靠民族文字,假如沒有這個民族文字或者不成其為完整的系統,那這個框架就散了,所以說民族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韌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