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之變,清對明之戰。崇德七年(1642)十月,清朝為消耗明朝國力,奪取財物,以戰養戰,命多羅饒余貝勒阿巴泰為奉命大將軍,內大臣圖爾格為副將軍,統率滿洲、蒙古、漢軍八旗24固山額真,約5萬餘人,合外藩察哈爾、喀爾喀、阿祿科爾沁、翁牛特、敖漢、奈曼、科爾沁等各部蒙古共10萬之眾征明。清軍左翼從界嶺口、右翼從雁門關黃崖口(古北口西段)入邊牆,會師薊州,分襲真定、河間、香河、臨清、霸州、文安、長蘆、東昌、冠縣、萃縣、館陶、高唐、海豐、章丘、沐陽、沂州、豐縣、蒙陰、泗水、鄒縣、曹縣、濮縣、青州、臨淄、陽信、濱州、濟寧、兗州。左翼沿青州、德州、滄州、天津、北京,繞三河。右翼沿東昌、廣平、彰德、真定、保定,過北京北,會師密雲。次年五月,越牆子嶺出邊。六月返回盛京,歷時8個月,敗明軍39次,擒明總兵以下30員,俘士卒369000餘員,攻克兗州、順德、河間3府,18州,67縣,鎮城88座。獲黃金12250兩,銀2205277兩,珍珠4440兩,緞52230疋。牲畜32萬餘頭,使明國力更加衰微,因事在崇德七年(壬午年),故史稱“壬午之變”。
相關詞條
-
壬午兵變
壬午兵變,又稱壬午軍亂、壬午事變、漢城士兵起義,是1882年7月23日(農曆壬午年六月初九日)朝鮮發生的一次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質的武裝暴動。朝鮮王朝京...
背景 經過 結果 影響 評價 -
天正壬午之亂
天正壬午之亂,發生自天正10年(1582年)6月間至10月29日,在甲斐、信濃、上野等地展開的德川家康與北條氏直的戰爭。
歷史 經過 和議 戰後發展 -
造化元鑰·壬水總論
及第登科是也,位至都督。〖例十三〗:壬午,壬寅,壬寅,庚戌。 光緒八年...是。〖例十四〗:壬午,壬寅,壬辰,癸卯。 光緒八年正月初五日卯時。蔡岳命...酉寅亥皆合,歲運復沖,不得令終命也。〖例十九〗:丙午,庚寅,壬午,壬寅...
三春壬水 三夏壬水 三秋壬水 三冬壬水 -
元史-卷48
,則唯錄日月五星之變。誠以璣衡之制載於《書》,日星、風雨、霜雹、雷霆之...
-
造化元鑰·庚金總論
三春庚金正月庚金• 原象造化正月木氣漸旺,克土土死,不能生金,且金之寒氣未除,先用丙以暖庚性,次甲疏厚土,令土勢不能埋金。庚金至...
三春庚金 三夏庚金 三秋庚金 三冬庚金 -
元史-卷52
曆法,複測候日月星辰訊息運行之變,參別同異,酌取中數,以為曆本。十七年冬至...二日辛巳,景七丈七寸五分九厘五毫;初三日壬午,景七丈一尺四寸六厘。用己巳、壬午景相減,以辛巳、壬午景相減除之,亦合。此用至前後一百五十六日景...
-
甲申政變
開化黨失敗的重要因素。兩派爭鬥1882年7月,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以大院君為首...首爾),鎮壓了壬午兵變,將大院君逮捕並押往中國天津受審,後拘禁於保定。壬午兵變造成了閔妃集團與開化黨的分離:由於壬午兵變失敗,朝鮮與日本交往...
背景 經過 結果 影響 意義 -
明代宗
(即後來參與奪門之變的徐有貞)根據天象的變化首先提出了南遷,並得到一些...景泰帝,於是相約明天早朝再來,誰知就在這天夜裡,爆發了著名的奪門之變英宗... 本來郕王母子可以平靜地度過一生,但是土木堡之變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身世 意外繼位 英宗復辟 評價 家庭成員 -
濟物浦條約
,朝鮮人民忍無可忍,終於在1882年7月23日爆發了“壬午兵變”,推翻了...日本駐朝公使花房義質。在壬午兵變中,朝鮮起義軍民殺死了日本籍別技軍教官堀本...的藉口和良機。花房義質從朝鮮逃到日本,將壬午兵變的經過報告本國,引起日本朝野...
背景 談判過程 條約內容 評價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