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漢末三國時期割據交州一帶的軍閥]

士燮[漢末三國時期割據交州一帶的軍閥]

士燮(xiè)(越南語:Sĩ Nhiếp;137年-226年)(《歷代神仙通鑑》中被誤記為杜燮),字威彥。蒼梧廣信(今廣西梧州)人。漢末三國時期割據交州一帶的軍閥。 士燮年少時師事學者劉陶,其後逐漸升任交趾太守。後被朝廷加職綏南中郎將,遷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在步騭接管交州時積極配合,歸附孫權,被孫權加為左將軍;此後又因誘降益州豪族雍闓而遷任衛將軍,進封龍編侯。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黃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九十歲。有《士燮集》、《春秋經注》、《公羊注》、《穀梁注》等傳世,今多已佚失。 士氏家族是漢末三國實力雄厚的地方勢力,士燮及其三個兄弟共領四郡,占嶺南疆土過半。在嶺南及越南歷史上,士燮威望極高,不在南越王趙佗之下。後越南陳朝追贈士燮善感嘉應靈武大王。

人物生平

豪族儒生

士燮字威彥,出生於交州的廣信(今廣西蒼梧縣)。其先祖為魯國汶陽人,為躲避新莽末年的動亂而移居交州,經過六世到士燮的父親士賜,士氏成為當地豪族,士賜曾於漢桓帝時任日南太守。

士燮年輕時隨潁川人劉陶學習《左氏春秋》,後被推舉為孝廉,補任尚書郎,因公事而免官。其父士賜去世後,士燮被舉為茂才,任巫縣令一職。

雄長一州

中平四年(187年),士燮被任命為交趾太守。

三國智原畫-士燮 三國智原畫-士燮

交州刺史朱符向各地收重稅,引起反抗被殺,州郡秩序混亂。此時朝廷已先後經歷了多年的混亂,對交州的影響力大為減弱。士燮名義上是效忠於漢朝的交趾太守,實際上已成為割據嶺南各郡的軍閥。士氏的親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職,士燮上表奏請任命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徐聞縣縣令士䵋(音yǐ,見《字林》)兼任九真太守,士䵋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士燮性格寬厚有器量,謙虛下士,中原的士人中前往依附避難的人數以百計,如袁徽、許靖 、劉巴 、程秉 、薛綜 等。士燮又沉醉於《春秋》,而為之作註解。

袁徽在給尚書令荀彧的信中說道:“交趾士府君既學問優博,又通曉治政,處於大亂之中,保全一郡之地,二十餘年疆界內沒有戰禍,百姓沒有失去他們的產業,商人旅客,都蒙受他的好處。即如竇融保全河西之地,也不能超過他!處理公務的餘暇,他還研習書、傳,尤其對《春秋左氏傳》的研析簡練精微,我曾多次就該書中的一些疑難之處向他詢咨,他都能舉以師說,解釋甚為詳密。對《尚書》他能兼通古、今文,對其中大義理解十分詳備。聽說京師古文經學派與今文經學派,各以為是爭辯不休,他現在正打算分條論析《左氏春秋》、《尚書》的正確涵義上奏。”士燮便是如此受人稱讚。

三國志13的士燮 三國志13的士燮

士燮兄弟一起擔任各郡郡守,強力掌管著一州之政,因轄地偏在萬里之外,所以威望尊貴至高無上。他們出入時鳴鐘響磬,備具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常有幾十位沙門夾在車馬群中焚香。他們的妻妾都乘坐配有蓋帷的小車,子弟都有兵士騎馬跟在身後,當時他們的尊貴顯赫,震服各少數民族,就算是從前的南越王尉他(即趙佗)也不能超過他們。

朝廷在朱符死後派遣張津為新任刺史。但張津行為卻荒誕不羈,不久即為部將區景殺死。荊州牧劉表得知此事後,派賴恭前往接替了張津的之位;同時派吳巨出任蒼梧太守,接替已病死的原太守史璜。為避免劉表的勢力過於強大,曹操控制下的朝廷就賜予士燮有璽印、封號的書信說:“交州地處與中原隔絕之處,南面依江面海,朝廷的恩命無法宣達,臣下的話受到塞阻,得知逆賊劉表又派賴恭窺視南土,現在以士燮為綏南中郎將,總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如舊。”

後來士燮派遣使者張旻奉送貢品到許都,正是天下大亂之時,道路隔絕,而士燮沒有放棄進貢的職責,朝廷為嘉獎特意下詔拜士燮為安遠將軍,封爵龍度亭侯。

歸附孫權

此後,吳巨與賴恭發生衝突,而吳巨驅逐了賴恭。

三國志大戰3士燮 三國志大戰3士燮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派遣步騭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歸附,而吳巨卻懷有異心,被步騭斬殺。此後,士燮被孫權封為左將軍。

建安(195年—220年)末年,士燮將兒子士廞送至東吳為人質,孫權任命其為武昌太守,士燮、士壹在南方的兒子們,都被任為中郎將。同時,士燮在吳國和蜀漢的衝突中支持吳國,誘導益州的豪族雍闓叛蜀附吳,被孫權拜為衛將軍、龍編侯。

士燮常常派遣使者去覲見孫權,進獻各種香料和細紋葛布,動輒就是數以千計,其他如明珠、大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類珍品,以及奇物異果,及香蕉、椰子、龍眼之類,無歲不貢。士壹有時貢獻好馬幾百匹。孫權總是親自致信,厚加恩賜來回報慰撫他們。

耄耋離世

黃武五年(226年),統治交州近四十年的士燮病逝,享年九十歲。 其子士徽因背叛吳國自立,最終為吳國攻滅。

為政舉措

士燮 士燮

在士燮執政交州前夕,交州的經濟、文化相對中原來說還是非常落後。

而士燮為政開明,在他的統治下,交州為當時的世外桃源,居民富庶,安享太平四十餘年。許多中原人也紛紛南下交州避難,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學文化,促進了交州的繁榮發展。

士燮熱愛學術,治學精微,而且胸懷若谷,寬厚待人,禮賢下士,所以數以百計的中原名士前來投靠他,其中名望較大的有劉熙、薛琮、程秉、許慈、劉巴、許靖、桓曄、袁徽、牟子、康僧會等人。牟子便是在這個時期,寫成佛教要籍《牟子理惑論》。

士燮喜愛儒學研究,重視儒學傳播,與前來交州避難的儒家學者一起交流儒家學術,著書立傳,掀起了交州儒學興旺發達的局面,造就了嶺南文化史上的黃金時代。正是士燮的統治和他對教育文化的重視,使得儒學在交趾地區的傳播得到了一次歷史性的飛躍,交趾成為當時南方的學術文化中心。

交州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陸交通使其在漢代三國時期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樞紐,它既是中原文明對外交流的視窗,又是了解引進外來文化的南大門。士燮掀起的儒學熱深深地影響了越南等周邊國家,受到了越南民眾的高度讚賞,士燮被越南統治者和學者尊奉為“士王”、“南交學祖”,先入帝王廟,後入文廟,至今祭祀不絕。

士燮不僅將儒學傳入交州,而且對越南文字的創造也作出了貢獻。明代嚴從簡《殊域周咨錄》說士燮“取中夏經傳翻譯音義,教本國人,始知習學之業。然中夏則說喉聲,本國話舌聲,字與中華同,而音不同。”士燮為越人創作‘喃’字,假借漢字形聲演為越字,為古越文字之嚆矢。士燮並將漢字音韻譯作越聲,平仄都有一定方式,越人之所以能吟詩聊對,都是因此。正由於此,越南人至今懷念、歌頌士燮的功績。

人物評價

中國

三國志10的士燮 三國志10的士燮

袁徽:交趾士府君既學問優博,又達於從政,處大亂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餘年疆埸無事,民不失業,羈旅之徒,皆蒙其慶,雖竇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闋,輒玩習書傳,春秋左氏傳尤簡練精微,吾數以咨問傳中諸疑,皆有師說,意思甚密。又尚書兼通古今,大義詳備。聞京師古今之學,是非忿爭,今欲條左氏、尚書長義上之。

陳壽:①士燮作守南越,優遊終世,至子不慎,自貽凶咎,蓋庸才玩富貴而恃阻險,使之然也。②燮體器寬厚,謙虛下士,中國士人往依避難者以百數。耽玩《春秋》,為之註解。

司馬光:士燮體器寬厚,中國人士多往依之。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出入儀衛甚盛,震服百蠻。

胡三省:天下餚亂,燮雄踞偏州,人但知其威尊,無復知有天子也。

郝經:①士燮昆季,保完南服,當戰國折並,民不知兵,統內寧謐,不廢職貢,藹然以著述自娛,有竇融之義,無尉佗之僭,賢矣哉。奕者先據邊角,而逐利於腹心,大亂之際,九州之內,哄為戰場,而遐外暇逸者得以觀時變而待,天之定理,勢然也,燮宜有後者也。 ②彥威賢伯,載德南服。厥後宜昌,而並剪祝。

屈大均:燮亦廣信人,身本名儒,兄弟四人,擁兵據郡,嶺海歸心。中原喪亂,孫權、劉表皆窺南土,燮於此時,以甲兵之力,循趙佗之跡,西連蜀漢,庶幾比美桓文哉。奉權節度,復誘益州附之,旄矣,豈度己審勢耶。然燮名雖不終,亦可謂一時之豪傑也。

郭廷以:他(士燮)的最大功績,為提高越南的文化,使其真正與內地一體。

越南

《四字經》:三國吳時,士王為牧,教以詩書,薰陶美俗。

吳士連:①士王在位四十年,壽九十年。寬厚謙虛,人心愛戴。保全越之地,以當三國之強。既明且智,足稱賢君。 ②王器禮寬厚,謙虛下士。國人愛之,皆呼士王。漢之名士避難往依者以百數。 ③我國通詩書,習禮樂,為文獻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豈特施於當時,而有以遠及於後代,豈不盛矣哉!子之不肖,乃子之罪爾。

士燮像 士燮像

高輝耀:我國古有越裳,鴃舌龍身,風俗樸陋,大概如今之州崗土民也。自趙武帝制七郡,以詩書訓國俗;任囂守九真,始以禮義教導國人。於是我國駸駸乎始知文字之有益於人、禮樂之有關於風俗,有文明之漸進焉。迨士府君以洙泗之餘波,漸流於南海...聲教所及,翕然華風。後李陳黎迭作,蝟興文學...史謂嶺南文風自士王始,厥功顧不韙歟!當是辰三國鼎峙、中原沸,惟我一方,獲蒙案堵,名賢達人,聞風而來,為文物聲名之搜,王北事大漢、東屈強吳...而王號出於州人之自呼,因未嘗堰然自尊大。

黎文休:士王能有寬厚,謙下士,得人親愛,致一時之貴盛。又能明義識時。雖才勇不及趙武帝,而屈節事大,以保全疆土,可謂智矣。惜其世子弗克負荷先業,使越土宇即皆全盛,而復分裂,悲父!

黎嵩:士王習魯國之風流,學問博洽,謙虛下士,化國俗以詩書,淑人心以禮樂。

軼事典故

死而復生

士燮曾經病死,而且已過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藥與士燮服下,再把水含在他口中,手捧其頭不住搖動以消融丸藥,服後不久,士燮即能開目動手,臉上漸復人色,半日而能起坐,四日更復能說話,終於恢復常態。

墓旁靈異

據《異苑》記載:士燮在漢末死於交趾(事實上已經是三國時期),於是葬在南邊而墓旁常常有不規律的靈異事件發生。多次遭遇戰亂,而沒有人敢發掘。東晉興寧年間,溫放之擔任刺史,騎馬前往,想要打開看看,結果在回去的路上墜馬而死。

親屬成員

父親

•士賜,曾於漢桓帝時任日南太守。

兄弟

士壹,官至偏將軍,封都鄉侯,因士徽反叛被免為庶人,後因犯法被殺。

士䵋,官至九真太守,同樣因士徽反叛被免為庶人,也因犯法被殺。

士武,官至南海太守,早卒。

1.

士壹,官至偏將軍,封都鄉侯,因士徽反叛被免為庶人,後因犯法被殺。

2.

士䵋,官至九真太守,同樣因士徽反叛被免為庶人,也因犯法被殺。

3.

士武,官至南海太守,早卒。

子輩

士廞,入質與孫權,拜武昌太守,因士徽反叛被免為庶人,病卒。

士祗,與士徽一同被殺。

士徽,士燮死後自稱交阯太守,為呂岱誘殺。

士乾,與士徽一同被殺。

士頌,與士徽一同被殺。

1.

士廞,入質與孫權,拜武昌太守,因士徽反叛被免為庶人,病卒。

2.

士祗,與士徽一同被殺。

3.

士徽,士燮死後自稱交阯太守,為呂岱誘殺。

4.

士乾,與士徽一同被殺。

5.

士頌,與士徽一同被殺。

•士匡,士壹子,拜中郎將,因士徽反叛免為庶人。

史書記載

•《三國志·吳書·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

•《資治通鑑·卷六十六》

•《續後漢書·卷十一·列傳第八》

•《大越史記全書·士王紀》

•《安南志略·卷七》

•《交州雜事》

後世追崇

越南的善感嘉應靈武大王廟 越南的善感嘉應靈武大王廟

由於士氏政權曾統治部分越南領土,因此一些越南史家亦把士燮當作越南君主,稱士燮為“士王”(Sĩ Vương)。

士燮在越南甚得後世人士的尊崇。越南民間相傳在晉朝末年林邑國侵犯交州時,林邑人曾發掘過士燮的墳墓,見其面色如生,大為驚駭,重新封上了他的墳墓。越南人因此以之為神,立廟事之,號“士王仙”。

越南陳朝重興元年(1285年),追封士燮為“嘉應大王”;重興四年(1290年),加“善感”二字;興隆二十一年(1313年),加“靈武”二字。最終諡號為善感嘉應靈武大王(Thiên Cảm Gia Ứng Linh Vũ Đại Vương)。

個人作品

士燮師從著名學者劉陶,學習《左氏春秋》,後來還為其作注。中原許多學者也避難至交州,士燮的學識也頗受當時名儒的欣賞。

據《釋文序錄》記載,士燮有注《春秋經》十一卷。《隋書·經籍志》、《新唐書·經籍志》亦有士燮注《春秋經》十一卷。

故里遺蹟

士燮故里碑刻 士燮故里碑刻

距廣西省梧州市區60公里的蒼梧縣京南鎮京南街臨江之石角上,有一塊4平方米大的碑刻,碑文為“漢士威彥先生故里”,落款為“大清光緒十四年戊子季秋月邑人高松喬書里人羅棟才鐫”。

據說這位羅棟才在夢見士燮後連續考中舉人和進士,為表達他的感恩之心,羅棟才於清道光十四年(1889年)在家鄉江邊的石角上立了一塊紀念士燮(威彥先生)的碑刻,並在京南建“尚書義學”和“大人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