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吹模工藝

壓吹模工藝——一種大規模生產技術。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漏氣;可回收;使用可回收材料;抗衝擊麓力良好;可進行高溫消毒;成本極低;加工成本較高。

介紹

壓吹模工藝——一種大規模生產技術

在談論大規模生產時,我們強調“大”這個字眼。你在超市看到的大多數敞口瓶都是從一個大沙質模具開始的。在工廠中,機器把熔化後的閃亮玻璃坯滴進空的模具里。這個步驟缺乏大規模玻璃生產所需的技術。但正是這種

自動的機器,雖然滿是油污、吵吵鬧鬧並且噴著蒸氣,卻可以每天製造90萬個小瓶子。

大批量生產過程近似於重複吹氣加工步驟。它與後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玻璃半成品不是吹成的,而是貼著模具壓製成的。這樣就加快了生產速度,而且更容易控制玻璃的配送工作——由此就可以形成更薄的玻璃壁。成型

以後,玻璃慢慢冷卻到室溫,張力不再存在。這種加工方法一天可以生產40萬件果醬瓶大小的產品。至於像藥瓶這樣小瓶子,一個24小時工作的機器一天可以噴制90萬件。

重複吹制的方法通常用於小口瓶,比如大多數的酒瓶。重夏吹制及壓吹制加工使用相同的機器生產,但是需要不同的模具。兩種加工方法通常都使用標準的鹼石灰玻璃,這使70%的成品都成了沙子。然而大多數瓶子都包含高達60%的可回收玻璃。除了矽以外,其他大規模生產的玻璃容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它有助於玻璃化過程,而鈣能夠增加穩定性。此外還添加少量的鎂和氧化鋁,用來防水。

在製作瓶子之前,這些東西的混合物被倒入由主熔盤和較小的成型盤兩部分組成的餾爐里。加熱到1550攝氏度以後,將提煉後的玻璃注入成型機中。在這裡,長條形的玻璃坯進入中空半成型模具,並從下方進行吹氣。然後溫度降到180’C,並從頂部進行吹氣,最後產生成品。

為了把產品價格控制在0.11分到1歐元之間,一個生產流程至少要製作5萬件,以平衡高昂的加工成本。很多工廠在連續幾個月中部在同時生產同樣的24/7玻璃瓶。

材料特性

: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漏氣;可回收;使用可回收材料;抗衝擊麓力良好;可進行高溫消毒;成本極低;加工成本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