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下山

壁下山,一稱壁霞,距萊園鎮東北32.5公里,島因陡崖壁立而得名。原與野貓洞山隔水相鄰,野貓洞又稱羊毛洞,也叫安基。

壁下山
壁下山,一稱壁霞,距萊園鎮東北32.5公里,島因陡崖壁立而得名。原與野貓洞山隔水相鄰,野貓洞又稱羊毛洞,也叫安基。兩島間隔一條40米寬水道,1975年填海築堤,使兩島連成一體。總面積1.19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161.2米,島岸曲折,在南側形成一個優良的避風港灣,每年冬季帶魚汛時,為漁船主要錨泊地。分設壁下、安基兩個行政村,壁下鄉駐地安基村。全島居民約800人,其祖先多數為溫州移民,估計在清初海禁時,即有溫州漁民前來潛居謀生。
壁下山土質瘠薄,崗石嶙峋,森林覆蓋率20%左右,但灌草類植物豐富,多野生水仙花。近海域岩礁森森,盛產貝藻魚蝦,歷史上是烏賊的重要產區,民諺有"壁下野貓洞,烏賊夜夜攏"之說,漁民收入曾為嵊泗最高之鄉。該島海蝕地貌壯美,岸崖、礁岩、洞穴皆別具景觀,如"北崖"系青灰色火山岩構成,壁立數十米,岩角猙獰,大氣磅薄,為嵊泗風景名勝區的精華部分之一。古蹟有天后宮、海神廟等。島居嵊山、花島、綠華之間,除與泗礁山有班輪相通外,與諸島也有班輪互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