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翁傳

墨翁傳

《墨翁傳》是明代文學家高啟的一篇散文。文中講述的賣墨老翁為了追求產品質量而認真制墨,由於他的墨汁用料很好,製作也很難,因而價格較貴,以至於顧客稀少、門庭冷落。但他卻堅決不肯為了追求利益而粗製濫造,像別的商家那樣靠低價來誘惑百姓購買劣質的墨汁。全文讚揚了老翁孤高耿介、不羨名利的品質。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墨翁者,吳槐市里中人也。嘗游荊楚間,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資讀書,奚汲汲四方乎?”乃歸,署門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雖龜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見,鹹異之。時磨墨瀋數斗,醉為人作徑尺字,殊偉。所制墨,有定直。酬弗當,輒弗與。故他肆之屨恆滿,而其門落然。

客有誚之曰:“子之墨雖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難,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賈以餌眾,視之雖如玄圭,試之則若土炭,吾竊恥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為,則是以古墨號於外,而以今墨售於內,其可乎?且吾墨雖不售,然視篋中,則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為!”乃謝客閉戶而歌曰:“守吾玄以終年,視彼沽者泚然。”客聞之曰:“吾儕誦聖人之言,以學古為則,不能以實德弸其中,徒飾外以從俗徼譽者,豈不愧是翁哉?”嘆息而去。
齊人高啟聞其言足以自警也,遂書以為傳。翁姓沈,名繼孫。然世罕知之,唯呼為墨翁雲。

作品注釋

(1)槐市:漢代長安讀書人聚會、貿易之市,以其地多槐得名。後借指學宮、學舍。這裡為杜撰的地名。
(2)荊楚:指楚國,今湖北、湖南一帶地區。
(3)奚汲汲:奚,哪裡。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4)躬:親自。
(5)異:感到……奇怪。
(6)黧(lí):色黑而黃。
(7)危:高。
(8)墨瀋:墨汁。
(9)屨(jù):用麻、葛等製成的鞋。
(10)誚(qiào):譏諷。
(11)賈:錢
(12)玄圭:黑色的玉。
(13)炫璞而市鼠臘:比喻有名無實。《戰國策·秦策三》:“鄭人謂玉未理者璞,周人謂鼠未臘者璞。周人懷璞過鄭賈曰:‘欲買璞乎?’鄭賈曰:‘欲之。’出其璞,視之,乃鼠也。因謝不取。”
(14)泚然:冒汗的樣子。
(15)儕(chái):同輩。
(16)弸(péng):充滿。
(17)徼(jiǎo):求。

作品譯文

墨翁是吳槐市裡的人。曾經遊走的了荊楚這個地方,一次,他遇見有人傳授古代造墨的方法,於是說:“我如果賣這種墨的話,就完全可以有錢讀書了,何必像現在這樣急急切切地到處奔走呢?”於是就回家了,在自家門上寫上了“造古法墨”幾個字。親自操持杵臼等工具制墨 ,雖然他手背龜裂面色黑黃,但是他的形貌奇特古怪,穿著寬大的衣服,戴著高高的帽子。人們望見他,全都認為他是一個奇特的人。他經常研磨很多墨汁,醉酒後愛好給他人寫一尺見方的字,所寫的字非常壯美。所製作的墨,有一定的價錢。價錢不合適,就不賣。所以別人的鋪子裡人總是很多,而他的店鋪的人卻很稀少。
有一鄉客譏諷他說:“ 即使你的墨汁好,如果賣不出去有什麼用?”墨翁說:“ 唉!我的墨用的是上好的材料,做墨用的力也特別辛苦,就因為它製作的艱難,所以我不想賣出它太容易了啊。現在那些追逐利益的人,用一些鄙俗的方法隨意製作,在用低廉的價錢誘惑百姓, 看它雖然像黑色的玉,試用它卻如土炭一般,我私下認為這是可恥的事。假如我要是想效仿他們這種制墨賣墨的行為,那就是對外打著賣古代墨汁的旗號,而內里卻拿著今天的不好的出賣,這么做可以嗎? 再說,我的墨雖然賣不出去,可是看我的箱中,那些黑黝黝的墨汁還在,我有什麼可悲傷的呢?”那鄉客聽這些話後說:“ 我們這類人吟誦著聖人的言論,嘴裡充滿著高尚的品德,僅僅是裝飾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譽的人,面對這位墨翁,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說完,嘆息著離開了。
齊人高啟聽聞墨翁的話,認為足夠自我警醒,就寫下來為他作小傳。老翁名叫沈繼孫。但世人很少了解他,只是稱呼他叫墨翁。

作者簡介

墨翁傳墨翁傳
高啟(1336~1374),明代詩人。字季迪,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元末曾隱居吳淞江畔的青丘,因自號青丘子。明初受詔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編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給。後被朱元璋借蘇州知府魏觀一案腰斬於南京。高啟為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中四傑”。其詩雄健有力,富有才情,開始改變元末以來縟麗的詩風。學詩兼采眾家之長,無偏執之病。但從漢魏一直摹擬到宋人,又死於盛年,未能熔鑄創造出獨立的風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詩質樸真切,富有生活氣息。弔古或抒寫懷抱之作寄託了較深的感慨,風格雄勁奔放。有詩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鳧藻集》,詞集《扣舷集》。
高啟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為本,兼受釋、道影響。他厭倦朝政,不羨功名利祿。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受,被賜金放還;但朱元璋懷疑他作詩諷刺自己,對他產生忌恨。高啟返青丘後,以教書治田自給。蘇州知府魏觀修復府治舊基,高啟為此撰寫了《上樑文》。因府治舊基原為張士誠宮址,有人誣告魏觀有反心,魏被誅;高啟也受株連腰斬。
高啟青年時代即有詩名,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中四傑"。其文學思想,主張取法於漢魏晉唐各代,師古之後成家,認為要"兼師眾長,隨事模擬,待其時至心融,渾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執之弊"(《獨庵集序》)。但他死於盛年,尚未能夠達到自成一家的目的。他的詩體制不一,風格多樣,學習漢魏晉唐諸體,均有模擬痕跡。不過他才思俊逸,詩歌多有佳作,為明代最優秀詩人之一。
高啟作官只有三年,長期居於鄉里,故其部分詩歌描寫了農民勞動生活,如《牧牛詞》、《捕魚詞》、《養蠶詞》、《射鴨詞》、《伐木詞》、《打麥詞》、《採茶詞》、《田家行》、《看刈禾》等。這些詩沒有把田園生活理想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階級剝削和人民疾苦。如《湖州歌送陳太守》寫:"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蕪,下田沒,中田有麥牛尾稀,種成未足輸官物。侯來桑下搖玉珂,聽儂試唱湖州歌。湖州歌,悄終闋,幾家愁苦荒村月。"又如《練圻老人農隱》、《過奉口戰場》、《聞長槍兵至出越城夜投龕山》、《大水》等詩,還描寫了農民在天災兵燹下的苦難。這些作品,是高啟詩歌中的精華部分。
高啟詩中十之八九是個人述志感懷、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之作。這類詩歌,有時也對統治階級微露諷刺。如五古《寓感》其七云:"大道本夷直,末路生險□,杯酒出肺肝,須臾起相疑。田□排竇嬰,趙高誣李斯。傾擠不少假,權寵實災基。"對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進行了揭露。又如他去官後的《太白三章》之三:"新豐主人莫相忽,人奴亦有封侯骨。"實際上是譏諷明朝新貴的。但高啟思想比較複雜,他也寫了不少感沐皇恩、遁世消極的詩,未能擺脫自身的階級局限性。
高啟詩在藝術上有一定特色。首先,他的某些詩崇尚寫實,描摹景物時細緻入微。如"江黃連渚霧,野白滿田冰";"鳥啄枯楊碎,蟲懸落葉輕";"犬隨春□女,雞喚曉耕人"等句,均產生於生活實感,新穎逼真。其次,注重含蓄,韻味深長。如《鑿渠謠》:"鑿渠深,一十尋;鑿渠廣,八十丈。鑿渠未苦莫嗟吁,黃河曾開千丈余。君不見,賈尚書。"只是寥寥數句,收煞處戛然而止,給人以深遠的回味。再次,用典不多,力求通暢,有些只有數句的小詩,更具有民歌風味。如《子夜四時歌》之二:"紅妝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明白如話,親切動人。這些詩的創作,與他鄉居時多與下層人民接近有關。高啟的詩,對明代詩歌影響較廣,以致有人把他譽為明代詩人之冠。
高啟也寫詞,大多內容平泛,情調低沉,遜於他的詩作。他的散文,獨創性不多,但《書博雞者事》一文很有光彩,它塑造了一個敢同豪紳鬥爭的義勇少年形象,語言凝鍊,情節動人,有唐人傳奇之風。
高啟著作,詩歌數量較多,初編有5集,2000餘首;後自編為《缶鳴集》,存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蒐集遺篇,編為《高太史大全集》,今通行《四部叢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據此影印。高啟的詞編為《扣舷集》,文編為《鳧藻集》,另刊於世。
後因為文章觸犯朱元璋,被腰斬與南京城!據傳說高啟被腰斬後並未死去,但是朱元璋親自監斬,高啟被攔腰截斷後,用手蘸自己的血連寫三個"慘"字.自此後朱元璋夜夜做噩夢不久就一命嗚呼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