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盈園

增城盈園

目的地站點:石山田站(增城) 目的地站點:石山田站(增城) 目的地站點:石山田站(增城)

簡介

盈園盈園
增城盈園是一個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及度假於一體的旅遊生態公園。盈園的總面積為1500畝,約100多萬平方米。其中園林面積占800畝,栽有15000多棵優良品種荔枝和5000多棵人參果、龍眼、芒果、石榴、楊桃、柿子等果樹。春華秋實,四季飄香,是品嘗荔枝和四季佳果的絕好地方。 盈園分為三大功能區:荔枝品嘗區、旅遊觀光區和度假區(在建)。荔枝品嘗區是園內漫山的優良荔枝;旅遊觀光區內的景觀以一條氣勢磅礴,長達半公里的景觀中軸線為主,其它景點沿兩邊分布。

主要景點

古門樓
古門樓古門樓
巍峨高大的古門樓雄踞在盈園的廣場,中央整座建築是仿天安門城樓的建築風格並結合嶺南古建築特色而建成,高25米,長62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用大理石和漢白玉石裝飾,開有三個拱門。中間大拱門的上方是中國書法協會會長啟功先生所題的"盈園"二字。金水橋

金水橋兩旁水池為荷花池,四周欄桿用漢白玉石砌成,欄桿雕刻主要採用了浮雕和透雕的手法。欄桿的柱頂和欄桿面雕成蓮花狀,雕刻手法純熟,工藝 精美,朵朵白蓮,出污泥而不染;荷花池中,荷香陣陣,沁人肺腑。池中養有萬條錦鯉,當有遊客前來餵食時,踴躍爭食,紅雲一片,場面壯觀。

仙姑台
仙姑台仙姑台
仙姑台,面積為1500平方米,按道教的乾坤八卦方位而建。仙姑台中央是高高聳立的何仙姑紀念像。紀念像連底座高15米。底座由大理石砌成,塑像內鑄青 銅,外貼金箔,手持蓮花,神態端莊。"何仙姑像"四字,由道教協會會長玉溪道人(閔智亭先生)所題。紀念像前有一石刻書,為宣統年間《增城縣誌》里的"何 仙姑記"文,記載著何仙姑的生平。另《全唐詩外編》、《中國人名大辭典》等史料書籍中都是何仙姑的生平記載。仙姑坊

走下仙姑台,延綿而上的登山石階每梯9級,共有133級。喻意長長久久,生生不息的意思。石階兩邊的大樹叫刺桐樹,鐵樹紅花,更顯得登山石階的氣勢非 凡。拾級而上,來到半山腰的仙姑坊,仙姑坊高13.8米,整個牌坊是用花崗岩石料打磨雕刻榫合而成的。特別是中間的兩根大石柱子高13.8米,是用整條石 料打磨而成,渾然一體,非常罕見。

仙姑祠

穿過仙姑坊,來到山頂的仙姑祠。仙姑祠是盈園景觀中軸線上的最高點,秉承嶺南廟宇的建築風格。大家看門口這副對聯:"仙氣長存荔枝掛綠傳千載,靈光普 照俎豆馨香薦四時。"出自著名老中醫梁劍波先生的手筆。其大意是講何仙姑與掛綠荔枝的傳說。殿里供奉著一尊仙姑金身紀念座像。像高2.8米,神態端莊祥 和。左右有兩幅花梨木刻畫,右邊是"八仙過海",左邊是"麻姑獻壽",刻工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四周的門窗是滿洲窗風格,窗格的玻璃上繪著與八仙典故相 關的圖案。殿內天花板及屋檐是嶺南派的手工彩繪的藻井和花紋圖案,雕樑畫棟,氣派非凡。左偏殿展示、售賣文房四寶和字畫;右偏殿售賣一些小商品等。

交通指南

自由行

1.公車線路:市汽車客運站-增城客運站慢線(無站牌,揚手才停,下車先通知)
目的地站點:石山田站(增城)
2.公車線路:東圃客運站-增城客運站線(無站牌,揚手才停,下車先通知)
目的地站點:石山田站(增城)
3.公車線路:滘口-增城線(無站牌,揚手才停,下車先通知)
目的地站點:石山田站(增城)
4.公車線路:羅沖圍-增城線
目的地站點:石山田站(增城)
5.公車線路:花都長途汽車站(農新路)-增城光明汽車站線
目的地站點:石山田站(增城)
下車後如何到景區:下車後往後走約1100米(乘坐計程車共行駛1.1公里,費用約9元)到增城盈園

自駕車

途經:廣汕公路--朱村鎮--荔城街--增城盈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