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萊蒙湖

塞納河·萊蒙湖

《塞納河·萊蒙湖》是中國作家郭宏安寫作的一本旅歐札記,主要有“巴黎人與書”、“塞納河畔訪書”、“巴黎一條街”、“巴黎穿衣談”等章節。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郭宏安,1943年生於吉林省長春市,1966年畢業於北大西語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國文學系,獲碩士學位。現為該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譯著有《病夫治國》、《大西島》、《夜森林》、《加繆中短篇小說集》、《惡之花》、《紅與黑》、《墓中回憶錄》、《雅克和他的主人》、《博納福瓦詩選》等,出版有《郭宏安譯文集》。

目錄

巴黎人與書
塞納河畔訪書
巴黎一條街
巴黎穿衣談
巴黎的狗
捷運眾生相
蓴鱸之思
話說西歐人的禮貌
乳酪的故事
栗子而曰“烤”
你吃你的魚,我吃我的鴨
餐桌上的水
在咖啡館裡寫作的大作家
斯丹達爾與旅遊
格朗貝島,大墳島
訪巴爾扎克故居
羅丹的巴爾扎克
雨果故居探奇
左拉百年祭
一張賀年片喚起的回憶
不朽者的“行頭”
電視:文學批評的新媒介
在視聽材料和信息化語言的交叉火力下
他拒絕了龔古爾獎
春天的第一個訊息
這裡曾是歐洲思想的熔爐
在小旅店裡
又聽見了鳥叫
沖雪而開的小花
雪落在萊蒙湖上
萊蒙湖上鳥趣
阿羅拉山房記
斯多法赫先生的花園
訪錫雍古堡
游聖皮埃爾島
登沃里昂峰
近睹塞爾文
日內瓦老城

書摘

我在巴黎的時候,去過一些作家和教授的家裡。他們各自家裡都有些什麼擺設,似乎已在記憶中淡漠了。惟對他們的書,我卻始終記憶猶新。有些人的書擺在並列在一起的若干大書櫃中,更多的人則是滿牆皆書,書架從地面一直伸到頂棚,一面牆,兩面牆,三面牆,甚至四面牆,都被開本不一的書籍蓋了個嚴嚴實實。他們的書大都多而全。我曾略微仔細地看過一位作家的書房。他的書中有一套最新的20卷本大百科全書,還有所有法國大作家的全集,也有莎士比亞等人的全集,此外,他還有時賢名流的著作和他自己的作品的不同版本。他每天就在這間四壁皆書的房子裡,坐在一張小小的寫字桌前。或讀書,或寫作,或沉思,或與友人傾談…… 
巴黎的街頭,常見有賣烤栗子的,十法郎可買得一包,約十數枚,不算太貴。栗子而日“烤”,這在中國人聽來是很新鮮的。中國人當然也會像清人吳喬那樣,“與東海諸英俊圍爐取暖,爆栗,烹苦茶,笑言飆舉……”然而上得市的卻是糖炒栗子,油亮油亮的,其香撲鼻;剝去皮,裡面的肉嫩而軟,吃在嘴裡又香又甜。法國人賣的是烤栗子。烤的方法極簡單,只需在火上架一鐵板,中有一圓孔(大概是為了觀察火候或添加燃料的),生栗子皮上打一十字花刀,置於鐵板上,不時地翻動。這樣烤出來的栗子自然沒有光澤,且多數有些發黑,顯然是烤糊了。吃起來嘛,栗子終歸是甜的,只是有些發乾。但法國人仿佛不大在乎,買的人不少;甚至有衣冠楚楚的雅人,也不時從口袋裡摸出一枚,剝了皮,放進嘴裡,吃得津津有味。
法國人是個講究美食的民族,他們肯定會欣賞中國人的糖炒栗子的,正如他們欣賞中國人的烹調一樣。然而他們吃的始終是烤(或煮)栗子。法國也是一個盛產栗子的國家,栗子曾經是一種基本的果腹之物,斯丹達爾在《紅與黑》中就寫道,貧苦農民“在冬季的黃昏,從田野回到茅屋,在家裡找不到一片麵包,連栗子和土豆也沒有”。“火中取栗”是他們的成語之一,可見他們對栗子是有相當的了解的。在生栗子上打一十字花刀以防爆,也見出他們的聰明。不過,他們的栗子的吃法竟始終這樣簡單。
他們也許是不會。其實栗子糖炒何難之有?無非是鐵砂拌上糖,與生栗子同置大生鐵鍋,加熱拌炒,隨時翻動,使之受熱均勻。掌握好火候,其功畢矣!我記得小時在東北吃過這樣炒的榛子,其味也極美,而看起來尤其漂亮,許多金黃髮亮的榛子粘在一起,一團一團的,小山也似,讓人一見就想吃。遺憾的是,此物已久違多年了。這樣的榛子法國自然也是沒有的,雖然他們有榛子。糖炒的做法一學就會,然而法國人竟沒有學。
他們也許是不屑。恐怕未必,法國人是很在吃上面下功夫的。試看他們的乳酪,花色品種居然有300種之多,麵條也有數十種。他們的炊具餐具更是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仿佛外科醫生的手術器械,名目繁多,各司其職,而這職又分得極細,有棉手套以防燙手,有團扇一樣的細眼紗罩以防油濺傷人,甚至有吃螃蟹的夾子,掏邊角蟹肉的錐子,等等。其用心可謂良苦!然而他們始終沒有在栗子上翻出花樣來。
他們也許是未曾想到。栗子之為物,小物也。烤也罷,煮也罷,炒也罷,反正是栗子,於是他們就滿足於烤。然而他們也許不知道,在中國除有糖炒栗子外,還有北京的栗子面窩頭、天津的栗羊羹,甚至可以人菜,如栗子雞之類。里昂地區雖有栗子鵝、栗子火雞,味道究竟不同。他們似乎的確未曾想到,正如他們不曾想到豬蹄可以做成美味一樣。他們先前也許吃豬蹄,可那是窮人的食物,有錢人不屑一顧,當然也想不到如何做好,直到現在,居民們還是不大問津。記得十幾年前,我在日內瓦一家商場裡買了兩隻豬蹄,一老婦人見了頗感驚奇,問我此物可食否,我答日此物非但可食,且是美味。老婦人半信半疑,問我如何食法,我詳細解說了一番,不過我相信,這老婦人未必有勇氣一試。糖炒栗子似同此理,他們沒有想到栗子可以炒,而且可以糖炒。
說起“炒”,我突然想到,這“炒”字非同小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法國人可以燉,可以燜,可以煮,可以煎,可以炸,惟獨不能炒。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炒鍋,他們有的是平底鍋。在出售中國貨的商店裡,炒鍋的品名被寫作wok,顯系外來語,任何一種法文辭典均不載,普通英文辭典也查不到,原來是出自中國的廣東音,可知炒鍋為中國人所獨有。有炒鍋還是沒有炒鍋,大不一樣。看中國廚師炒菜,可說是一大眼福。你看他急火熱油,唰地一聲將菜倒進鍋里,隨著吱吱的響聲,炒勺不斷翻動,然後一隻手端起鍋來顛幾下,菜翻起老高,裝盤即成,真可嘆日“近乎技矣”。試問平底鍋如何能炒?然而糖炒栗子正是用的這種尖底大鐵鍋。法國人縱有百種炊具,獨獨沒有中國人的炒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國人沒有炒鍋,如何炒得栗子?他們於是只好吃乾而且糊的烤栗子了。
要想吃到軟潤香甜的栗子,必先想到如何使栗子不乾不糊,然後才能想到糖,才能想到使之受熱均勻的鐵砂,才能想到便於翻倒的尖底鍋……法國人沒有糖炒栗子可食,多半是因為他們的想像力還有漏洞。至於這樣的漏洞要不要補,那可就不好說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法國人的烤栗子是可以永遠吃下去的,如同中國人不必急忙去吃什麼人的家鄉雞一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