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塞倫蓋蒂是坦尚尼亞西北部至肯亞西南部的地區,南緯1至3度,東經34至36度,面積30,000平方公里,約70種大型哺乳類動物和500種特有鳥類,半年一次的大型動物遷移是世界十大自然旅遊奇觀之一。這裡是非洲唯一仍有眾多陸地動物遷移的地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生態系統。
概述
東非大裂谷從坦尚尼亞穿過,形成南北走向的兩條平行裂谷,中間是一片水草茂盛的菜園,為野生動物的繁衍棲息提供了理想場所,這就是塞倫蓋蒂草原,也是塞倫蓋蒂國家野生動物園所在地。它以大群平原動物,特別是非洲大羚羊、羚羊和斑馬著稱。(電影《非洲大草原》就是講述這裡的遷徙故事)
國家野生動物園
塞倫蓋蒂國家野生動物園設於1941年,占地1.48萬平方千米,內有非洲最佳的草原及廣大的刺槐樹草原,是坦尚尼亞面積最大、野生動物最集中的天然動物園。動物園海拔900米-1800米,自維多利亞湖東南岸向東南方向伸展,長達160千米。其東部走廊地頻寬40千米,長160千米,北與肯亞與坦尚尼亞兩國的邊界。沿著東部走廊,有150萬頭非洲大羚羊,20萬匹斑馬,同樣眾多的羚羊及其他經此地遷徙的動物。
遷徙
在每年12月到次年5月的濕季里,獸群在公園的東南平原(塞倫蓋蒂平原)上棲息,隨後向西移至公園的稀樹草原再向北進入肯亞和坦尚尼亞邊界上的馬賽馬拉草原,並與11月乾季末尾時,折回公園的東南平原。
動物王國
這裡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棲息著世界上種類最多、數量最龐大的野生動物群。獅子、豹,斑馬、河馬,犀牛,長頸鹿,狒狒等數量眾多,已記錄鳥類有200多種。30年前,這裡還沒有大象的蹤跡,後因人口增多,大象也遷入園中。
羚羊
羚羊(英文中稱為“antelope”和“gazelle”)體型小或中,體形優美,常常5-10頭成群生活,有時也一群達幾百隻。它們棲息在塞倫蓋蒂平原上,機智勇敢,惹人喜愛,角通常呈里拉琴形。羚羊大約有12個種和50多個亞種,在非洲生活的主要有蒼羚,鹿羚,格蘭特氏羚,紅額羚羊等,其中蒼羚是最大的羚羊,分布在非洲北部。
斑馬
塞倫蓋蒂的斑馬,通常肩高120-140cm,各類之間類型不同,容易區分。它們身上有許多的條紋,每隻的條紋都不一樣。一般來說斑馬是社會性動物,習慣群體生活;規模較小的群體由一隻雄性斑馬及若干只雌性組成家庭群活動,較大的則由幾百隻斑馬組成。斑馬不太擅長奔跑,沒有固定的棲居地,過著遷徙性的生活。常於牛羚羊混合成群,除了斑紋之外,斑馬還有立起的鬃毛。
角馬
角馬(Wildebeest,學名Connochaetes),也叫 牛羚。角馬的頭粗大而且肩寬,很像水牛;後部纖細,比較像馬;頸部有黑色鬣毛。全身有長長的毛,光滑並有短的斑紋。全身從藍灰到暗褐色,有黑色的臉、尾巴、鬍鬚和斑紋,顏色也因亞種、性別和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角馬有飄垂的鬃須,長而成簇的尾,雌雄兩性都有彎角,雄性的又寬又厚,非常光滑,一般雄性角長55~80cm,雌性角長45~63cm,角馬由此得名。雄性角馬重200~274kg,高125~145cm,雌性角馬重168~233kg,高115~14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