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塞下曲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塞下:即塞下曲,樂府舊題,多反映邊庭戰事及征夫思婦之苦。
⑵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發源於山西,流經華北平原。
⑶秦兵:唐都在關中,是秦朝舊地,所以稱唐軍為“秦兵”。半不歸:一半回不來,指戰死。
⑷鄉信:家鄉來信。
⑸猶自:仍然。寒衣:禦寒的衣服。
白話譯文
昨夜一場大戰就在桑乾河北,秦兵戰亡過半再不能把家歸。
可是早上有家鄉寄來的書信,還給他們捎來了過冬的寒衣。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而作者是否經歷桑乾河夜戰也不得而知。為時八年的安史之亂從根本土動搖了唐代帝國大廈賴以生存的基礎,元氣大傷的結果,波及到邊庭戰事屢屢失利。八世紀後期,唐王朝與契丹、奚連年戰於桑乾河附近,作者可能是借桑乾河夜戰表達對唐王朝對外戰爭的一些看法。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前兩句僅用十個字描寫了發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戰。這次夜戰的結果,使得半數左右的戰士再沒有回來。這種情形是戰爭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實的悲劇。此詩僅用純客觀的敘事,真實地反映一場戰爭。表面看來,作者對此戰爭未附以感情色彩,但從他描寫戰爭造成的慘重傷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是不贊成這場戰爭的。另外,詩人說的是桑乾河“北”而非“南”。倘若是在河的南岸作戰,那主要是防守;如今卻打到了河的北岸,那就是主動方了。主動出擊而被打敗,其責任在於攻方的決策者、指揮者。這便給與了上層統治者無聲的批評。由於作者許渾生活在中唐時代,唐朝已日益走下坡路,邊塞詩多染上了時代的感傷情緒。此詩基調是淒婉、哀傷的。唐代詩人寫邊塞戰爭,一般習慣於以“漢”代“唐”,但許渾在這裡用了“秦”,主要原因是考慮到用“漢”在音律方面犯了“孤平”。從另一方面,將唐王朝比做“暴秦”,或許也折射出對統治者的不滿。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這兩句運用“以一總萬”的手法,在成千上萬的犧牲者中挑出某一位戰士,寫在他犧牲的次日早晨有家信寄來,信中告訴他禦寒的衣服已經寄出。上半首簡單敘述了一次慘重的邊塞戰爭,下半首說戰士的家人來信寄冬衣的事。都不是什麼特殊的內容,勾勒得也非常簡單平實,但這兩個場面緊密地安排在一起卻產生了強烈的效果:一夜之隔,頓成陰陽之隔。僅僅差了一個晚上,寄給戰士的家信戰士再也看不到;信中說縫製的禦寒衣服也已寄出,可是再沒有人收取它了。此時此刻,陣亡的戰士其屍骨拋擲在昨夜的戰場,再也不需要寒衣,再也不會感受到親人的眷念之情了,而家人卻仍翹首以待,等待他的回信,等待他報以平安,等待他某一天從戰場歸來……悲劇效果就這樣由於結構安排而產生。猶如電影中的蒙太奇,死亡與等待在同一個時間裡交疊,讓觀者陷入思考,對犧牲者和家屬寄予深刻的同情,同時批評殘酷的戰爭。
這首詩詩人不發任何議論,而傾向性卻從作者提煉出來的典型事件上自然地流露出來,短小中見深刻。藝術風格顯得自然、平淡、質樸。但平淡並不淺露,思想深刻,耐人尋味,又能平中見奇,善作苦語,奇警動人。
名家評價
宋·范晞文《對床夜語》:用物而不為物所贅,寫情而不為情所牽,李、杜之後,當學者許渾而已。
明·高棅《增訂評註唐詩正聲》:顧云:言外有死生之意。
明·唐汝詢《唐詩解》:此與陳陶《隴西行》意同。陳語神,許語質,非蹈襲也。
明·黃生《唐詩摘鈔》:與“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同一苦語,此處較不忍讀者,以實境比虛情更慘也。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黯然魂消(末句)。
清·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刺骨語(末二句)。
清·李鍈《詩法易簡錄》:借寄寒衣一事,寫出征人死別之苦,卻妙不犯盡。
清·紀昀《刪正二馮先生評閱才調集》:紀昀:此首卻渾健,“猶是深閨夢耿人”意。
清·馬沅《唐絕詩鈔略》:許培榮云:“夜”字、“朝”字、“猶”字、“自”字,與得酸楚不可言。
清·孫洙《唐詩三百首》:格意直追初唐。
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全篇又不盡老成,未能如五絕之“夜戰桑乾北”、七絕之“勞歌一曲解行舟”、五律之“紅葉晚蕭蕭”全局俱動,為晚唐之翹楚也。
清·朱寶瑩《詩式》:首句言戰。二句承首句,言戰未已。三句“朝”字應上“夜”字,此句意義全在下句。四句寫足上句意,虛神又在“猶自”二字。渾雄。
近代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唐代回紇、吐蕃迭擾西北,征戍頻頻。詩言沙場雪滿,深夜鏖兵,迨侵曉歸營,損折已近半數;而秦中少婦,猶預量寒意,遠寄衣裘,不知夢裡征人,已埋骨桑乾河畔矣。若張籍詩“欲祭疑君在”,韋莊詩“猶是春閨夢裡人”,則全軍皆墨,詩尤沉痛。
作者簡介
許渾(?—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陸,寓居潤州丹陽(今屬江蘇),遂為丹陽人。武后朝宰相許圉師六世孫。文宗大和六年(832)進士及第,先後任當塗、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間入為監察御史,因病乞歸,後復出仕,任潤州司馬。歷虞部員外郎,轉睦、郢二州刺史。晚年歸丹陽丁卯橋村舍閒居,自編詩集,曰《丁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