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生態經濟價值的可持續經濟發展

基於生態經濟價值的可持續經濟發展

《基於生態經濟價值的可持續經濟發展》是 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德勝,李純青,文根第。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基於生態經濟價值的可持續經濟發展基於生態經濟價值的可持續經濟發展

此書在對經濟成長理論和經濟周期理論進行綜述的基礎上,對中國GDP的增長率、產業結構、匯率制度和外匯儲備貨幣政策價格水平、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體系等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本研究的主要創新性工作和創新點如下:

一、最終消費需求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在50%左右,處於世界較低水平。資本投入對總產出的貢獻度達53.3%,超過了勞動、技術等要素之和。

二、國際比較分析表明:目前我國三大產業結構狀況大體相當於已開發國家工業化加速發展時期。中國經濟成長已經從“輕工業”時期進入“重工業”時期。2006年我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77%、64.67%和25.66%,經濟成長對第二產業的依賴性過高。

三、運用改進的阿格沃爾模型對中國外匯儲備適度規模進行測度。實證結果表明:從2005年7月匯率體制改革以來,截止到2007年6月,測度出的中國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累計增加額大約為2620.32億美元左右,而在此期間,中國的實際外匯儲備已經累計增加了5998.92億美元。匯率制度隨著國家經濟規模的增大,逐漸由固定匯率制度向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最終向自由浮動匯率制度發展。

四、我國的貨幣乘數有明顯持續上升的趨勢,2006年為4.64倍;外匯占款占基礎貨幣的比重在2006年達到了97%,成為貨幣供應的最主要驅動因素。鑒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應選用M,作為貨幣擴張和通貨膨脹水平的評價指標。

五、1991—2006年期間、1995—2006年期間和2005年以來,我國股票市場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貢獻作用分別為0.0845、0.1337和0.1951;1993—2006年期間,我國股市市場對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率為0.343;中國的股票價格指數與1年後的消費物價指數的相關性為21%;房地產價格指數與1年後的消費物價指數的相關性為13%。

六、依據社會保障水平測定模型,我們測度出:2006年的適度保障水平為[10.06%,11.93%],2010年的適度保障水平為[11.86%,13.73%]。

本書提出了提高勞動、技術等生產要素和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水平、控制官方外匯儲備過度增長和漸進增加匯率的浮動水平、構建包括M,的物價預警先行指標體系、大力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漸進提高社會基本保障水平等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

李純青,女,漢族,1970年10月生,河南省南陽市人,博士西安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教授、院長。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目標、技術路線和研究思路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關理論基礎

第一節 經濟成長理論

第二節 經濟周期理論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中國高速增長的GDP

第一節 GDP的概念闡釋與測算方法

第二節 中國GDP增長分析

第三節 中國GDP高速增長的可持續性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國的產業結構分析

第一節 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分析

第二節 產業結構的國際比較

第三節 中國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中國的匯率制度安排和外匯儲備管理

第一節 中國的匯率制度安排分析

第二節 中國的外匯儲備分析

第三節 中國的外匯管理制度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中國的貨幣政策分析

第一節 貨幣供應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中國貨幣供應分析

第三節 中國貨幣政策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中國的價格水平分析

第一節 價格的相關概念闡釋

第二節 價格水平的測度

第三節 中國價格水平測度的改進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中國的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體系分析

第一節 中國的居民收入分析

第二節 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創新性研究與政策建議

第一節 創新性研究

第二節 政策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一、研究背景

(三)中國的經濟成長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成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1978—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長,經濟總量翻了三番以上,增長了7.5倍;經過29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的GDP總量已經是世界GDF’總量排名第4位的國家;根據2002年世界銀行的數據,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1980~2000年,中國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為14%,僅次於美國,居於世界第二位,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之一。在近現代世界經濟發展史上,能在1/4個世紀的時間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現象,屈指可數的也只有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20世紀初期的美國以及戰後的日本與德國,但它們都沒有像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能夠在27年當中保持了年均近lO%這樣一個奇蹟般的高增長速度。

根據經濟發展規律,一個國家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以後,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會遇到一定的障礙。因為資源是稀缺的,一個經濟體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後,加劇了資源的稀缺性,提高了稀缺性資源的價格,增加了產品的生產成本,從而使產品的供給能力趨於下降;而且生產要素存在著邊際效率遞減的規律,使得經濟成長的高速度趨於回落在所難免。

但問題是我國目前還是一個開發中國家,我國與已開發國家仍然有較大的差距。如果我國不能保持較高的經濟成長速度,很難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更談不上追趕了。

在經濟成長過程中隨著改革的深入和推進,原有體制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許多問題和矛盾逐漸得到解決,但有些深層次、結構性的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反而逐步凸顯,如收入差距不斷擴大、資源浪費、環境惡化等等。這些矛盾和問題如果不認真加以對待和處理,任其發展下去必將使矛盾不斷激化,阻礙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進一步增長。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