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簡介
中文名稱: 基多古城
英文名稱: City of Quito
國家: 厄瓜多
所屬洲: 南美洲
厄瓜多首都基多坐落在海拔3,000米的安第斯山脈的高原上,一度是個引人注目的歷史中心,因此而於1978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中贏得了一席之地。
從前,據說西班牙貴族會要求建築師給他畫一張周圍有房舍的四方形大庭院平面圖。在基多這一歷史中心以及舊城四郊,即便在今天也依然還保留著若干幢這種類型的白房子,矮矮的,房頂蓋著因年久而褪色了的紅瓦。每幢房子都有一扇鐵木結構的大門,通向寬敞的內院,院內的噴水池周圍用灰色鋪路石嵌入黃色牛骨組成各種幾何形圖案。“大宅院的主人”通常是騎馬進出院子的,他的佃農們也得在那兒卸下他們用車馬馱載來的農作物。庭院四周的房舍都有帶柵欄的窗戶。黃昏時分,女孩子們來到視窗,以求暫時躲避一下她們那種單調乏味、與世隔絕的生活,或來聆聽講究形式的求婚者向她們唱的小夜曲。
很難說這種建築類型是緣起於一種特定的城市規劃構想呢還是引發出了那種城市規劃構想。可以確定的是,西班牙征服者即便沒受過此類教育,也都是些天生的城市規劃人員。無論是在這裡,還是在美洲其他城市,他們全都首先圈出一塊像庭院那樣四方形的中心地帶,在四周建一座教堂、一座總督官衙、一座主教宅邸和一座市府大廈。然後,在征服者與宗教當局瓜分完土地之後,他們才著手繪製正常的街區布局圖。為了重現古城基多的某種風貌,市政當局正在恢復某些街道原先使用的街名:鐵匠鋪街、寶石匠街七十字架街;嘆息高地、急流高地、靈魂十字街頭、聖母十字街頭、蛤蟆十字街頭。這些狹窄的街道是專為通行馬匹和大車設計的(值夜街是一條曲曲彎彎的小巷,有老式街燈照明,甚至連火車都進不去),今天的公共汽車幾乎得擦牆而過。
從市中心起到近郊四野,沿著該城不拘一格的輪廓線,一條條窄窄的街道,兩邊布滿幢幢小屋,像叉開的手指那樣,曲曲彎彎伸展開去,直達幾近3000米的雲端高處。也許是空氣稀薄的緣故,才使基多人採取了那種慢節奏,給人留下了那么閒暇的時間感,以致亨利·米肖會說:“我們在那兒全都抽上了高原鴉片,輕聲說話,小步走路,呼吸短促。那兒的狗很少吵架,孩子們也很少打架吵嘴,很少笑聲。”
基多市長一度決定將住宅牆壁刷成白色,門窗的木結構部分則刷成藍色,致使該城有點類似於(僅指這一方面而言)地中海城鎮。後來,不知是誰想起了18世紀時市中心的一些主要建築都曾將臨街的一面作過彩繪(1757年,一位旅遊者曾有記述,說“街面房從上到下刷成五顏六色者並非罕見”),於是牆面又被刷成了黃色、綠色或藍色。但另一方面,在城北住宅區的現代公共建築中,主導色卻是混凝土的灰色和玻璃窗的煙色,為的是好抵擋住或許因藍天伸手可及而特別耀眼的陽光,這與世界其他同緯度地區的情況頗不相同。
古城特色
一、權力的象徵。
市長廣場,也名獨立廣場(因為1906年在此處建起了獨立紀念碑),或乾脆就叫大廣場,是基多城市生活的象徵。人們昔日來此交換政治傳聞和流言蜚語,傳播不同意見,打水,聽管弦樂隊演奏或擺好姿勢照相的這一場所,已變得比過去更為自由、開放而寧靜。一度將廣場團團圍住,像監獄那樣的鐵柵欄已被拆除,噴水池開放,花輔片片,長椅上坐著退休人員和過往閒人,景色美麗宜人。
廣場一側是大教堂。原先那是座不起眼的灰泥建築,自16世紀以來一直不斷在擴建、修繕和裝飾。教堂的花格鑲板平頂是西班牙摩爾人原作的複製品,建於19世紀中葉。與墨西哥和利馬的那些大教堂相比,它儘管只能稱作“灰姑娘”,但卻與其他基多的教堂一樣,都有一處鍍金祭壇,咄咄逼人的耀眼光彩征服了來訪者,也與其虔誠信徒的貧窮以及躑躅於大門口的那些衣衫襤褸的乞丐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在作為神權象征的大教堂對面,則是作為教會權力縮影的大主教宅邸。建築物正面用羅馬數字鐫刻有1852和1920兩個日期。這座新古典主義建築物一個出人意表的特徵,就是在頂樓建有涼廊,廊柱對稱,由欄桿連線,每根柱頭均有三角形頂飾。
總督府第同樣也是新古典主義建築,在宏偉的樓梯間的每一側,都另有內院。建築物正面飾有呈四方形的巨大的多利斯柱廊,兩翼建築均蓋有三角形楣飾。它落成於1830年,恰逢厄瓜多共和國宣告成立,遂成為殖民時期的最後一項建築工程。有塊標牌指出了在1875年,神權暴君被一個好猜疑的丈夫(儘管其動機並非一定就是出於猜疑)揮舞砍刀刺殺的地方,那暴君後來又被穿上禮服,抬上寶座,在大教堂主持了他自己的葬禮。
建築物的下層--據說那兒的石塊是從遙遠的一處印加遺址運來的--則是許許多多的小店鋪,出售紀念品的小商販們會向你兜售廉價物品,甚至仿製的“乾縮頭顱”,那都是當地傳統手工藝人的粗劣作品,他們世代相傳,就用金銀、金屬絲、熟鐵、木頭、蜂蠟和植物象牙來生產這些千奇百怪的玩意兒。
命運多變跌宕起伏得最厲害的一座建築物則是市府大廈。1538年,它最初是“國王土地上的一座小屋”,對於黃金遍地肥得流油的一座城池來說,它只不過是一處簡陋之極、尚堪一用的市政廳。它多次重建,直到完全拆除,遺址成了停車場。目前的這一建築建於1974年,其高度、色彩和面積大小均在努力與大廣場四周的其他建築保持和諧一致。
頗為奇怪的是,旨在重建這一歷史中心的一場運動,結果卻導致了驅逐在大門入口處兜售布娃娃、緞帶、紐扣、鉤針、毛衣針,從而構成基多景觀令人備感親切的一大特色的那些印第安和混血婦女。而今,她們中僅只留下了五人,並且還轉移到了聖多明各廣場的入口處。在大廣場,有段時間取代她們的則是那些販賣電視機、打火機、眼鏡和隨身聽之類走私物品的行蹤不定的商人,以及賣香菸、口香糖、剃鬚刀片和獎券彩票之類物品的流動小販。
二、建築風格之集萃
大約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大廣場周圍建起了一大批風格各異的建築:有舊式大學,有不再是銀行的銀行,還有一家旅店,通常用來炫耀可以為顧客提供機會,“從他們的床上”就能鳥瞰廣場上舉行的閱兵、遊行和革命等各色景觀。這家旅店可以稱之為建築世界語的樣板:每一層建築的風格都不同,以致產生了一件被稱之為“極端有趣的折衷主義作品”。
一度曾是七十字街的加西亞·莫雷諾街,200來米的地段上就集中了自16世紀至20世紀的各式民用和軍用建築:拱、列柱、前廳、門廊。宗教建築的代表則是薩格拉里奧教堂、耶穌會教堂和聖弗朗西斯科教堂。它們全都藏有藝術珍品——著名的基多派繪畫、雕刻和金箔,那都是土著藝術家如長斯皮卡拉和潘皮特以及可與蘇巴朗相媲美的混血藝術家米蓋爾·德·聖地亞哥的作品。
聖弗朗西斯科教堂及其毗連的隱修院在基多市中心,占地三公頃。它們被戲稱為“安第斯山的埃斯科里亞爾”,雖說動工建造的時間要早於西班牙的埃斯科里亞爾--大約是在1535年12月6日西班牙人為基多奠基之後50天。據說,魔鬼在一夜之間就建成了教堂前庭,為的是重新抓獲擺脫了它控制的受苦靈魂。工程曠日持久地進行,弗朗西斯科的修士們又向管理五世要了許多錢款建築鐘樓,以致這位國王每天傍晚都要走上他在托萊多的王宮的露台極目遠眺,以為他能看到遠處的鐘樓。後來,一次地震使鐘樓化為烏有,只剩下一堆瓦礫。
在教堂同心半圓形台階精工巧作的階石上,出售形形色色的表示宗教信仰的產品:香、聖牌、神像、裝飾蠟燭。而在寬闊的廣場上,直到二十世紀初一直還有水車來噴泉處裝水,然後挨門挨戶賣水,如今更是各色人等,來來往往,其中包括亨利·米肖看到過的那些印第安人,“粗壯、大頭、小步走路”,套首藍色、紅色或灰色的南美披風,肩扛背馱著冰櫃,或用繩索緊套在前額上運送碗櫃。耶穌受難節那天是修士們懺悔的高潮,一隊隊頭戴風帽的人行進著,用皮帶或鏈條抽打自己,這是與自我表現型受虐狂不無關係的一種懺悔形式。
三、壯麗的山地背景
皮欽查頂峰守護神以及構成安第斯山脈一部分的皮欽查山,為基多提供了壯麗的背景。傍晚,從伊奇姆比亞或帕內西略頂峰——印第安人去那兒禮拜太陽神,那兒並豎立著一尊有翼聖母瑪麗亞雕像--往下看,基多城頗似一張由光線劃成的西洋棋棋盤,上面撒滿了紅黃綠各色光點。而從聖胡安高地往下,則是光的冰川,那兒是貧民和從農村地區大批擁入的流離失所者的聚居地,至今光禿禿一片。
誠然,人們已經修建了隧道、草草完工的微型高速公路、平面或非平面的十字交叉口、超級市場、辦公大樓以及沒有人情味兒的旅館,但那只是在城北居住區,那裡與教科文組織所宣布的“人類的共同遺產”的一部分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只除了靠近大山。基多頑固地拒絕任何類型的現代化,仿佛希望繼續頂載“美洲的佛羅倫斯”或“熱帶的羅馬”的桂冠似的,但它之所以獲得這些頭銜,僅只是靠了地理環境。其他稱謂還有:“基多——咫尺之遙”,或都如一首古老民謠的疊句所說的那樣,“地上有基多,天上有扇窗,為的看基多”,都說明它靠近蒼天。有部影片,說一個強盜夢想著幹完最後一件勾當,然後去基多隱居,因為“在那兒你可以用手摸到星星。”還有人把基多稱為“上帝的臉”。或許是吧,但那是一副多么陰沉的面孔呀,就像那些瘦骨嶙峋的小女孩的面孔似的,儘管在夜風中凍得瑟瑟發抖,她們仍緊靠著餐廳的大門,以便向食客和過往行人兜售跟她們一樣暗淡無光,也跟她們一樣過快凋謝了的花束。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厄瓜多的首都基多城海拔2850米,是16世紀在印加城的廢墟上建立起來。儘管經過1917年的地震,基多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改變最小的歷史中心。聖弗朗西斯修道院和聖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亞耶穌大教堂和耶穌會學院,連同這些建築華麗的內部裝飾都成為了“基多巴洛克風格”的純正典範,將西班牙完美地融合了義大利、摩爾、佛蘭芒和當地藝術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