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社演出的劇目多數是易俗社改良或新編劇本,主要有《三滴血》、《韓寶英》、《三搜府》、《軟玉屏》、《蝴蝶杯》、《優孟衣冠》、《還我河山》等。每年除春節前後在自己固定劇場演出外,其餘時間多在外流動演出。1949年,培風社被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三軍文工隊收編,後隨軍西進河西走廊,改編為甘肅張掖地區秦腔團。
相關詞條
-
南劇
南劇音樂主要由“南路(似‘二簧’)”、“北路(似‘西皮’)”、“上路(梆子腔)”3大聲腔組成。南路聲腔源於楚調,與湖南荊河漢戲有淵源關係;北路聲腔由“秦...
簡介 藝術特徵 社會價值 發展 現狀 -
白楊劇社
白楊劇社創建於2000年10月,是以弘揚民族精神為前提,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為己任,豐富大學生課餘文化生活為主要目的的大型文藝性學生組織。
劇社理念 劇社宗旨 組織構成 社內建設 演出回顧 -
晨暉劇社
晨暉劇社隸屬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旅遊學院社團聯合會,成立於2005年,原名藝寨舞台劇社,後改名為晨暉話劇社。
社團簡介 話劇介紹 歷屆社長 曾獲榮譽 媒體報導 -
安徽廬劇
廬劇,舊稱"倒七戲",俗稱“小戲”、“禱祭戲”、“小倒戲”、“小蠻戲”、“廬江戲”,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廬劇流行於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和大別山區...
歷史溯源 傳統劇目 藝術特色 藝術獨特性 傳承 -
秦劇
秦劇是甘肅起源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地方戲曲。秦劇源於古秦州天水,並因此而得名,它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隋,完整於唐,廣傳於明,盛行於清,後來流...
基本信息 代表作品 主要作品 寧夏秦劇 -
雲南花燈劇
雲南省花燈劇是雲南省各地花燈劇的統稱。流傳於雲南全省及貴州的盤縣、四川的會理一帶。花燈在長期流傳中,由於地區不同,先後形成9個支派:昆明、呈貢花燈,玉溪...
概述 簡介 燈劇說明 -
白劇
1949年後,以吹吹腔為基礎,吸收白族曲藝“大本曲”的曲調,得到進一步豐富提高,改稱“白劇”。唱詞形式基本上用白族詩歌常用的“山花體”用白語和漢語演唱,...
分布地區 取材 民族特色 代表曲目 唱詞格式 -
曲子劇
新疆曲子劇俗稱“新疆小曲子”,是由陝西曲子、青海平弦、蘭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後,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樂藝術,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地...
概述 歷史沿革 藝術特點 角色行當 -
高培支
高培支(1881~1960)名樹基,字培支,別號悟皆。祖籍陝西富平,生於陝西隴州(今隴縣),後定居西安。一生共編五十四個劇目。1960年1月3日逝世。
人物經歷 作品簡介 事跡 高培支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