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集》

《培根隨筆集》

《培根隨筆集》是培根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發行的一部圖書。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培根隨筆集》 培根隨筆集

·頁碼:192 頁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9787020071357
·條形碼:9787020071357
·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
· 中文:中文
·叢書名:名著名譯插圖本·精華版
· 外文書名:Bacon's Essays

內容簡介

《隨筆集》共五十八篇,內容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喜愛。培根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對談及的問題均由發人深省的獨到見解。
從“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愛哲學的培根。從“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的培根。從“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從“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從“論作偽與掩飾”、“論言談”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工於心計、老於世故的培根。

作者簡介

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文學及、法學家、政治家,著有《學術之進步》《新工具》《新大西島》和《隨筆集》等。
曹明倫(1953-),四川自貢人,北京大學博士,四川大學教授。主要譯著有《愛倫·坡集》《弗洛斯特集》《威拉·凱瑟集》《司各特詩選》等。

編輯推薦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家、哲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裡,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的一生是追求知識的一生,也是追求權力的一生。作業一個兼哲學家、文學家、法官和政治家於一身的培根,其思想複雜,面目多變。我們從這本薄薄的《隨筆集》中,能讀出種種味道,你可以把它當作生活交友的教科書,也可以把它看成混跡官場的厚黑學。

目錄

第1篇論真理
第2篇論死亡
第3篇談宗教之統一
第4篇論復仇
第5篇論厄運
第6篇論偽裝與掩飾
第7篇談父母與子女
第8篇談結婚與獨身
第9篇論嫉妒
第10篇論愛情
第1l篇論高位
第12篇說膽大
第13篇論善與性善
第14篇談貴族
第15篇論叛亂與騷動
第16篇談無神論
第17篇說迷信
第18篇論遠遊
第19篇論帝王
第20篇論進言與納諫
第21篇說時機
第22篇論狡詐
第23篇談利己之聰明
第24篇談革新
第25篇談求速
第26篇談貌似聰明
第27篇論友誼
第28篇談消費
第29篇論國家之真正強盛
第30篇談養生之道
第31篇說疑心
第32篇談辭
第33篇談殖民地
第34篇論財富
第35篇論預言
第36篇論野心
第37篇談假面劇和比武會
第38篇說人之本性
第39篇談習慣和教育
第40篇談走運
第41篇論有息借貸
第42篇論青年與老年
第43篇論美
第44篇論殘疾
第45篇說建房
第46篇說園林
第47篇說洽談
第48篇談門客與朋友
第49篇談求情說項
第50篇談讀書
第51篇論黨派
第52篇談禮節與俗套
第53篇談讚譽
第54篇論虛榮
第55篇談榮譽和名聲
第56篇論法官的職責
第57篇談憤怒
第58篇談世事之變遷
……
[看更多目錄]

序言


弗蘭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是英國傑出的哲學家和文學家。他於一五六一年一月出生在倫敦一個官僚家庭,十二歲時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Cambridge),十五歲時作為英國駐法大使的隨員到巴黎供職,一五七九年因父親病故而辭職回國,同年入格雷律師學院(Gray’s Inn)攻讀法學,一五八二年獲得律師資格,從此步入浩瀚的學海和坎坷的仕途。培根在伊莉莎白一世時代仕途屢屢受挫,直到詹姆斯一世繼位(1603)後他才開始走運,一六〇三年受封為爵士,一六〇四年被任命為皇家法律顧問。一六〇七年出任首席檢察官助理,一六一三年升為首席檢察官,一六一七年入內閣成為掌璽大臣,一六一八年當上大法官並被封為男爵,一六二〇年又被封為子爵。一六二一年,身為大法官的培根被控受賄,他認罪下野,從此脫離官場,家居著述,一六二六年在一次冷凍防腐的科學實驗中受寒罹病,於同年四月去世。

雖說培根大半生都在官場沉浮,但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開始了他終生未輟的哲學思考和文學寫作。他才華出眾且雄心勃勃,立志要對人類知識全部加以重構,為此他計畫寫一套巨著,總書名為《大復興》(Instauratio Magna)。培根只完成了這一計畫的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兩卷本的《學術之進步》(The Advancement ofLearning,1605),書中抨擊了中世紀的經院哲學,論證了知識的巨大作用,揭示了人類知識不如人意的現狀以及補救的方法;該書的拉丁文版擴大成九卷,書名為《論知識的價值和發展》(DeDignitate et Augmentis Scientarum,1623)。《大復興》之第二部分是單卷本的《新工具》(novum Orgamlm,1620),這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學著作,在近代哲學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廣泛的影響。培根於一六二二年出版的《自然及實驗史》(Historia Naturalis etExperimentalis)可被視為《大復興》第三部分的序章。除此之外,培根的主要著作還有《論古人的智慧》(De Sapientia Veterum,1609)和《新大西島》(New Atlantis,1627)等等。

培根在文學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隨筆集》(Essays)。這本書一五九七年初版時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在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後的一六五七年,有一個Rawley版將培根的未完稿《論謠言》(Of Fame)作為第五十九篇收入其《隨筆集》,但由於該篇只有“啟承”尚無“轉合”,故後來的通行本仍多以五十八篇為標準。《隨筆集》的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對他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之見。《隨筆集》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歡迎,據說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這本書的薰陶。於今天的青年讀者,讀《隨筆集》就像聽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談,因為《隨筆集》里包含著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筆者認為譯散文作品的原則也應和譯詩原則一樣,即在神似的基礎上追求最大限度的形似。對譯文的語言表達,筆者每每有這樣一種考慮:若令原作者用中文表達其原意,他(她)當作何語?正是這種考慮使筆者將“It is a prince's part to pardon”譯成“高抬貴手乃貴人之舉”(見《論復仇》),或將 “Seek not proud riches.butsuch as thou mayest get justly,use soberly,distribute cheerfully,andleave contentedly” 譯成“千萬別為擺闊炫耀而追求財富,只掙你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施之有樂且遺之有慰的錢財”(見《論財富》)。這個譯本可謂筆者對.Bacon’s Essays之解讀,將其公之於眾是因為筆者相信自己讀有所悟,並相信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譯本對一般讀者了解培根的隨筆不無裨益。

相關詞條

圖書小說文學教育書籍

參考資料

1.噹噹網:www.dangdang.com
2.卓越網:www.joyo.cn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