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風村貌
埔埕村境地,南靠鐵卷山麓,北與五虎山隔溪相望,樟溪水養一方人,今日的埔埕村呈現出一派安定祥和的繁榮景象,新式樓房隨處可見,電視普及、電話程控,學校完善。
歷史人文
埔埕村舊屬永福縣管轄,舊稱永福縣十六都埔埕鄉(今永泰縣埔埕村)埔埕村現今居住著林、陳、鄭、汪四姓族人(作為埔埕出來的表示村上沒聽過汪姓,還有我們說埔埕村都是包括宏厝,上埕,中埕,埔埕,長尾埕,人口最多的林姓,其次黃陳,鄭姓,李姓,鮑姓,柯姓,有比較少,其他未知),人口最多的林姓族人,林姓祖先是商朝皇族人,昔商王子比干,遭紂不道,剖心而死,夫人陳氏、娠方三月,逃於長林山石室中生男泉。周武王賜姓林,林氏始祖祿公公元807年定居福州,後裔聖意公適居久波境(現今埔埕村)定居,繁衍子孫,相傳不息。
名勝古蹟
埔埕渡頭,乘渡船西北向盪槳上瀨百多米,有一布滿苔蘚三臨水崖壁,崖腳壁石深沒綠水潭中,崖壁上方刻著“龍津”二字,仰首赫然在目。當年石匠著力雕刻,故字跡蒼勁有力“入石三分”,手筆工整嚴謹,蘊涵龍飛鳳舞氣勢,雖經漫長歲月剝蝕,依然存留完好,是埔埕前身“龍津”境考證之一。
界石附近,溪水中有一突而露的鵝卵石玲瓏小島(鄉人稱之為“淳”,音“洞”)夏令時節,那是孩童淌水摸螺、嬉戲游耍,青壯年村民出水搏浪,解暑休閒的好去處。
境內村中央,有一人工挖掘的“蓮塘”,方圓約十畝,塘田常年蓄水充足,村民用以專門防止意外火災。同時又能抗旱灌溉田地。
井兜厝因屋前有一古井而得名,經考察,古井建於南宋丙午年間(公元1186年)距今有820年歷史;井旁有一矮墩(蘑菇狀)洗衣石槽,臼沿上刻著“慶元二年造”字樣,說明此槽造於公元1196年,該水井用花崗岩石條圈砌而成,井口成六邊形狀,因經歷悠久,井沿光滑異常。又因“吊桶”繩索長年磨擦井沿,故有凹陷寸許之條紋痕跡,井口直徑三尺多,周圍長約九尺三,井深四丈八尺左右,入夏,井水冰涼清爽,滋潤生津,寒冬溫馨宜人,沁人心脾。
聖公岩在鐵券山崖,崖上懸一石如刀削,狀如片瓦手伸,岩下蔭涼非常,酷暑天竟不寒而粟,現今廟宇重修,美麗壯觀,站在走廊平台邊沿,真有置身世外之感,有遊客即興朗聲吟唱曰“台上洞涼身納涼,崖下鳥飛人慾飛”。
樟溪對岸五虎山頂有“和尚岩”,挨近“和尚腳跟”有“尼姑岩”。兩個景致酷似和尚、尼姑。其間有一段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的民間桃色傳說。
埔埕民間習俗游龍(椽板龍)
一、分布區域
永泰縣梧桐鎮埔埕村,這裡地勢平坦、人口稠密,以林、黃、陳三大姓為主,約9000多人。
二、歷史淵源
椽板龍,據稱始於清康熙年間,距今有300多年歷史,乾隆盛世為其鼎盛時期。椽板龍原由一條條板凳連線而成,但因長時間舞動消耗體能太大,且動作笨拙不美觀,後改用椽板製作,這樣擺起來顯然輕便自如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埔埕民眾還時有舉辦這項活動。“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破除迷信”而被禁止。直至1998年,黨的農村政策寬鬆,農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又得以重新恢復。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民間常自發組織一些文體活動,其中以椽板龍最具特色,鄉間凡大型的喜慶活動,就有幾條椽板龍匯聚表演。
三、基本內容
椽板龍有長有短,長者32節,短者28節,每節長3.3米,厚2厘米,第一節接頭各留10厘米,鑽一直徑為3厘米的圓孔,裝上一根約60厘米長的短棒,供舞龍者使用,使整條龍轉動自如。每節還裝有4個高4O厘米,直徑20厘米的燈籠,每條椽板龍安裝的燈籠在百盞以上點蠟燭,燈籠上所書“三大駕”,即所拜祭的三個神靈:廣平尊王、林顯相公與鄭仙公。游龍開始時,前有一對大燈籠引路,接著鳴鑼開道,再下面是彩旗隊,然後是一個高舉龍珠的弓l龍人。舞龍人員的衣褲以黃色為主,鑲紅邊,著白色鞋。4條龍頭尾相接,長達400多米,龍身蜿蜒盤旋,400多盞燈籠燭光閃閃,十分壯觀。每條龍都配有幾套鑼鼓,並伴有踩高蹺、陸地行舟之類活動,場面宏大。游龍隊伍所到之處,家家點上香燭,燃放鞭炮,虔誠迎送。全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都融入這一活動之中。每年元宵地,埔埕村三姓民眾,歡聚一堂,共同舉辦一年一度的游龍活動,這一習俗數百年不改,足見埔埕村民風淳樸、百姓仁厚,三姓民眾團結友愛、和睦共處。現在游龍活動仍然是埔埕民眾增進友情,密切關係的一個重要紐帶。該村已申報“民間藝術之村”,旨在保留和繼承這一民間傳統藝術。
物產經濟
埔埕境地屬環球太平洋火山活動帶組成部分,中生代火山活動十分頻繁,境內陽光電站附近河床,長尾埕鳥田下地殼等處有溫泉,現今辦起了水產養殖場,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埔埕也是李果、青梅的盛產地,李果加工品“嘉應子”馳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