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城鄉數字鴻溝反映的是什麼問題呢?反映的是城鄉居民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這個過程中所存在的一個差距,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在信息技術方面的一個客觀反應。換句話說只要城鄉還存在差距,城鄉數字鴻溝必然存在,所以大家擔心了,要出大問題了。只要城鄉這個差距不消除,城鄉數字鴻溝依然會存在的。為什麼會出現城鄉數字鴻溝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簡單來講,最重要的一點它是以經濟發展和人民的收入水平的差距相關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得到了很快的發展,但是城鄉的差異化水平,這個差距非常大。再一個是教育,教育決定了你農民能不能會使用現代的信息技術,牽扯到還有一些技術,在使用的時候效果如何。同時地理因素,比如說山區光纜都不到那裡去,還有長期形成的歷史文化因素,這可能他對新的技術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這是文化因素。還有在測算的時候,我們按照慣例使用的信息技術主要是包括網路,計算機、電話(固話、行動電話)彩電,我們也把彩電算進來了,一方面中國的老百姓接受信息,電視是他們接受信息渠道最主要的基礎。隨著未來發展,可能你很難分別出這是電視還是計算機了,將來會不斷的融合,我們把彩電也計算在內。
差距
比如說城鄉之間在網際網路方面的差距有多大?我們測算城鄉之間的網際網路相對指數是0.67,什麼概念?是一個很直觀的概念是農村居民在使用網際網路方面比城市居民要落後67%,大家有這么一個基本的概念就行了。這個指數越大,說明城鄉差距越大,如果是1,說明所有的網民都是城市的,農村一個都沒有。當它是零的時候,城鄉之間就沒有差距了。但是城鄉之間的網際網路之間的差距,這些年尤其是近些年已經開始有所縮減,在2005年之前基本上一直是不變的,這個指數都在0.85,從2005年之後就開始慢慢的縮小,這幾年農村網民的增加比較快一些。
計算機方面城鄉差距有多大?我們測算的結果是,城鄉計算機相對差距指數為0.91,農村比城市落後91%,這個差距很大。大家可以看一看網際網路的比例比計算機好一些,計算機這一塊要求的它的初始成本和使用成本,包括軟體配套、升級比較高,另外一個是它所要求的技能高一些,所以計算機方面可能是差距最大的。
在固定電話方面,電話我們分兩塊,一個是固定電話,固話方面是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指標0.6,農村落後於城市60%,這個目前逐步在縮小,城市的規劃普及率下降快一些。很遺憾我們農村的電話普及率在很低的情況下,這兩方面也在不斷的下降。迫使咱們的電話運營商前不久都著急了,想辦法降價。沒辦法,人家就不願意用你的。
在行動電話方面的差距,我們測算的結果是城鄉行動電話相對差距指數為0.44,即農村落後於城市44%,這比我原來想像的還要快。那么在彩電方面的差距,城市居民去年彩電用戶量首先出現了下降,農民還有成長的空間,所以城鄉在電視機方面在不斷的縮小。把他們綜合起來來看,城鄉之間的差距綜合來看,農村信息化的總體水平落後於城市59%,這還是比較明顯的。
機遇
在農村信息化的思路選擇上面,在認識上有所提高,在程度上有所成效。從認識的角度來看,要把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不要當成一個難題解決,要把它當成機遇來認識。差距部分,農村比城市落後的部分,就是我們未來得潛在的市場空間。這裡面給出了一些數據,這個數據是根據06年的數據測算的,我們有1.5億台的潛在的彩電的用戶,2.5億台的家用計算機的彩電用戶,4億固定電話用戶,8億的手機網民的用戶,根據現在的測算相對來說少一些。
這個思路第二點要瞄準薄弱環節,農村信息化的薄弱環節我認為三個方面,一個是信息基礎設施,沒有它農民用不上,第二支付能力,包括一個是價格,一個是你的收入,這兩塊決定了你能不能用得起。第三是教育水平,就是給你一台計算機,你也玩不了。有這三個方面,相應找著力點,包括企業和其他的社會組織,在推動農村信息化發展的時候,從這些方面進行著手,從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從提升支付能力,從強化教育培訓方面來做努力。
建議
第一個方面是做好統籌規劃。
第二方面是普及基礎設施這一塊,除了原有的大的工程之外,我們可以考慮其他動員社會的力量在建農村的信息站,農村網咖要大力發展。
第三是著力提升農民支付能力,兩個方面,一個是直接幫助農民,提高他的支付能力,還有一個是通過其他的途徑降低使用成本。第三個方面引用老子的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一、農業信息網在農業資源配置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計畫經濟體制下,農業資源配置以上級指令為依據,對於農業生產者來說,農業信息的作用不大。在農產品需求結構相對穩定、農產品以農民自我消費為主的年代,農業信息的作用亦不顯著。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僅國內外的市場行銷信息、科技信息,而且有關國內外農業政策及其變化的信息,甚至農業多邊貿易談判的最新進展及其前景的信息,都對農業生產者最佳化資源配置有著重要的價值。
我國的農村信息化建設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連線政府、市場與生產者之間的橋樑,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使農業在相對困難的自然條件下,獲得了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在農業現代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政府十分重視農村信息化建設,建立了完善的農業信息網路服務系統,充分發揮了信息網作為載體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我們要積極利用已開發國家先進的信息技術,積極參與全球農業信息共享,使每一個農戶都對國內市場乃至世界市場行情有充分的了解,從而得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生產品種,減少資源的浪費,提高生產效率。
二、我國農業信息網建設的發展情況
1、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近年來,我國政府通過組織實施“村村通電話”工程等措施,使農村的通信和信息化建設取得了積極發展。目前,我國通電話行政村的比重已達98.8%,24個省市實現所有行政村通電話,就連位於世界屋脊的西藏,也實現了“縣縣通移動”、“鄉鄉通電話”,電話普及率已達到40%。“十一五”期間,“信息化村示範工程”將達到“十萬村莊建站、百萬村官線上、千萬農民上網”的目標。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農業信息體系,在全國各省級農業部門,97%的地(市)和80%的縣級農業部門設有信息管理和服務機構,64%的鄉鎮設立信息服務站,擁有20多萬人的農村信息員。在全國31個省、80%以上的地(市)和60%以上的縣級農業部門,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站。
2、部分農業大省走出了網路建設的新路子。近年來,河南省不斷加大農村信息化建設力度,全省18個省轄市和142個縣級部門都建立了農業信息網,已建成的農業信息網站達162個;2971個行政村實現了計算機上網;4500多個農民經紀人擁有終端。經過4年的試點,河南省在農村逐步形成了企業承建、政府套用、具有河南特色“寬頻網際網路+機頂盒+電視機”模式,這種“電視機上網模式”被中組部確定為全國建設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的基礎模式。到2006年8月底,全省已開通了3.08萬個終端接收點,受到了中組部、信息產業部的高度評價。安徽省的“安徽農網”已建成1個省級中心、17個市級信息中心、61個縣級信息服務中心,1800多個鄉鎮信息服務站,3300多個村級信息服務點。擁有專職信息員2132人,中外專家顧問79人,註冊會員54000多個。促成網上交易額超過45億元,網站訪問量超過900多萬次,涉及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安徽農網已建成通達全球的網際網路網路,擁有3個國際網際網路Web站點,與國家信息中心、農業部、中國氣象局、各省農業網站相互聯接,使信息資源得到了最大的發揮。安徽農網圍繞政策、科技、市場3大主題,開設有8個版塊70多個實用欄目,日更新各類信息達5千條。
三、發展農業信息網建設的政策要點
1、政府應充分發揮組織領導的作用,從國家立法、資金投入、政策扶持和管理協調等方面來促進農業信息的發展。首先,制定中國農業信息化發展戰略,提出農業信息化的中長期規劃,並選定部分目標,重點突破,抓好信息市場的法制、法規建設,制定一系列制度性規則和運行性規則,約束市場各方面的行為,促進市場的有序發展,並注重依法保證信息質量的真實性、有效性及智慧財產權等,維護農業信息化主體的權益。其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投入主要用於農業信息系統的多項硬體建設,重點支持農業科技信息資料庫和多種信息產品的研製開發、協作和服務,加強全國農業信息科學的學科建設,加強農業科研機構的建設等。再者,多渠道增加農業信息化的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資體系。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團體、個人、外商投資農業信息化的建設。由各級政府組織協調涉農相關部門和企業制定信息設備投入、信息資源開發等規則,建立健全農業信息管理服務體系。
2、加速農業信息網路建設步伐,充實農業信息資源資料庫,建立農業專家決策支持系統。全國大部分省建立了農業信息中心,縣級農業信息中心正在逐步建立。應在此基礎上建立基於網路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傳播推廣實用技術,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在不斷擴大現有資料庫容量的同時,大力挖掘信息資源,把農業信息視野擴展到農業及相關領域。建立涉及農業生產各個方面的專家決策支持系統,以便利用現有的資料庫資源進行經濟預警和政策模擬,制定調控決策方案等。同時建立以主要農作物、畜禽、水產為對象的生產全程管理系統軟體,以提高我國主要農產品的生產水平。
3、推動農業網路建設向縱深發展和提高農民信息意識。首先要加強基層組織的農業網路建設。應大力發展廣播電視和通訊工程,尤其是加強有線電視網路和電話線的鋪設以及自動程控交換機的建設,並且儘可能降低農民的使用成本。其次要加強新型組織形式的農業網路建設。目前,農業生產和流通領域出現的新型組織形式,如種植(或養殖)大戶、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村經紀人、專業協會、中介服務組織等。這些新型組織的組合形式,如由龍頭企業牽頭,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大戶”的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由農村經紀人、專業大戶牽頭,形成農產品銷售網等等,極其有效地實現了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信息傳播鏈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