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汽車

城市汽車

公共汽車,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線,有或者無固定班次時刻,承載旅客出行的機動車輛。一般外形為方型,有窗,設定坐位。又稱為公車、公汽或巴士,其中“公交”是公共運輸的簡稱;台灣地區又稱為公車、客運或巴士;在香港和澳門,則多稱為巴士(英語中「Bus」的音譯)。

簡介

一般來說,公共汽車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大眾運輸工具。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斷增加,對公共運輸的需求相應快速增長,要求公共運輸企業投入更多的客車。按照城鎮人口每萬人擁有0.6輛車統計,現有的城市客車約26.4萬輛,到2010年至少要達到63萬輛,平均每年至少要增加3~4萬輛,加上報廢更新,平均每年增加5.5萬輛。

類型

巴士

一般的公車均以提供最大的載客量為目標,大部分空間均擺設座位,通道等空間亦供乘客站立。

此外,公車可以根據其機械操作、外形設計等而分為以下類別:

按格局分類

●雙層巴士:車廂分為兩層,載客量更大。一般而言,一輛車長10米並容許企位的單層巴士可運載約60名乘客,而長度相近的雙層巴士則能運載約130名乘客。倫敦、香港、新加坡、柏林、孟買等城市均大量採用雙層巴士。其中,自1950年代起於倫敦服務的Routemaster車款更成為該市的地標(因應歐盟要求歐洲各國的巴士在2016年後必須全數是超低地台巴士以方便老弱人士,於2005年年尾全數退役)。有些雙層巴士的上層不設車頂,供遊客登上作瀏覽沿途景色,稱為「開篷巴士」。香港亦有開篷巴士為接駁山頂纜車站至中環的服務。台灣的台北市公車處曾購買過雙層巴士,後因車輛高度以及車輛其他問題而不再添購、使用。

●鉸接巴士(掛接巴士):有些公車會以兩節車身來增加長度及載客量,並在兩節車身間加設可伸縮的接合位置(類似火車車卡之間的接駁部分)以輔助轉向。這些公車稱為掛接巴士,於北美各地頗為盛行。中國大陸稱“鉸接車”、“通道車”或“巨龍(車) ”。在中國北京、上海等地一度很常見,但這在台灣較罕見。20世紀80年代中期,瀋陽客車製造廠生產出了全中國第一台「雙鉸接巴士」,商標為華龍牌,長23米,並進行了量產,曾在瀋陽、大連多條公交線路上長期使用。近年歐洲製造商更生產了「雙掛接巴士」、「雙層掛接巴士」等;全球最長的巴士——在巴西行走,長26.8米的沃爾沃B12M巴士,便是一輛雙掛接巴士。

●低地台巴士(低地板巴士):在20世紀末期開始盛行的低地台巴士,車廂地台比舊款巴士更貼近路面,並且不設梯級。全車低地台的被稱為低地板巴士,而後半車廂有二三台階而前半車廂地地板的被稱為低入口巴士。這些巴士裝有設施以方便行動不便的乘客(如乘坐輪椅的人士),並縮短上落所需的時間。在香港,低地台巴士是很常見的。香港的九巴率先引入低地台巴士。隨著香港社會對無障礙運輸的需求增加,加上新機場啟用,政府要求各間巴士公司以低地台巴士服務機場線。自此之後,所以香港巴士公司均只會購置環保低地台巴士。而在中國大陸,低地板/入口巴士仍未普及,只在少數大城市的個別路線上行走。其中杭州的低地板車比率可能是大陸最高的。

計程車

城市汽車 城市汽車

 1996年以前,廣州的士是五顏六色的,如中國大酒店的的士是黃色的,花園酒店的的士是綠色的,白天鵝賓館的的士是白色的,紅色的士最多,因為廣州人認為紅色代表吉利,婚嫁用車非紅色的士莫屬。 1996年,“當時政府有關部門表示要向香港的士業統一標識的做法學習,因而專門開會發文,要求全廣州的的士必須實行‘四統一’,即統一車身、座椅、著裝顏色,統一語音表聲音。”這樣做的理由,一是方便乘客辨認計程車,二是有利於政府管理,三是保障計程車經營權權益。也就是說,市內車統一紅色車身,銀色車頂。而給的士換色的錢,也是政府出大頭,從城市建設附加費中支出,企業和個人出小頭。 2003年8月,恢複本來面目。 這次政府部門要學習的是上海的做法———不統一標識,理由為:一是讓廣州計程車成為一道流動風景線;二是打造企業品牌,讓市民有選擇權和監督權;三是紅色車容易引起煩躁情緒和視覺疲勞。千台的士以上一級企業可以自選顏色,五彩繽紛。

現時概況

車身顏色

目前廣州市的的士車身共有六種顏色,不同的車身顏色表示不同的的士公司:

1)廣駿旅汽的士(明黃色)

2)白雲出租汽車集團的士(賓士藍)

3)廣州交通集團的士(上紅下銀灰)

4)穗盟的士公司(咖啡色)

5)天湖統一的士公司(淺綠色)

除以上五間的士公司外的其它“雜牌”的士公司(統一普通綠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