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GB 50413-2007(以下簡稱《標準》),經建設部批准、發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實施。本《標準》是目前建設領域中第一本關於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方面的國家標準,該標準的頒布實施必將對我國的城市抗震防災規划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本書是由《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GB 50413-2007編制組的主要成員編寫的以實施《標準》為目的的實施指南。本書圍繞《標準》的章節對規範條文進行詳細介紹,從標準制定的技術背景、規劃的基本要求以及城市用地、基礎設施、城區建築、地震次生災害防禦、避震疏散和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信息管理系統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的闡釋和展開,並為規劃編制提供了國內外較為成熟的技術路線和方法。相信本書的出版會使讀者更進一步地理解《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的實質內容,對該標準的貫徹實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書可作為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技術、管理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大專院校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等專業的師生參考。
編輯推薦
本書結合《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GB 50413-2007的實施,圍繞《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的章節對規範條文進行詳細介紹,從標準制定的技術背景、規劃的基本要求以及城市用地、基礎設施、城區建築、地震次生災害防禦、避震疏散的抗震評價和城市抗震防災規劃信息管理系統等方面進行了展開和充分闡釋,並為規劃編制提供了國內外較為成熟的技術路線和方法。
目錄
第1章 標準制定的背景
1.1 城市與城市規劃
1.1.1 城市與城市發展
1.1.2 城市規劃的產生和發展
1.1.3 城市規劃的任務和體系
1.2 城市地震災害
1.3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發展
1.3.1 國內外抗震防災規劃及其他同類規劃編制研究綜述
1.3.2 國內外防災規劃相關技術發展綜述
1.4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地位與作用
1.4.1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與城市建設
1.4.2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
1.4.3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與工程抗震
1.4.4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與安全防災
1.5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管理規定
1.5.1 有關背景
1.5.2 編制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重要意義
1.5.3 建設部第117號部令簡介
第2章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基本內容體系和技術要求
2.1 規劃原則和目標
2.1.1 規劃原則
2.1.2 規劃目標
2.1.3 城市抗震防禦目標的確定
2.2 規劃內容體系
2.2.1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主要內容
2.2.2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內容體系建議
2.3 規劃編制技術要求
2.3.1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分類分級指導
2.3.2 研究層次劃分
2.3.3 城市的主要防災研究對象及評價要求
2.4 技術路線分析
2.4.1 抗震防災規劃的編制流程
2.4.2 技術路線
2.4.3 主要專項研究
2.5 有關問題的說明
2.5.1 抗震性能評價說明
2.5.2 城市地震動參數的採用
2.6 規劃編制的主要依據
第3章 城市用地抗震評價與土地利用規劃
3.1 評價要求和技術路線
3.2 地震地質和場地環境
3.2.1 城市地震地質環境
3.2.2 城市場地環境
3.3 城市用地抗震類型分區
3.3.1 標準方法
3.3.2 抗震規範方法
3.4 場地地震破壞效應
3.4.1 地震砂土液化分區
3.4.2 軟土震陷評估
3.4.3 強震地面斷裂震害的可能性估計
3.4.4 崩塌、滑坡的危害性評估
3.5 工程抗震土地利用
3.6 工程抗震土地利用適宜性評價
3.6.1 城鎮土地利用防災適宜性標準分級評價體系
3.6.2 建設工程項目重要性分類
3.6.3 城鎮建設用地的防災重要性分類
3.6.4 城鎮土地利用防災適宜性評價分級標準
3.6.5 城鎮土地利用防災適宜性評價技術路線
3.7 規劃內容和要求
3.7.1 建設場地選擇要求
3.7.2 城市防災空間布局的影響
第4章 基礎設施抗震防災規劃
4.1 評價要求和技術路線
4.1.1 評價要求
4.1.2 技術路線
4.2 重要生命線設施抗震性能評價方法
4.2.1 供電系統
4.2.2 供水系統
4.2.3 供氣系統
4.2.4 交通系統
4.2.5 通訊系統
4.2.6 醫療系統
4.2.7 消防系統
4.2.8 物資保障系統
4.3 規劃內容和要求
第5章 城區建築抗震防災規劃
5.1 城市建築物的分類和抗震性能評價要求
5.1.1 城市重要建築物
5.1.2 一般建築物
5.1.3 抗震調查
5.1.4 抗震性能評價
5.2 城市建築物抗震性能評價方法
5.2.1 結構破壞狀態的劃分
5.2.2 基於結構分析理論建築物抗震性能評價方法
5.2.3 結構震害預測的常用簡化分析方法
5.3 城市已有建築物的抗震加固規劃和改造
5.3.1 城市已有建築物抗震薄弱環節分析
5.3.2 建築物抗震加固改造策略
5.4 城市新建建築物的抗震設防規劃
5.5 古城抗震保護規劃
5.5.1 古建築抗震能力評價方法
5.5.2 古建築抗震保護對策
第6章 城市防止地震次生災害規劃
6.1 評價技術路線
6.1.1 現狀調查及次生災害種類選擇
6.1.2 危險性評估
6.1.3 抗禦能力評估
6.1.4 規劃編制
6.2 城市地震次生災害源的確定與分布
6.2.1 次生火災
6.2.2 次生水災
6.2.3 次生毒氣擴散和放射性污染
6.2.4 其他次生災害
6.3 城市次生火災的評估
6.3.1 地震次生火災發生次數預測
6.3.2 地震次生火險區劃
6.4 城市次生水災的評估
6.5 城市次生毒氣擴散和放射性污染的評估
6.6 其他次生災害的評估
6.6.1 爆炸
6.6.2 滑坡、土石流
6.6.3 海嘯
6.7 城市防止次生災害對策和措施
6.7.1 防止次生火災對策與措施
6.7.2 防止次生水災對策與措施
6.7.3 防禦地震次生毒氣泄漏與爆炸的對策
6.7.4 地震次生海嘯的防禦對策
6.7.5地震滑坡、土石流災害的防禦對策
第7章 城市避震疏散規劃
7.1 城市避震疏散人員估計
7.2 城市避震疏散場所建設的指導原則
7.2.1 避震疏散的原則
7.2.2 避震疏散規劃建設要求
7.3 城市避震疏散場所的分類和要求
7.3.1 避震疏散場所分類
7.3.2 避震疏散場所技術要求
7.4 城市避震疏散場所的抗震安全評價
7.5 城市避震疏散場所規劃的方法
7.5.1 避震疏散場所的選擇
7.5.2 避震疏散路線的選擇
7.5.3 避震疏散責任區的劃分方法
第8章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統
8.1 GIS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套用發展現狀
8.2 基於GIS平台的城市抗震防災規劃信息管理系統
8.2.1 系統的構成
8.2.2 系統各模組的功能和技術特點
8.2.3 系統的數據分類和組織
8.2.4 系統的開發與管理
附錄一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管理規定
附錄二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GB 50413-200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