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國的邏輯

內容介紹

中國模式或中國經驗是近期的熱議話題,關於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奇蹟”和“體制奇蹟”,國際和國內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全盤肯定辯護,也有一概否定唱衰。
作者自覺擯棄過於政治化和情緒化的立場爭辯,以一個嚴謹的社會學家的身份,對中國現代化發展中的重要指標“城市的發展”做了相當實證的經驗研究和理論辨析。由此我們會對中國模式的內在邏輯有一個清楚的認識,而不致被一些表面的事實或數據所蠱惑,在此前提下,我們才能對中國未來發展的生機與危機做出自己的判斷。作者以上海為“田野”,對90年代以來中國大規模的城市“自我改造”、“城市更新”以及居民大動遷的歷程展開了一系列的長期調研,從而對城市開發體制的運行機制、城市開發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係,以及開發資本如何進入中國的政治經濟體系,如何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扮演自己的角色等等一系列尖銳的問題,做出相當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作者介紹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文學博士(社會學專業),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社會學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城市社會學、青年社會學、中國研究等。近年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有數十篇城市研究論文:著有《在角色與非角色之間——中國的青年文化》、《“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圖像中的孩子》;主撰、主編有《都市大開發——空間產生的政治社會學》、《征地與郊區農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調查》、《棚戶區——記憶中的生活史》、《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實錄》等。

作品目錄

序章幾點反思與歸納 一中國正在發生什麼——現實判斷與理論參照 二“城市”與國家 三城市中國的體制與邏輯第一部分城市化第一章“農民工”:制度安排與身份認同 一問題指向及核心概念 二制度安排與變動 三第三身份的建構與認同第二章”利益鏈”如何形成:城市吸納外來務工人員的機制 一城市的排斥與吸納 二企業的選擇:“非市民”成為廉價勞動力之源 三城市下層居民/城郊農民:特殊的房東階層 四基層行政部門:變“外來人口”為利益之源 五關於“利益鏈”第三章征地農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調查 一“城市化”與“市民化” 二就業難與被問題化的“征地農民” 三征地人員為什麼“競爭”不過外來民工? 四征地人員的非市民待遇和市民意識 附“城市化”質疑第二部分城市開發第四章空間與社會:作為社會主義實踐的城市改造——上海棚戶區的實例(1949—1979) 一中心與邊緣:城市空間結構的延續 二棚戶區改造 三“下只角”:城市貧困的固化 四結語第五章城市開發的正當性危機與合理性空間 一城市開發的正當性危機 二城市政府的機會結構和城市開發的合理性空間 三動遷居民:未被轉換成公平正義的補償願望和動遷創傷 四進一步的討論第六章城市開發與住房排斥:城市準入制的表象及實質 一土地開發與城市的吸納/排斥 二城市門戶開放與市民待遇體系的演變 三為什麼是“合法固定住所”:對鄉城遷移人員的空間/住房排斥 四結語第三部分都市運動第七章利益結構的斷裂——貧困群體利益表達渠道調查 一城市貧困群體利益受損狀況 二利益表達的渠道不暢的基本情況 三社會利益結構的斷裂 四關於“上訪鬧事”:貧困群體被“刁民/暴民”化的機制 附群體利益的表達如何可能第八章行動力與制度限制:都市運動中的中產階層 一問題說明 二中產階層的行動選擇、運動效果及其影響要素 三問顥討論 四結語第九章行動者的道德資源動員與中國社會興起的邏輯 一“保衛家園”與行動者的政治倫理 二關於國家一社會的價值地位秩序 三社會興起的邏輯:關於文化一制度關係 四簡短的結語 附公民社會,一些共識在形成第四部分城市社會結構第十章國家與家庭、個人——城市中國的家庭制度(1949—1979) 引子將“家庭”放回“社會結構” 一家庭政策及其對個人的規定性 二“國家”與“個人一家庭”的互動:“知青政策”的例子 三問題討論:國家一家庭一個人關係的多義性 四結論第十一章城市貧困的新問題——基於上海市的調查 一社保系統未覆蓋的城市貧困 二城市貧困的再生 三城市貧困與城市下層的激進主義第十二章轉型期社會開放度的中俄比較——比較歷史社會學的嘗試 一從富裕層出身看中俄社會開放度的差異 二如何說明差異 三關於身份制和等級特權制度:對轉型前中國和蘇聯社會分層系統的再考察 四社會分層系統自我顛覆和調整的不同樣態 五八九十年代兩國社會開放度差異的形成 六簡短的結語第五部分認識論/方法論第十三章傳統中國再認識——鄉土中國、城市中國及城鄉關係 一社會學與中國認識 二“鄉土中國”:被單性化的傳統中國 三鄉土性與中國的現代性第十四章中國城市下層研究的經緯和課題 一早期社會調查中的城市下層研究 二社會學重建以來的城市貧困問題研究 三城市下層研究面臨的課題第十五章在範式與經驗之間——我們如何接近問題 一如何看待中國社會科學的“先天缺陷”? 二研究者主體與範式、經驗的關係 三社會科學研究者如何實現對範式和主體的雙重超越?第十六章異常性揭示與正常性賦予——社會學的歷史使命與時代課題 一社會的正常性一異常性 二中國社會的“自我正常化”運動 三正常性賦予與異常性揭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